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化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突变和抗癌变、降血脂和降血压、保护心血管和中枢神经、抑制糖尿病、抗紫外线和抗辐射、抗白血病、免疫调节、细胞保护、保肝、抗内毒素、抗抑郁和焦虑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绿原酸异构体具有绿原酸中的抗菌、抗癌、保护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保护和保肝等药理作用。绿原酸有过敏反应;绿原酸异构体有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报道。  相似文献   

2.
绿原酸提取及分析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原酸为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它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升高白细胞、保肝利胆、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将绿原酸的提取及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近况综述.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为常用抗菌抗炎药,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其主要抗菌成分为绿原酸及异绿原酸.报道的绿原酸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温浸、渗漉、蒸馏及索氏提取法等,提取时间长,得率较低.目前,微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且效果较好.本文探讨了采用微波提取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与传统煎煮法、回流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研究显示绿原酸可缓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机体炎症反应,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绿原酸是否通过调控微RNA-223(microRNA-223,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相似文献   

5.
绿原酸为众多中药材(如:金银花、茵陈、杜仲等)中抗菌、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份[1].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较多,目前主要有水提醇沉法、水提石灰乳沉淀法、醇提铅盐沉淀法、聚酰胺柱层析法、超滤法等[2].本实验比较水提醇沉法及超滤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菌效应权重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L8 (27)表对双黄连口服液中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不同组合,观察各活性成分组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得出其MIC、MBC和抑菌环直径,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连翘酯苷A>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对真菌代表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结论 连翘酯苷A、黄芩苷为双黄连口服液抗菌药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连翘酯苷A在该复方中含量远低于黄芩苷,但在复方抗菌药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亚琴  张康健 《医学教育探索》2004,(7):836-836,U001,U002,U003
详细介绍了贵重药材杜仲所含的各种次生代谢物以及各自的功效,其中重要次生代谢物松脂素二葡萄糖苷是降压的主要成分,环烯醚萜类的桃叶珊瑚苷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强效抗菌、利尿等功效,绿原酸抗菌作用明显,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均有药理作用;重点阐述了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这一新兴生物技术生产杜仲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绿原酸)的研究现状,为解决杜仲药源紧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及其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oThumb.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花中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它们是奎宁酸(Quinicacid)和咖啡酸的脂.由于化学结构相似,分离困难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示差导数光谱等法只能测定此类成分的总量,却不能排除黄酮类等成分的干扰.本文用聚酰胺薄膜分离绿原酸,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PA01转录组的改变,探寻绿原酸对PA01抑菌机制。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绿原酸对PA0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MIC测定结果设置绿原酸组(CA组)和对照组,对两组PA01进行转录组测序;随后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有370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505个表达下调。GO、COG功能分类显示细胞过程、催化活性、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等条目中差异基因数量占优势;GO、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细菌致病机制、细菌分泌系统、膜整体组件、膜的固有成分、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铁载体族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和ABC转运蛋白等途径与通路。结论:绿原酸可显著改变PA01的转录谱,Ⅲ型分泌系统、铁载体等有望成为新的抗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金银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 ,喉痹 ,丹毒 ,热血毒痢 ,风热感冒 ,温病发热 [1 ] ,为临床常用中药。金银花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和异绿原酸 (Isochlorogenic acid) [2 ] ,为抗菌有效成分。通过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可以有效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 ,但原药材质量标准中尚缺含量测定项 ,因此 ,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 2 8批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现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  美国 Waters5 1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4 90 E型紫外检测器、Waters6 80型梯度控制器、Wa…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是常用的中药品种,又名银花、双花等,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临床用于瘟疫臃肿毒症、肠炎、茵痢、麻疹、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其含30余种挥发油,主要为绿原酸、异绿原酸等成分,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降脂等作用,本文对它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注射剂包括粉针剂和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绿原酸、连翘酚、连翘苷、黄酮苷、黄芩苷等),因其清热解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及较强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抗流感病毒作用而为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热毒清冲剂是由金银花、大黄、黄芩、甘草4味中药加工制成的冲剂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主要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诸症。其中所含绿原酸为其抗菌抗炎主要成分。本文就大黄、金银花进行薄层定性分析 ,对其绿原酸成分进行定量研究。1 仪器与试药岛津CS - 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DR - 2型数据记录仪 (日本 ) ;微量注射器 (中国上海保西玻璃仪器厂 ) ;聚酰胺薄膜 (浙江黄岩 ) ,硅胶G预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 ;绿原酸标准品 ,大黄酚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小儿热毒清冲剂 (通州市中医院制…  相似文献   

14.
盐制杜仲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春 《河北医学》2002,8(10):949-951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uy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是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益寿和降血压的作用[1].杜仲中含有较高的绿原酸,为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利胆、降压、升白、抗菌作用[1],同时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活性[1],是有前途的食品抗氧化剂.盐制杜仲为<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且临床用杜仲补肾多用盐制品.为了给盐制杜仲提供现代研究的依据,我们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盐制条件的不同因素和水平进行了筛选,以期寻找到最佳盐制杜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粉针的主要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丛梅 《广西医学》2001,23(6):1562-1563
双黄连粉针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制成的植物药制剂 ,含有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等多种成分 ,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作用 ,显效快 ,疗程短 ,治愈率较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 ,由于金银花、黄芩、连翘均为清热解毒的中药。因此 ,双黄连粉针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作用。1 抗菌作用双黄连粉针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抗菌谱广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 16种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它具有与属微生物产物的抗生素与合成抗菌素药物不尽相同的抗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芦荟苷与绿原酸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微量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芦荟苷、绿原酸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棋盘稀释法测定芦荟苷与绿原酸混合液对变异链球菌的MIC值,通过分级抑制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来判断两者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作用的影响,并测定低于MIC的5个浓度梯度混合液对变异链球菌产酸作用的影响;体外构建变异链球菌24 h生物膜模型,MTT法测定以上各浓度混合液作用24 h后生物膜黏附的量,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其对生物膜结构和细菌活性的影响。 结果 芦荟苷与绿原酸单独用药时,其MIC分别为0.63 g/L和5 g/L;联用的MIC为芦荟苷0.31 g/L和绿原酸2.5 g/L,FIC=1。随着混合液浓度的升高,变异链球菌菌液的△pH及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显示随混合液浓度增加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变稀疏,活菌数量减少。 结论 芦荟苷与绿原酸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相加作用,较各自的单组分用药在更低浓度即可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黏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热带水果番荔枝酚类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方法 80%的甲醇水提取番荔枝,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番荔枝所含酚类物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氧化还原能力(FRAP)及清除自由基能力(TEAC),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番荔枝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阿魏酸、槲皮素和木犀草素6种酚类物质,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为(256.52±14.33)mg/kg,绿原酸含量最低为(43.56±3.72)mg/kg。这些酚类物质对革兰阳性菌的MIC在0.63~5.00 mg/ml之间,MBC最低可达到1.25 mg/ml;对革兰阴性菌的MIC在2.50~5.00 mg/ml之间,MBC最低为2.50 mg/ml。没食子酸、儿茶素、阿魏酸及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C。FRAP与TEAC结果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856,P0.05)。结论番荔枝可以成为天然抗菌抗氧化物质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测定茵陈五苓散中绿原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方法:水煎法制备茵陈五苓散溶液。采用HPLC法检测茵陈五苓散溶液中3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选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10μl。结果:新绿原酸在0.66~6.56μg/ml、绿原酸在5.61~56.10μg/ml、异绿原酸A在1.22~12.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实验(n=6)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RSD分别为2.11%、1.65%、1.84%;日内/日间精密度实验RSD均0.87%;稳定性实验RSD均0.60%;3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6%、101.68%、100.96%,RSD分别为1.30%、1.90%、0.97%,均符合测定要求。测得制备的3批茵陈五苓散溶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790、120.104、51.812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茵陈五苓散中以上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种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可供静脉注射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绿原酸,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及抗菌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与其他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日益增多,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其与其它药物配伍后的变化也屡见报道,有的相互配伍稳定,有的配伍后发生性状改变,稳定性差,甚至影响药物的正常使用,因此不合理的配伍及配伍后的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双黄连注射剂与其它抗菌药物配伍变化的情况概述如下,希望为临床安全有效的合理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提供参考。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山芝麻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山芝麻药材,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山芝麻水提取液中共分离得到10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多级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其中8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分别为奎尼酸、柠檬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B。结论本实验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