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LEEP诊治宫颈良性赘生物237例,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及1年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 min,术中出血0.5~20 ml。术后病理宫颈炎性息肉65例,宫颈纤维型息肉52例,宫颈尖锐湿疣14例,宫颈囊腺瘤38例,宫颈肌瘤15例,宫颈良性赘生物伴CIN病变10例,宫颈血管瘤1例,乳头状瘤23,慢性炎症32例。术后1、3、6个月及1年复诊,宫颈光滑、病变部位上皮恢复为化生鳞状上皮-成熟的鳞状上皮、宫颈的正常形态及大小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病例数分别为169例、220例、225例及232例。结论:LEEP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并发证少、疗效好、复发率低、不需住院、费用少。  相似文献   

2.
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丽霞  栾桦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55-2456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的患者310例应用LEEP手术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术中患者的自觉症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95·3%,术中自觉灼热坠痛的29·03%,均可耐受。平均手术时间6·8min,出血量6·0ml,术后平均出血时间(10±5)d,宫颈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平均(9±3)周,随访1~2年复发率3·56%。结论:LEEP治疗各种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且价廉。病理标本对诊断宫颈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冶青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38-243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电视宫腔镜电切宫颈管良性赘生物及宫颈炎性增生组织,切除组织送病检,治疗150例随访136例,随访1~12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中出血5~20ml,6·6%脱痂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对症治疗止血,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4%宫颈恢复正常,随访年无复发。结论:治疗宫颈良性病变首选宫腔镜电切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39-3440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门诊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糜烂(Ⅱ~Ⅲ度)、CINⅠ~Ⅱ、宫颈赘生物等宫颈疾病的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5min,平均出血量2.5ml占90.6%,无继发性出血,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的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且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部赘生物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2001年12月~2004年6月在我院门诊妇科检查或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宫颈重度糜烂、宫颈肥大伴那氏囊肿、宫颈管息肉、宫颈管息肉样增生及宫颈肌瘤共380例。年龄25~45岁,宫颈细胞学检查Ⅰ~Ⅱ。应用宫腔镜锥形电切宫颈炎性组织或直接切除病变赘生物,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检查。术后全部随访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5~25 m in,术中出血2~20 m l,380例术后2个月检查创面愈合100%,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光滑、润泽。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尤其是宫颈重度糜烂、颈管内病变,治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病人痛苦小、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目的性强,精确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南云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59-2860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顽固性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门诊就诊的久治不愈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7例,采用LEEP切除宫颈病变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一次性治愈率为95.38%(62/65);65例宫颈缩小,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术后1个月宫颈上皮覆盖83.58%(56/67),术后2个月宫颈上皮覆盖达92.54%(62/67),术后3个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术后6个月复查无息肉及糜烂复发。67例术后大标本病理检查,慢性宫颈炎63例,宫颈炎性息肉16例,HPV感染10例。手术时间平均4 min。术中出血3~10 ml。结论:LEEP治疗顽固性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切除范围和深度易掌握,手术时间短且安全,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治疗后颈管增生预防与处理。方法:分析我院随访43例应用LEEP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颈管增生情况。结果:LEEP术后发生颈管增生1个月时22例(51.16%)、2个月时6例(13.95%)、经药物治疗后3个月时2例(4.65%),并检查存在至第4个月时给予LEEP治疗后痊愈。结论: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应积极预防颈管增生,如3个月后仍存在颈管增生应给予第二次LEEP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40-2541
目的:高频电波刀在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门诊患者患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糜烂面Ⅱ至Ⅲ度,CINⅠ~Ⅲ,宫颈赘生物以及外阴部赘生物。病人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患者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患者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疗效及愈合期。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量3~5ml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送病理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赘生物的切除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时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特别是宫颈单纯性糜烂)可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抓住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外阴部赘生物的切除出血少不需缝合术后疤痕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宫颈病变行LEEP术后阴道出血的各种因素,寻找控制宫颈病变行LEEP术后阴道出血的最好方法。方法:对湖北省宜都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因宫颈病变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1366例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和随访,分析控制LEEP术后阴道出血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运用单因素、多因素研究患者的年龄、宫颈肥大程度、宫颈糜烂程度、既往宫颈疾病手术史、术中使用LEEP刀的输出功率、术前是否使用抗菌素、术前阴道炎的情况、术中切除宫颈管的深度、是否有宫颈赘生物、子宫位置及术前是否合并慢性盆腔炎性疾病与LEEP术后阴道出血量的关系。结果:全组对象无阴道出血者为1259例(92.2%)。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患有阴道炎、术中切出宫颈管深度10mm以上、术前有宫颈赘生物、后位子宫、术前合并慢性盆腔炎性疾病者术后阴道出血量大,而年龄、宫颈肥大程度、术前宫颈糜烂程度、既往有无宫颈疾病手术史、术中使用LEEP刀输出功率的大小、术前是否使用抗菌素与LEEP术后阴道出血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术中切除宫颈管的深度、术前患有阴道炎,术前存在宫颈赘生物、后位子宫以及术前合并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是引起LEEP术后阴道出血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病变合并有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后位、宫颈有赘生物、术前即存在阴道炎及术中切除宫颈管过深(10mm)者,LEEP术后发生阴道大量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俞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95-4296
目的:观察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术)后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对宫颈创面愈合的效果及对HPV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27例LEEP术后患者分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和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阴道流液、流血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并对术后HPV转归情况进行短期随访。结果: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组和对照组术后综合评分分别为16.05±3.83和21.4±3.60(P<0.05),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8.7±6.3)天和(42.6±5.6)天(P<0.05),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82.05%和85.37%(P>0.05),平均转阴时间分别为(3.56±1.17)月和(4.11±1.45)月(P<0.05)。结论:西欧斯壳聚糖抗菌膜可促进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后宫颈创面的愈合,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愈合时间,并可缩短术后HR-HPV转阴时间,但未发现对术后6个月HR-HPV转阴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及术后H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3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妇产科接受LEEP手术治疗的13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139例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12.60 m l(2~80 ml)。术前术后病理级别一致者89例(64.03%),级别上升者26例(18.71%),级别下降者24例(17.27%)。术后随访12~18月98例,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6例(4.23%),其中4例复查HPV-DNA阳性而行二次手术,另外2例HPV-DNA阴性随访2年无病灶复发;3例(2.16%)术后发生宫颈粘连(CINⅡ1例、CINⅡ2例),其中1例伴宫颈狭窄;TCT复查为炎症9例(6.47%),HPV-DNA阳性;1例术后复查为CINⅡ同时HPV-DNA阳性,应本人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检未见癌变。结论:高频电波刀对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若正确掌握手术指证,规范手术操作步骤,则不影响病理学诊断,并可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局限性。而术后HPV检测对预测病灶残留和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LEEP刀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LEEP术联合爱宝疗液对231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外翻、宫颈内膜异位症、复发性及难治性宫颈炎)、宫颈赘生物(大息肉、多发性息肉、宫颈肌瘤)、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等,对其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结果LEEP术无需麻醉,手术时间短,平均37min,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出血少,平均56ml,并发症少,一次性治愈率较高。结论LEEP术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随访,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对诊断及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宫颈病变患者130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并配合LEEP手术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疗效及患者反应。结果:手术平均时间6min,平均出血量11ml,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3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为97.56%,宫颈赘生物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愈率为100.00%。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LEEP术是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非常有效的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再兴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54-2356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因宫颈疾病行LEEP术的患者66例(观察组),与同期68例因宫颈疾病行传统的宫颈锥切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情况、宫颈的恢复情况及宫颈狭窄情况等。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均少于对照组(t=16.2,18.4,35.5,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随访宫颈恢复情况示,1月内治愈率65%,2月内治愈率100%,对照组1月内治愈率60%,2月内治愈率95%,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分泌物约两周恢复干净,临床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简便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行电切术治疗重度CIN和早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LEEP治疗61例重度CIN和1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资料,观察LEEP手术时间、出血量、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LEEP手术平均时间约5.6min,术中出血量约9.4ml。术前术后病理相符71%(54/76),不符29%(22/76),其中17.1%(13/76)病理升级,11.9%(9/76)降级。切缘阴性率为93.4%(71/76),阳性率6.6%(5/76)。在9~27月随访期内,1例复发、2例残存CINI病灶,一次治愈率达96.1%。累计HPV转阴率达96.7%。LEEP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结论:LEEP治疗重度CIN和早期子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华  王铁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14-4916
目的:评价宫颈锥切术在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9例宫颈锥切术患者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LEEP锥切术138例,冷刀锥切术21例,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脱痂期出血多5例,LEEP术后4例,冷刀锥切术后1例,占3.14%;术后病理降级69例(43.40%),等级者76例(47.80%),升级者14例(8.80%,包括2例宫颈浸润癌);术后3个月冷刀锥切组与LEEP锥切组宫颈光滑分别为17例(80.95%)和135例(97.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半年各细胞学随访1次,复发3例,治愈率98.11%,无感染、宫颈粘连及狭窄发生。结论:正确掌握宫颈锥切术的指征与方法可以避免CIN的漏诊,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I正EP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LEEP术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患者术后宫颈塑形满意度(Postoperative Cervical Shaping Satisfaction,PCSS)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组69例占70.4%,平均手术时(11.2±6.9)min,术中出血量(15.8±5.8)ml,PCSS86.9%,治愈率92.8%。宫颈恶性病变(CIN)29例。占29.6%,平均手术时间(10.6±5.3)min,术中出血量(14.2±4.9)ml,PCSS82.8%,治愈率90.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治疗宫颈良性疾病和早期C1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