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荀子礼之功能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孔子注重个人内在的反省不同,荀子更注重作为社会规范的礼。对荀子来说,作为规范性的礼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功能:礼具有"养人"与"别人"的功能;礼具有使政治制度化的功能;礼具有对人的情感的规约功能;礼具有引导伦理教化与现世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战国末年,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处于一种失去重心和平衡的混沌状态.荀子力图拨开迷雾,重建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此,他从礼的起源,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礼欲关系和礼法关系等方面来改铸先儒之礼,从而实现对礼的理念的拓展和重构.  相似文献   

3.
荀子认为礼是人的本质。具体言之,礼是人、物分别的根据,是划分圣人、君子与小人的原则,甚至是重构社会等级的标准。但是,荀子的人之本质论与其人性论根本对立,使其礼为人之本质的证明缺乏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慎的《说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文言文中的“禮”字,现在被简化为“礼”。履者,可行、可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行的巫术活动。礼可能起源于原始部落的神鬼祭祀与崇拜行为,后来由纯粹的事鬼、事神逐步扩展到事天、事人、事政的方面。关于“礼”的无数解释中,荀子则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荀子·礼论》把“礼”诠释为“养”。“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统一性"为中心,考察了荀子礼学的三个特征,认为荀子礼学思想的"统一"性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荀子提出性恶说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图中发掘其蕴含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论述了荀子之"礼"指的是贯穿于一切社会政治关系中的绝对价值,而法就是这一绝对价值在各个社会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但荀子的目的不是将这种绝对价值挂上月梢,让人们在人间顶礼膜拜,而在于将这种价值切实的应用于实践中。此外,荀子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现代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一步考察了礼的效益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礼论"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21世纪荀子"礼论"研究进行考察与梳理,将有益于荀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对21世纪荀子"礼论"研究现状的考察与梳理,发现礼法关系研究成为当前荀子"礼论"研究中的"显学",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荀子"礼论"研究进入一个回顾、总结的阶段;另一方面,探讨荀子"礼论"现代价值的文献大量出现。而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突破传统,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  相似文献   

9.
李觏以政治理性为基础,整合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本论”,建构了别具一格的礼学体系,实现了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乃至传统礼学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李觏因循荀子的理路,从人性论角度探讨“礼”的起源,继承了修齐治平和礼主法辅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李觏折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更倾向于韩愈的性三品论,在圣人制礼、礼法等级、使用肉刑等方面对荀子礼学思想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荀子的礼法思想,以"重建"整个社会制度为归旨,故而为儒家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11.
成人礼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礼,又叫成年礼、成丁礼、入社式等,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原始民族和比较落后的民族都曾实行过的一种传统仪式,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对象都是即将进入成年人行列的青年男女,目的都是以此表明他们从此以后就不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成人礼,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标志型、教导型、考验型和象征型。其共有的特征主要有:限定年龄、广泛性、民族特色明显、主要功能是标志“成人”等。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是心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但其礼学思想本质上是实学,具体表现为礼之践行层面。王阳明礼之践行思想主要表现为五个层面。崇礼:开口向人谈古礼;解礼:阳明认为礼根于心而一本者也;习礼:导以德而训以学;修礼:慎独先行与正心修礼;践礼:动容中礼与礼简易行。阳明礼学思想中的解礼、崇礼、习礼、修礼、践礼五个层面最终是为了礼之践行,凸显了阳明礼学思想的经世致用性与实学特质。  相似文献   

13.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主流。礼乐起源于上古,至周代趋于完善。礼强调差异,讲求秩序,意在确定人伦规范建构社会的等级关系;而乐则讲求旋律,强调和谐,试图诉诸情感,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交往。二者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但是在封建社会,经过儒家的整理和组织,将礼与乐合二为一,试图借此实现家族、社会以及政治的和谐。礼乐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礼"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的诸多方面,分析了礼的基本形式及其由简入繁、由质而文的变化特点,指出了"礼"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型、礼乐文明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及中华文明产生中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孟子、荀子礼的起源观分别是“天道说”、“本心说”、“制欲治乱说”,并由后世不同思想家继承和发扬。他们礼的起源观是各自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但又都未能给礼的起源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礼藏于乐:礼乐文化的形态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的形态原型来源于乐。远古时代“事神人之事”的表现形态是“乐”而不是“礼”,上古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各种“礼”的存在是以“乐”的形式出现的,“礼”、“乐”实为一体,“礼”藏于“乐”。真正“礼”观念的出现,是从“礼节”和“仪节”开始自乐舞中分化出来开始的,并且这种分化又开始于人们对神灵态度的变化。从以乐舞降神到以乐舞祭神的转变,使原来融合在乐舞中的“礼节”和“仪节”逐步分化成为事神仪式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元素,同乐舞一起构成整个事神仪式。礼乐关系也已开始从“礼藏于乐”的融合状态转向礼、乐独立,共同服务于事神礼仪的并列状态,“礼”观念、意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认为信仰是观念的体系,仪式是文化观念的行为展演,研究信仰必须关注仪式。仪式在展演当地文化的观念时,对文化的阶序、权力和秩序有象征说明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隆务河流域藏族六月祭神仪式的考察,从仪式的文化展演中分析信仰、仪式对当地文化、权利与秩序的展演。  相似文献   

18.
在敦煌变文、曲子词等俗文学写本中,孟姜女不仅是杞梁之妻,同时也是众多无祀亡魂的司祭者。敦煌伯希和5039号残卷变文中,长城下众髑髅与孟姜女的对话,既承接了自庄子以来的髑髅文学传统,也反映了唐代招魂祭祀、安抚孤魂的信仰习俗;变文末尾,孟姜女宣读了一篇具有通用文书性质的祭文,以酒食祭飨孤魂。"丈夫远征不归的悲哀"固然是孟姜女故事在唐代突变的时代背景,杞梁之类的孤魂救度也是推动故事传播变异的原动力之一。敦煌孟姜女变文是从招魂仪式向祭祀演剧进化的一种中间形态。孟姜女的祭司身份在乡村祭祀演剧中至今尚有遗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性的转型,风险社会已经成为了人类所无法规避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和生活世界的繁复性使得当代社会的整体形貌呈现出相互扭结和叠压的新特征。社会风险的频繁涌动,持续地侵蚀着每一个社会主体的个体安全,安全的获得与重塑成为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焦虑。而儒家思想中关于礼与仁的传统论述却能提供一种有益的个体安全互动的新样式。同时礼与仁的哲思注重调整和反思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复合关系来达至安全、和谐的有机状态,因此也为我国探索一种新型现代性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宋代官修和私修礼仪文本的繁盛,其背景是宋代士人对礼治的深入讨论,大概包括史鉴和内涵阐发两种取径,前者侧重于从历史事实中发掘礼治之于国家统治的意义,后者则侧重于阐发礼的内涵与外延,虽然有上述不同偏重,但都指向礼的功能和实施手段,即如何把束之高阁的经典运用于现实社会等问题。依时而制礼是经典从文本通向实践的前提条件,如何订立切合时代需要、贵本而亲用的礼文是积极推行士庶礼仪的士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宋代士人在检讨此前礼仪制作得失的基础上,对礼仪文本的改造之法也展开了讨论,尤以朱熹的观点为重,提出整体改造、上下有序、吉凶相称,考订节文度数、推明其义等诸多准则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