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对饲草切碎机圆弧刃和直线刃盘刀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刀刃的曲线方程,并根据设计要求列举了多种盘刀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706所成功研制出一款高性价比的固态盘,其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采用的器件数量少.采购成本低.供货渠道畅通等特点.样机容量为8GB.可提供128MB到32GB容量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IBM-PC/XT及其兼容机上设置RAM盘的方法,并对RAM盘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光刻伺服盘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磁盘伺服定位技术研究成功,通过检测实验,其质量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光刻伺服盘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磁盘伺服定位技术研究成功,通过检测实验,其质量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设计两组室内模型试验来研究不同土质中支盘桩单桩的合理盘间距.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双盘单桩的承载力随盘距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并不呈线性增加;盘距的不同关系到盘体承载力的发挥,同时上下盘的发挥有较明显的时间效应;桩周不同土质性状影响着支盘桩单桩两盘体的合理间距取值.支盘桩群桩随桩距的增大,群桩效应逐渐减小,其承载力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桩距时可以近视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群桩的承载力可取单桩承载力的叠加值,但该合理桩距在不同土质中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四组双盘支盘桩室内模型试验,以研究不同土层中不同形状盘体组合对桩承载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支盘桩的盘体直径相同而盘底倾角不同时其承载力是不同的,多盘支盘桩设在不同土体中的盘体其盘底倾角存在最优角度组合,越接近最优角度组合,各盘体底部土体压力差越小,桩周土的压力分布越均匀,也越能充分发挥桩周土的承载性能,多盘支盘桩的承载力也越高.因此在多支盘桩设计时应重视设置在不同土体中各盘的形状变化对承载性能的影响,尽可能采用最优的不同形状盘体组合,以发挥支盘桩的最佳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学树脂基片的码盘、光栅盘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盘、光栅盘是光电位移精密测量仪器和光栅计量测试设备中的核心元件.目前,码盘、光栅的基片主要是K9玻璃、浮法玻璃、不锈钢及菲林胶片,但它们无法适应振动强、冲击大等恶劣环境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采用新型的材料-光学树脂作为基片进行码盘、光栅盘的制作,通过分析部分光学树脂特别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聚碳酸酯(简称PC)、聚苯乙烯(简称PS)的光学特性,在研究现有光刻复制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制作技术制作出PC树脂基片的光栅盘,在45倍显微镜下观察,线条陡直、无龟裂,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工艺参数正确,为进一步研制以树脂码盘、光栅盘为核心元件的测量仪器和光栅计量设备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程序放在主引导分区中,开机后驻留内存,拦截INT13H,对主引导分区和C盘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方正公司推出的金手指指纹U盘具备较完整的加密功能.不仅可实现整盘加密,还提供机密文件、机密记事本和捕捉网页链接功能.以充分利用指纹加密模块,将指纹信息替代密码使用。其指纹传感器位于U盘一侧.采用滑动扫描方式,当U盘插入前置USB接口中后.有足够的空间供手指操作。  相似文献   

11.
承重砖墙托换体系承载力预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程实际进行了托换试件设计,设计中考虑了砖的强度、穿筋的数量、托换梁的高度等影响因素.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托换体系有两种破坏形式,一是沿砖砌体和托换梁混凝土界面发生冲剪滑移破坏,二是沿砖砌体跨中出现劈开破坏.托换试件的抗冲剪承载力随着托换梁的高度、砖砌体的强度的增大而提高,托换试件抗劈开破坏承载力取决于托换梁的截面尺寸、穿筋的配置量和支座与托换梁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最后建立了托换体系平面桁架力学模型,为了防止发生冲剪破坏,以劈开破坏的设计承载力的1.5倍作为冲剪破坏的验算荷载,如不能满足则加大托换梁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对磁环轴向叠加可提高轴承承载力的优点,在不增加磁环体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磁化磁路来提高被动式轴承的承载力及刚度。采用力平衡、力矩平衡原理分析轴承的结构与受力,通过仿真和有限元法优化轴承叠加对数且对比分析新型旋转磁路与传统旋转磁路、单环轴向充磁磁路在轴向、径向偏移时的承载力与刚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旋转磁化时,磁环轴向叠加最优对数为5对,且采用新型旋转磁路时,承载力及刚度都是传统旋转磁化的2倍。  相似文献   

13.
油膜厚度与滑动轴承精度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动轴承中油膜的厚度不是一个常量.随着机件的磨损,将使最小油膜厚度的数值增大,不利于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对油膜厚度的尺寸界限与轴承精度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对挤扩多盘桩不同承力扩大盘位置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承力扩大盘位置对挤扩多盘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为进一步综合考虑挤扩多盘桩单桩承载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随着轴承磨损使配合间隙加大以及机油粘度的变化对轴承工作的影响,文中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轴承的设计及使用维护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将Reynolds方程离散化,应用超松弛迭代求解轴承的压力分布,并阐述了计算流体动压轴承静特性的过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包角180°的轴承为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能量和力线两个不同的角度计算了电介质在电场中由于极化而受到的作用力;讨论了该作用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地基平板载荷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工程检测人员及规范制定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在工程中充分利用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力,对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选用油气资源预测模型即俞氏增长模型,对地下连续墙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拟合,进而对其竖向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单片的地下连续墙比同体积的圆截面混凝土桩竖向承载性能优越;俞氏增长模型与地下连续墙荷载-沉降曲线拟合精度高,拟合效果比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都要好,尤其在曲线的尾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俞氏增长模型适应性强,对地下连续墙荷载-沉降曲线的拟合较为可靠,利用拟合方程式能对地下连续墙承载力进行预测,有助于充分利用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