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碳中和”背景下,微气候研究愈发引起学界关注。过往研究表明,植被是影响景观空间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以往微气候研究及模拟过程中,植被要素因其自身形态的复杂性往往无法被精准量化,造成现状植被与模拟软件中的植被形态存在偏差,导致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所降低。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升植被建模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即利用现状植被三维点云模型辅助在Envi-met软件中精确建模,以提高景观微气候模拟研究结果的精准度。选取东南大学梅庵周边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分析方法予以运用,在验证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以实测数据为参照,综合比较点云植被模型与Envi-met自带植被模型在计算结果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植被点云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更为接近,尤其体现在风速测算上。该方法也可为后续微气候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晨  韩锋  刘春 《风景园林》2018,25(5):37-42
点云技术为提升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方法带来了重要机遇。从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保护出发,以识别乡村景观空间模式为目标,探索如何运用点云技术定量化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信息。以贵州安顺鲍家屯古村落为研究案例,全面集成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和点云可视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多尺度的空间信息数字化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全面地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特征,为识别其空间模式提供数据基础,也为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城乡失衡和管理失控使得大量传统村落遭到破坏, 乡村景观风貌的解析与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福建省 泉州市肖厝村为例,在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村落整合信 息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村落的风貌景观进行 分类提取,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基于数字 技术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 可以快速完成数据采集并提供乡村的三维模型,有助于提升 传统村落风貌景观的研究效率;2)通过对数字表面模型的智 能识别,可生成多个三维矢量化信息图层用以叠图比对分析; 3)数字技术通过对点云数据的计算,可形成传统村落风貌要 素的量化统计并归纳其整体性特征,还可以推演出乡村风貌景 观的时空演变趋势;4)数字技术分析方法需要与传统的调研 分析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村落风貌景观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于建成环境景深与层次的定性描述已难以满足风 景园林领域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精准化与定量化分析需求。 通过梳理景深与层次研究进展,以点云技术为基础,构建“数 据准备与参数设定-算法模拟与结果可视-量化分析与辅助判 断”全过程数字化的景深与层次量化分析方法,深描建成环境 景深与层次的客观特征。以南京市情侣园和河西生态公园为 例,选取多个空间样本对该方法加以运用,发现其在分析效 率、数据精度及结果可读性方面较传统量化方法具有优势,并 探讨了该方法在多场景运用中的潜力,为景观空间精细化研究 及高品质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LiDAR点云在景观空间定量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对其运用多局限于景观空间的信息采集,为探讨如何基于LiDAR点云数据展开景观空间的相关形态量化分析,选取了过往研究中多局限于二维图像分析的“绿视率”指标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将其量化分析方法归为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分析4个主要环节。以南京河西某住区绿地为研究案例,选取其中4处具有典型差异的空间节点对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绿视率”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发现该方法具有“分析高效性”“数据全面性”“结果准确性”3个方面的突出优势及运用价值,对后续风景园林领域研究与实践的高质量、精细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单点算法假设的三维上覆岩层压力计算方法,能够利用三维密度数据准确计算三维上覆岩层压力。首先,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求取三维密度数据体;然后,以单点算法和空间插值为基础利用密度反演数据逐点计算上覆岩层压力梯度;最后,再次借助空间插值技术重构三维上覆岩层压力体。该算法将单井约束和地质分层信息相结合,有效提高三维上覆岩层压力场的计算精度。根据三维上覆岩层压力计算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以酒东盆地营尔凹陷的一地震勘探区域为例计算该区域的三维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并与该区域上的已钻井的单井上覆岩层压力梯度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治理更多关注小微公共空间。以景观服务为研究视角,精确匹配空间使用者的户外休闲需求,量化分析小微公共空间景观服务的休闲活动支持能力,可为构建休闲活动可供性中主体属性与休闲活动类型间的匹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天津市和平区的小微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HRRS),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OSM(OpenStreetMap)数据为优化依据,进行宏观尺度下小微空间的定位与识别;聚焦景观可供性视角下的环境使用者范式,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public space&public life survey, PSPL)与公共性空间指标评价模型(public space index, PSI)得出小微空间的景观可供性、景观休闲功能的供应能力,进而评价和平区小微空间的整体景观服务能力。【结果】主要得出3个研究结果:天津市和平区75个小微空间的空间位置、空间规模信息,以及小微空间对于休闲活动支持能力的评价;基于环境属性和主体属性的小微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8.
贺磊  孙灏 《城市勘测》2021,(3):104-107
城市地下空间在测量时存在通视条件差、细部特征多、测量时间有限等不利因素,在三维建模时要求数据采集方式快捷高效且精度高,本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技术优势将其应用在地下空间测量中,研究了一种提高点云采集效率和提高点云配准精度的方法,并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了精度评定,分析出制作的三维点云模型精度可达到5cm,研究表明了三维激光扫描在地下空间测量中的适用性,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高精度三维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历史文化名村山头下村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的视域模型分析方法和轴线模型分析方法,通过量化手段对村落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为景观提供一种量化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三维数字模型可以模拟复原场地三维景观,提取场地信息,帮助风景园林师深化对场地的观察和理解。小型无人机。感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及时效快等特点。以南京城东羊山公园为实例,借助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和瑞士Pix4Dmapper软件,通过像控点采集,影像预处理,点云加密和点云滤波处理后,实现了公园三维实景数字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公园三维点云模型,点云密度较高,模型分辨率较清晰,细节表现丰富,可用于场地的景观展示及后续场地规划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好的景观空间?长期以来风景园林无法回答该问题,其原因是景观空间不仅缺乏普适性的评价体系,而且景观空间绩效评价又缺乏稳定的价值导向和针对性。这些问题成为困扰风景园林空间评价的关键问题。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循证的学科,系统化且可量化的景观绩效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循证研究提供了定量评价的方法和工具。然而,目前存在的相关评价体系无法适用于多尺度和多功能特性的景观空间绩效评价。本研究认为景观空间绩效的评价需要一个稳定的参照系,景观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成为景观绩效评价的重要体现。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依据,利用景观空间多尺度特征、多功能特性和可度量性作为景观空间及其绩效评价间的桥梁。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将景观空间绩效分为环境生态绩效、经济生产绩效和人文文化绩效3类,从而建立3大类型12项评价准则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33项绩效指标的景观空间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物质空间和人口的高密度发展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广场的更新速度与城市发展不同步,步行空间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公共景观作为广场步行空间的构成要素影响步行空间的安全。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绿化、道路、水景设计以及景观小品等方面开展景观安全评价,明确景观安全性设计的重点,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有机结合,为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性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菲菲  王美仙 《中国园林》2022,38(9):111-116
滨河绿地拥有水、陆域相结合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从游人需求角度出发,探究游人偏好何种植物景观,对滨河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以郑州市东风渠、七里河、熊耳河3条河流滨河绿地为例,在调研分析滨河绿地植物多样性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收集游人拍照点位置及偏好植物景观照片,并借助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游人拍照点空间分布特点及植物景观偏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游人在动态游览时对滨河绿地整体植物多样性感知程度较低,更关注视野范围内较小面积样地的植物种类丰富程度;近水道路植物景观空间、滨水植物景观空间为拍摄点密集区域;游人拍摄照片时关注植物个体特色、植物景观空间及个人在植物景观空间中的感受;游人偏好的植物景观空间普遍具有植物种类及观赏特性丰富、可进入草地面积大、地形起伏、有花卉装饰、空间视线开敞、与水体相结合、色彩和谐、适中的硬质铺装面积及绿视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为例,提出了以空间边界环境分类的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并选择4个不同植物景观空间类型景点,量化分析其植物空间构成、数量特征与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特点,为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3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云才 《风景园林》2018,25(1):28-32
图式语言是基于景观空间的生态特性而建立的一种表达景观地方性和空间逻辑的新范式,是以图式为基本语言符号研究景观空间由基本空间、复合空间到整体景观空间的基本语汇与基本逻辑关系,并为塑造新景观提供语汇、语法等图式语言体系的支撑。图式语言研究是采用了景观空间原型与高效空间、空间选择与样本分析、空间抽象与图式提取、图式语汇与空间逻辑以及图式语言体系构建与验证的研究方法。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自组织协同理论与逻辑设计、空间生成过程与空间推理以及景观的多重表意与语用学等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基础是景观空间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演变性决定的,是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借由景观空间建设推动公众美学认知走向深度生态,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以亲生命性理念为新视点,基于亲生命性及亲生命性美学认知之内涵解析、亲生命性促进环境偏好的研究实证,提出自然、荒野自然与城市自然分别是支撑亲生命性美学认知发生的总体性、本源性与生活性景观空间载体。通过设计要点、规划图景、生活愿景3项内容表达,以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网络、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社区、城市中与自然的一步之遥为尺度框架,对承载亲生命性认知的生活性景观空间,即亲生命性城市自然的营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旨在为亲生命导向的景观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