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玉春 《金属制品》1998,24(2):27-30
对GCr15钢冷拔轧螺纹钢丝轧辊采用适当的粗化及尽量球化退化组织中的碳化物粒子,由此增加淬火组织中板条马氏体量与未溶碳化物的体积分数,从而提高钢的韧性,防止了轧辊在淬火及使用时的开裂。  相似文献   

2.
邢献强 《金属制品》1997,23(6):12-14
通过物理检验、化学分析以及试验室模拟试验,判定了70mmGCr15钢丝冲球开裂是由于钢丝在再结晶软化退火时,井式电炉炉温不均和操作不当造成钢丝退火组织产生异常所致,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控制轧制对GCr15盘条冷拉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毅  高扬 《金属制品》1999,25(2):41-42
对高速棒线材连轧机与复二重轧机轧制的GCr15盘条进行了组织、晶粒度、性能及盘条球化退火、拉丝工艺等方面对比表明:控制轧制对改善GCr15钢盘条组织、性能及简化退火工艺,提高拉丝总压缩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等离子喷涂Cr2O涂层进行了离子注入N^+后与GCr15钢在大气下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分别测定了经离子注入的Cr2O3涂层的未经注入的Cr2O3涂层与GCr15轴承钢在干摩擦条件下和有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和靡损质量。  相似文献   

5.
Cr12MoV钢的原始组织中不良的碳化物形态和分布状态造成轧辊断裂早期失效,改进了锻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轧辊的断裂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6.
张德毅  钱俊 《金属制品》1996,22(6):19-22
研究GCr15钢丝在轧尖、冷拔时产生“搓衣板状”横裂纹缺陷的机理,指出控制好钢丝出炉淬水温度是防止横裂纹缺陷出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对70钢热轧盘条生产扁钢丝时在冷轧过程中出现的开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确认原因为前一道次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控制不当,导致组织过热,出现脆相的棱角形渗碳体和粗片状珠光体,而后在冷轧时沿碳化物晶界开裂.调整球化退火工艺后解决了冷轧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玉  宋勇 《五金科技》1996,24(4):37-38
本文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Cr12钢链片冲模断口及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材料中碳化物分布进行了评级,并对造成模具早期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混凝——生化法处理亚硫酸盐浆CEH漂白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静态实验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可去除69%CODCr,随着pH值的增加,AOX去除率逐渐升高,且增加硫离子可显著提高AOX的去除率。混凝-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装置,能有效地处理纸浆含氯漂白废水,在整个反应器停留时间为15h时,出水CODCr、GOD5、AOX分别降为203mg/1、70mg/1和0.92mg/1,达到造纸行业GWPB2-1999排放标准,整个系统CODCr、BOD5、AOX毒性值去  相似文献   

10.
碳钢盘条拉伸异常断口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并分析了碳钢盘条拉伸异常断口的宏观形貌为舌形灰色(或黑色)区域纤维状断口,其余为发亮结晶状断口。前者微观形貌为延性韧窝特征,后者微观形貌为脆性解理特征。讨论盘条拉伸异常断裂行为与其显微组织及拉伸速度的关系。认为拉伸异常断口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显微组织中的珠光体分布特征,其次与拉伸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原始组织中碳化物粒子的大小,形状对最终淬火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粗化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粒子,可增加淬火组织中板条马氏体量与未溶碳化物的体积分数,提高GC15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恒载荷试验法及慢应变速率试验法(SSRT)研究了渗铝304奥氏体不锈钢在沸腾42%MgCl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性能,分析了渗铝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讨论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渗铝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1)各渗铝不锈钢在沸腾42%MgCl2溶液中的SCC敏感性评价、恒载荷试验的临界应力与SSRT的最大延伸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渗铝不锈钢采用SSRT(ε=3.04×10-6s-1)的断口分析不能判断其SCC敏感性及SCC机理;3)渗铝不锈钢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依赖于渗层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3.
GTF南瓜奶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酿酒酵母将南瓜中心的Cr^3+转化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并与牛奶混合而制成适合于糖尿病人及其他人群,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GTF南瓜奶粉。  相似文献   

14.
《金属制品》2016,(6):34-36
5.5 mm 65Mn热轧盘条拉拔至2.35 mm圆丝没有出现裂纹,在轧制成2.45 mm×1.7 mm梯形丝时出现开裂。通过宏观断口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测等方法对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梯形丝开裂起源于心部,在裂纹处发现有马氏体等异常组织。在拉拔变形过程中,塑性、韧性较差的马氏体会成为裂纹源形成应力集中点,随后在轧制成梯形丝阶段,心部受到张力,微裂纹扩展形成开裂。  相似文献   

15.
业已确认,某些Fe Cr Ni系奥氏体不锈钢在特定的状态下具有永磁特性。为确定合金具有永磁特性的成分范围,研究了Cr、Ni含量对合金永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这种特性的Cr、Ni含量可扩展到相当宽的范围,Cr从12%到19%,Ni从7%到13%。但两种元素的含量需要有适当配合。当Cr含量高时,Ni含量需较低,而Cr含量较低时,则要求有较高的Ni含量。给出具有较好永磁性能的可能的成分范围。在这些合金中所获得的较好的磁性能为:Br=06~08T(6~8kG),Hc=12~16kA/m(150~200Oe)。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相HPLC分析对ECG和EGCG的氧化产物的色谱进行了比较。实验中有少量的EGCG在所设计的氧化体系中,由ECG经所选择的化学氧化条件氧化形成。所以ECG的氧化可能是先产生EGCG,随后再与EGCG共同被氧化或EGCG单独被氧化来继续其反应。用于分析洗脱红茶及多酚类的氧化产物的较为理想的HPLC洗脱梯度应为:试剂A1%柠檬酸,自92%至50%,而相应的试剂B乙腈,则由8%在设计的区间内升至50%。根据对高聚合氧化产物的重点分析,在这种洗脱梯度下仅用15分钟便可以全部洗脱出叫做茶灰素的组分。相关研究表明多酚类的氧化反应即使在很低的温度下亦会自发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茅旭  王岩 《食品科学》1994,(6):47-50
通过体检筛选出的29名志愿者被随机地分为两组,每天分别补充50g奶油(n=15,第1组)和100g奶油(n=14,第2组)共10天。实验期间共收集三次血,尿样品以分析其Zn,Cu,Mn,Cr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1.两组的血Cu均明显升高,第2组的血Zn也明显升高,血Mn和Cr均无明显改变。2.两组的尿Zn,Cu,Mn,Cr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24h尿Cu的排泄量确明显减少。3.血Cu与血Zn由明  相似文献   

18.
一、法国NSC公司GC15型链条式针梳机GC15型链条针梳机在CITME’96第五届中国国际纺机展览会上已推出使用,但这次展出在局部机构上进行了改进提高,其目的是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便于操作及维修等。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1.提高关键件制造精度,相...  相似文献   

19.
几种增稠剂对橙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发堂  熊卫东 《饮料工业》1998,1(2):25-27,16
研究了添加阿拉伯胶,黄原胶(XG)、羧甲基纤维素(CMC)对橙汁的稳定性的影响,对几种增稠剂的混合物与澄汁稳定性的关系也进行了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0.03%XG,0.05%CMC,95℃15S快速杀菌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锻造,退火,以及淬回火组织等方面分析了3Cr2W8V铜管挤压模垫早期开裂的原因。在3Cr2W8V钢中观察到退火孪晶组织。退火孪晶是在锻造停锻后,利用锻造余热退火时形成的组织,在此退火过程中形成大量混晶。提出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锻造停锻后的冷却不合理,产生二次碳化物,混晶组织发生遗传,以及热处理淬火加热不足等缺陷引起。断口特征是低周疲劳宏观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