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力分配控制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友  方立群 《机械开发》1998,(2):11-14,31
主要介绍一种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逻辑中采用的制动力分配控制逻辑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希望对从事ABS理论研究或开发的同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汽车联合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涡流缓速器和汽车主制动器构成的联合制动系统中,设定了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温度的限制条件,建立了联合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的优化模型,计算出制动力分配系数与道路坡度的变化曲线,拟合了两者间的指数函数关系。虚拟多坡度道路上制动过程的验证结果表明,随道路坡度变化的制动力分配系数能实现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的有机联合,使联合制动系统在长下坡道路上持续有效地工作,能充分发挥电涡流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液罐汽车在非满载工况下制动时液体质心的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减小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可在罐内增加横向隔板来抑制液体质心的转移。提出了液罐汽车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具备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弯道制动工况下容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力优化分配控制策略,提升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总体采用分层控制的结构,上层运动控制器以理想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联合控制的滑模控制器,用于计算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同时通过制动踏板特性来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从而得出总制动力;下层制动力分配器以轮胎利用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在约束条件范围内优化求解出各车轮所需的制动力。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并与传统的制动力比例分配策略在不同弯道制动工况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动力优化分配策略在转弯紧急制动工况下不仅能保证驾驶员的期望减速度,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汽车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汽车前,后轴制动动力分析,滑移界限,并介绍了五菱汽车动液压调节装置,后轮压力滞后比例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6.
《机械传动》2013,(12):43-46
为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提出一种根据电机转矩特性分配电动汽车前、后轴制动力的控制策略。在提出的分配策略基础上建立了制动能量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在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特性制动力分配策略,能够满足制动法规的要求;与传统按I曲线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控制策略相比,能更充分地利用电机制动力。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法规循环工况下,能量回收提高了55.6%,能量回收率提高5.3%。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车轮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片机 测控系统,对汽车制动力进行在线补偿,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以最大地面制动力为控制目标参数,根据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所受力的关系建立车轮的数学模型,从而通过控制已知物理量得到电机的输出转矩,并利用仿真实验得到各种路况参数。与传统的以最佳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相比较,以最大地面制动力为控制目标参数的汽车制动效果更好,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汽车前、后轴理想制动力分配、滑移界限, 并介绍了五菱汽车的制动液压调节装置——后轮压力滞后比例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卡钳常规的制动力计算采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进行计算,并且平均分配给内外制动块,再以此制动力作为支架零部件设计分析的输入力,常规计算没有考虑卡钳和轴销部分对制动力的分流;文中通过在制动块径向和切向受力位置粘贴应变片进行实测的方式,精确检测内外制动块的径向和切向的制动力,为支架部件的精准设计提供输入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雪  胡荣强  赵武 《仪表技术》2010,(8):7-9,13
对电动汽车复合制动力分配方法进行研究,以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和ECE法规为依据,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建立相应的复合制动力分配模型,并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既提高了电动汽车制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能有效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轨列车在目前理论减速度开环控制模式下,实际制动减速度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制动力闭环控制方法.将列车运行于坡道、弯道等路段产生的附加运行阻力和摩擦副摩擦系数变化等导致的实际制动力偏差等效为列车在制动过程中所受的总扰动,以列车减速度和制动缸压力等作为输入,通过梯度估计方式对该扰动进行求解.根据总扰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汽车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纯电能汽车在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方面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促使机电联合式汽车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传统汽车、纯电汽车与混动汽车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力系统。文章针对复合式动力汽车进行研究,分析其机电联合控制系统,展望机电联合制动发展趋势,旨在为机电联合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考虑影响汽车制动力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计算结果的检验,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对今后汽车制动力的数据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内燃机车空气制动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响应时间慢等缺点,将电机械制动系统应用于内燃机车,并将自抗扰控制技术(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运用于制动力闭环控制。结合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反馈电流和编码器位置信号,实现了对列车机械摩擦制动力精确调节。最终基于TI公司的TMS320F28335芯片进行软硬件设计,将控制算法集成到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完成了电机械制动系统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控制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制动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四轮独立制动的线控制动系统,提出了基于滑移率的制动力最优分配策略及其约束优化问题的实时求解方法,并建立了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最优分配策略在不同的制动工况下始终能保证前轮滑移率大于后轮滑移率且后轮滑移率最优,既提高了汽车制动稳定性又能获得较短的制动距离。最后对最优制动力分配策略算法的实时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能够满足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刘维  张向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38(12):1944-1953
汽车在爆胎过程中会出现侧倾、侧翻和甩尾等危险情况,严重威胁了行驶汽车的安全性。为了保证爆胎汽车在行驶过程的稳定性,提高爆胎汽车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在目前汽车爆胎控制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利用UniTire模型建立了爆胎汽车的轮胎模型,并运用Carsim软件搭建爆胎汽车的整车模型。设计了模糊滑模控制器对横摆力矩进行非线性控制,再根据传统的电子稳定性控制理论,对各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压力,来保证爆胎汽车的稳定运行。在直行与弯道工况下,利用Carsim软件与Simulink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的提高爆胎汽车的稳定性,汽车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侧向加速度和侧向位移都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8.
对某中型两轴货车进行制动时的受力分析,建立计算两轴汽车前后轴制动利用附着系数φ_rφ_f的数学模型。以φ_rφ_f曲线与φ=z直线最接近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评价函数,以ECE法规为约束条件,以制动力分配比β为设计变量。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解算,求出最优点β;运用Matlab计算并输出优化后的φ_rφ_f曲线与φ=z直线图;β曲线与I曲线图;运用Matlab对制动距离仿真计算,得出采用最优点β的汽车制动性能更好。该优化设计方法对汽车的制动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恒速下坡汽车联合制动系统制动力的模糊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汽车联合制动系统的概念,建立了汽车下坡的动力学模型和主制动器与电涡流缓速器的热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汽车联合制动系统制动力的模糊分配器,根据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和主制动器的温度,将制动力在缓速器和主制动器之间进行动态分配。实际车辆在不同初始工况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制动系统比缓速器或主制动器单独作用时,能有效减轻缓速器转子盘和主制动器的温度负荷,证明了设计的模糊分配器能达到“控制制动装置温度上升,以保证制动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汽车制动力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该检测系统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内核的内嵌MCU的高精度12位数据采集系统ADuC812,给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主要框图及流程,并探讨了系统软件C语言编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