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贾慧  裴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1409-1418
目的系统评价氟比洛芬酯用于减轻全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和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Springer、Ovid、ISI、CNKI、CBM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0年发表的应用氟比洛芬酯减轻注射痛和超前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合计1?4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与对照组相比,氟比洛芬酯能预防丙泊酚注射痛[RR=3.13,95%CI(1.08,9.11),P=0.04],并能减少丙泊酚注射时中、重度疼痛的发生[RR=0.57,95%CI(0.40,0.81),P=0.002;RR=0.14,95%CI(0.05,0.34),P<0.000?1],而轻度疼痛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超前镇痛: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组术后2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MD=–2.25,95%CI(–4.20,–0.29),P=0.02]、术后4小时的VAS[WMD=–1.99,95%CI(–3.19,–0.79),P=0.001]、术后8小时的VAS[WMD=–1.39,95%CI(–1.86,–0.93),P<0.000?01]和术后12小时的VAS[?WMD=–2.70,95%CI(–4.73,–0.68),P=0.009]均降低,但术后48小时的VAS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予氟比洛芬酯组术后12小时的VAS[WMD=–0.94,95%CI(–1.73,–0.16),P=0.02]降低,术后24小时的VAS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对阿片类镇痛药的需求降低[RR=0.47,95%CI(0.27,0.82),P=0.008]。③安全性: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和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术前予氟比洛芬酯能明显减轻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的疼痛;术毕予氟比洛芬酯能减轻术后12小时疼痛。而对于恶心呕吐、嗜睡等影响尚需开展更多研究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两种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无痛胃镜患者,随机分依托咪酚复合芬太尼组(E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组),每组100例,观察各自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明显、安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5年2期)、JBI Library(1980年—2015年)、PubMed(1966年—2015年)、中国知网(CNKI,1978年—2015年)、万方(1980年—2015年)、维普数据库(1989年—2015年)中关于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提取资料,对符合治疗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RCT,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WMD=5.51,95%CI(2.44,8.58),P0.000 4,生理职能WMD=4.94,95%CI(1.53,8.34),P=0.004,躯体疼痛WMD=4.42,95%CI(0.39,8.46),P=0.03,一般状况WMD=6.46,95%CI(3.54,9.38),P0.000 1,精力WMD=6.98,95%CI(4.59,9.37),P0.000 01,社会功能WMD=6.19,95%CI(3.38,9.01),P0.000 1,情感职能WMD=8.27,95%CI(5.92,10.63),P0.000 01,精神健康WMD=7.28,95%CI(3.95,10.61),P0.000 1],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的HbA1c值[WMD=-1.33,95%CI(-2.10,-0.56),P=0.000 7],延续护理组焦虑水平的改善优于常规护理组[WMD=1.22,95%CI(0.61,1.83),P0.000 1],延续护理组自尊水平的提高优于常规护理组[WMD=5.90,95%CI(5.14,6.66),P0.000 01],此外延续护理还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根据Meta分析的原则,全面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中有关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年5月。筛选和提取所需资料,并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 5.4.1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2篇RCT(1 29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瑞马唑仑组(R组) 647例,丙泊酚组(P组) 649例。瑞马唑仑组患者心率(HR)(WMD=0.40,95%CI:-0.49~1.28,P=0.380)和平均动脉压(MAP)(WMD=5.05,95%CI:-3.83~13.93,P=0.260)的变化幅度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期间,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0.24,95%CI:0.15~0.39,P=0.000)、呼吸抑制发生率(■=0.28,95%CI:0.18~0.44,P=0.000)...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对术后ICU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SpringerLinker、ScinceDirect、CNKI、VIP、WanFang Data、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11月,收集所有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对术后ICU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793例患者。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右美托嘧啶:0.2~2.5μg/(kg.h),丙泊酚:0.3~4.5 mg/(kg.h)],右美托嘧啶和丙泊酚提供治疗所需镇静效果相似。镇静治疗时,右美托咪啶组需追加的镇痛药剂量少于丙泊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镇静治疗期间,右美托咪啶组需追加镇痛药的人数比例少于丙泊酚组[OR=0.24,95%CI(0.08,0.68),P=0.008];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少患者ICU入住时间[WMD=–1.10,95%CI(–1.88,–0.32),P=0.006],但不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WMD=0.89,95%CI(–1.15,2.93),P=0.39];镇静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动过缓OR=3.57,95%CI(0.86,14.75),P=0.08;低血压OR=1.00,95%CI(0.30,3.32),P=1.00];与右美托咪啶相比,丙泊酚可能更容易引起镇静期间的呼吸抑制,但该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镇静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0.54,1.99),P=0.92]。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右美托咪啶具有与丙泊酚相似的镇静效果,兼有镇痛作用,可节约镇痛药用量,并可减少患者的ICU入住时间,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和呼吸抑制。鉴于本系统评价样本量有限,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所得结论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咪哒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组(E组,n=60)和丙泊酚复合组(P组,n=60)。依次静脉注射咪哒唑仑1 mg,芬太尼0.03~0.05 mg,丙泊酚1~1.5 mg/kg或依托咪酯0.1~0.3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结肠镜检查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镜检前、镜检即刻,置入镜后3、5、8和10 min的SBP、DB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麻醉均满意,均顺利完成检查或治疗;苏醒时间E组(6.9±3.4)min,P组(6.1±2.9)min,E组苏醒时间比P组稍长,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或<90 mmHg,P组14例(23.3%),E组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以下,P组有8例(13.3%),E组2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PO2一过性低于90%,P组11例(18.3%),E组2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组2例轻微肌颤,P组无肌颤;恶心、呕吐P组有2例,E组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咪哒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是满意的,临床上也是安全的。相比较而言,依托咪酯复合咪哒唑仑及芬太尼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更适合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照护者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有关照护者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文献,并且按照Met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后的效果。[结果]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共284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对老年痴呆病人的照护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对于病人的身体功能[WMD=0.22,95%CI(0.13,0.32),P0.000 01]、角色功能[WMD=0.35,95%CI(0.25,0.45),P0.000 01]、情绪功能[WMD=0.69,95%CI(0.36,1.02),P0.000 01]、社会功能[WMD=0.17,95%CI(0.07,0.28),P0.001]、总体生活质量[WMD=1.05,95%CI(0.79,1.31),P0.000 01]都有改善。[结论]在我国对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ENTRAL、EMbase、Web of Knowledge、VIP、CNKI、CBM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所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3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 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安全性:与常规治疗相比,骨髓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1,95%CI(0.38,1.72),P=0.58]。2疗效:与对照组相比,骨髓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WMD=3.86,95%CI(2.53,5.20),P<0.000 01]、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WMD=5.54,95%CI(3.02,8.06),P<0.000 1],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增加[WMD=22.12,95%CI(7.78,36.46),P=0.003],6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增加[WMD=102.79,95%CI(50.16,155.41),P=0.000 1],3个月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减小[WMD=–4.00,95%CI(–5.87,–2.13),P<0.000 1];但在3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0.37,95%CI(–1.67,0.93),P=0.57]和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0.70,95%CI(–2.76,1.36),P=0.5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果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分别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依托咪酯+芬太尼组(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20例。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SBP、DBP、MAP在诱导后均下降(P〈0.05),插管后上升(P〈0.05)。A组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的例数明显少于B组;B组血压下降较A组幅度大。结论依托咪酯芬太尼行全麻诱导,可以使循环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他潜在优势。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英文及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单孔与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对选用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3软件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和14个病例-对照研究,共1 541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单孔对比多孔腹腔镜手术,延长了手术时间[加权均数差(WMD)=8.54,95%CI(2.43,14.64),P=0.006],但并没有增加总并发症[比值比(OR)=0.68,95%CI(0.27,1.71),P=0.410]及术中失血量[WMD=-0.01,95%CI(-2.51,2.48),P=0.990],也未延长术后肠排气时间[WMD=-0.45,95%CI(-1.72,0.82),P=0.490],且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WMD=-0.40,95%CI(-0.75,-0.06),P=0.020],减少术后止痛治疗[OR^=0.38,95%CI(0.22,0.67),P=0.000]。结论 LESS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的优点,有望取代传统腹腔镜手术(CL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新斯的明与布比卡因联用骶管阻滞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罔书馆(2008年第2期)、MEDLINE(1966~2008)、EMbase(198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8~2008)、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布比卡因与新斯的明联用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布比卡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南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1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包括160例患者,其方法学质量均为偏倚风险不确定。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比卡因与1μg/kg新斯的明联用进行骶管阻滞与单用布比卡因比较,其镇痛时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5,95%CI(-6.76,6.86),P=0.99];而布比卡因与2μg/kg、3μg/k和4μg/kg新斯的明联用进行骶管阻滞与单用布比卡因比较,其镇痛时间更长,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WMD=12.79,95%CI(10.96,14.62),P〈0.00001;WMD=12.10,95%CI(-6.76,6.86),P〈0.00001;WMD=11.90,95%CI(9.17,14.63),P〈0.00001]。结论南于样本量较小、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布比卡因与新斯的明联用进行骶管阻滞延长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时间的作用尚不能完全肯定,加之新斯的明用量仍不明确,因此仍需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公开发表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19952014)、Medline数据库(19952014)、Medline数据库(19952014)、EMBASE数据库(19952014)、EMBASE数据库(1995201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4)、万方数据库(19952014)、万方数据库(1995201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1995201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19952014),收集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入选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 54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814例,对照组1 7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方面与单独应用玻璃酸钠[OR=4.53,95%CI(3.45,5.94),P<0.000 01]、臭氧[OR=5.47,95%CI(2.27,13.20),P=0.000 2]和常规治疗[OR=5.57,95%CI(3.63,8.55),P<0.000 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在治疗VAS评分方面与单独应用玻璃酸钠[WMD=-1.63,95%CI(-2.07,-1.19),P<0.000 01]、臭氧[WMD=-1.02,95%CI(-1.26,-0.78),P<0.000 01]和常规治疗[WMD=-1.48,95%CI(-2.84,-0.11),P=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在Lysholm评分方面优于单独应用玻璃酸钠[WMD=8.79,95%CI(2.66,14.93),P=0.005]。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存在偏倚的高度可能,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中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2月1日。并通过手检和机检Google Scholar、MedicalMartix等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参考文献及灰色文献,联系本领域专家、相关文献通讯作者等以获取以上检索未发现的信息。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条件的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RCT,共1 4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面,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优于单纯放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1,95%CI(2.44,5.07),P<0.000 01]。②在提高食管癌患者1和2年生存率方面,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优于单纯放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OR=2.90,95%CI(1.91,4.39),P<0.000 01;2年生存率:OR=1.95,95%CI(1.21,3.15),P=0.006];在提高3年生存率方面,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OR=2.28,95%CI(1.16,4.49),P=0.02]。③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不增加骨髓抑制、黏膜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且能提高1、2、3年生存率,但在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方面,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邓波  李飞  吴秀丽  李显蓉 《护理学报》2019,26(22):27-32
目的 评价低水平激光治疗慢性伤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BMJ Best Practice、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并检索伤口治疗相关专业网站,搜集关于低水平激光治疗慢性伤口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使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研究,509例患者。结果 显示:低水平激光组未愈合伤口面积[MD=-0.63,95%CI(-0.97,-0.29),P<0.01]、伤口面积平均减少率[MD=22.17,95%CI(19.34, 25.00),P<0.01]、伤口治愈人数[OR=2.04,95%CI(1.33,3.12),P<0.01]、伤口疼痛值[MD=-4.34,95%CI(-4.92,-3.7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事件发生率[OR=0.66,95%CI(0.24,1.81),P=0.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水平激光能加速伤口愈合,有效减轻伤口治疗期间患者疼痛,并且是安全的。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套扎疗法(EVL)与硬化剂治疗(EVS)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2期)、CNKI、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1980年1月-2016年3月,纳入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项研究,共计2 0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1.04,95%CI(0.99,1.09),P=0.090],EVL组较EVS组更能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RR=0.69,95%CI(0.59,0.81),P=0.000]、病死率[RR=0.76,95%CI(0.63,0.90),P=0.002]和并发症发生率[RR=0.41,95%CI(0.26,0.63),P=0.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方面,EVS组有更好的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67,95%CI(1.40,2.01),P=0.000]。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内镜下EVS比较,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静脉曲张根除率与EVS法相当,但EVL法的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小。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针对氨甲环酸药物能否安全有效地降低全髋关节置换的失血量和输血率一直是骨科医生争论的焦点。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氨甲环酸药物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69年1月至2013年12月PubMed、Ovid、Elsevier、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发表的有关氨甲环酸药物在全髋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氨甲环酸药物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异体输血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并查阅所有检出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作为补充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与结论:经过全面严格筛选,共纳入高质量(Jadad评分不少于3分)的随机对照研究1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氨甲环酸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总失血量[WMD=-341.04,95%CI(-508.10,-173.97), P 〈0.001]、术中失血量[WMD=-63.26,95%CI(-111.33,-15.18), P=0.01]及术后失血量[WMD=-229.53,95%CI(-338.11,-120.94),P 〈0.0001],降低输血率[RR=0.45,95%CI(0.35,0.57), P〈0.0001],而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提示使用氨甲环酸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不增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MV)与Palomo术治疗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2008.10)、EMbase(1990~2008.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9~2008.6)、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79~2008.10)、CNKI数字图书馆(1990~2008.10),手工检索《中华男科学》等4种相关杂志。纳入MV和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踪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则通过讨论或向专家咨询解决。采用RevMan4.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22篇文献,最后纳入7个RCT(1389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MV组精子活率[RR=1.21,95%CI(1.09,1.34),P=0.0005]和密度[RR=1.35,95%CI(1.20,1.51),P〈0.00001]提高率均高于Palomo组,MV组术后自然孕率高于Palomo组[RR=1.34,95%CI(1.08,1.66),P=0.008],而MV组单侧手术时间较Palomo组长[WMD=23.01min,95%CI(16.86,29.16),P〈0.00001],双侧手术时间亦较Palomo组长[WMD=34.05rain,95%CI(4.9,63.21),P=0.02]。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组术后复发率低于Palomo[RR=0.17,95%CI(0.10,0.31),P〈0.00001],且MV组术后鞘膜积液发生率低于Palomo组[RR=0.10,95%CI(O.05,0.23),P〈0.0000130两组切口感染率、阴囊血肿及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Palomo术相比,显微结扎术具有患者术后精液改善率高,术后自然孕率高,术后复发率和鞘膜积液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手术时间更长。远期疗效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国老年宫颈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和Pub Med,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从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2.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均为临床对照研究(CCT),无随机对照研究(RCT)。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年龄、体重、肿瘤分期等基本特征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MD=32.60,95%CI:5.65~59.55,P=0.020),术中失血量少(MD=-94.01,95%CI:-130.65~-57.37,P=0.000),清除淋巴结数量少(MD=1.69,95%CI:0.67~2.72,P=0.001),术后排气时间早(MD=-17.09,95%CI:-21.19~-12.98,P=0.000),住院时间短(MD=-4.30,95%CI:-5.57~-3.0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留置尿管时间(MD=-0.67,95%CI:-1.92~0.58,P=0.29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OR^=0.62,95%CI:0.27~1.42,P=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中国老年宫颈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和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1979~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干扰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38,95%CI(0.29,0.51),P〈0.01]和控制晚期肾癌[OR=2.53,95%CI(1.87,3.43),P〈0.01],但两者对治疗肾癌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7,95%CI(0.20,19.57),P=0.56];②与单用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干扰素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67,95%CI(0.53,0.84),P=0.0005]和控制晚期肾癌[OR=2.14,95%CI(1.65,2.78),P〈0.01],显著提高晚期肾癌治疗的总有效率[OR=2.65,95%CI(1.94,3.61),P〈0.01];③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各自单用治疗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可能性相当[OR=1.98,95%CI(0.90,4.34),P=0.09],但二者联用更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OR=2.63,95%CI(2.09,3.31),P〈0.01]。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更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控制晚期肾癌;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联用能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总有效率,但也伴随着更多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