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简介(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SAR影像的几何特性1.SAR信号处理与成像简介合成孔径雷达与其它雷达的主要差别是信号处理部分,而不是雷达系统本身。早期的合成孔径雷达是用胶片记录,原始底片类似光学全息图像,必须经特殊的光学系统处理后才能成为雷达图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合成孔...  相似文献   

2.
要陕西省宜川县三北防护林地区获取的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C/X-SAR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森林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区分出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3种森林类型,并通过从SIR-C/X-SAR数据中提取这3种类型森林的后向散射系数,分析了多波段、多极化雷达在森林类型识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4年4月9日一20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装载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空间雷达实验室1号)在太空进行了为期n天的飞行,获取地球表面4000多万平方公里雷达图像。这是一部首次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多波段、多极化同时成像雷达,代表了国际上的最前沿水平。包括我国在内的由13个国家52个项目科学家组成的2000余人的研究队伍,在全球400多个雷达试验区开展了多学科科学观测.表明国际性雷达对地观测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次观测活动中.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中国6个航天雷达试验区雷达数据的分析,已取得一些重要认识与发现。  相似文献   

4.
王国宏  何友 《控制与决策》1998,13(1):39-43,48
研究在各雷达航迹由不等样本观测矢量的情况下的雷达与ESM航迹相关决策问题。首先基于模糊综合函数找出可能的雷达与ESM航迹相关性。然后结合统计理论把雷达和ESM航迹相关问题化为贝努里分布参烤检验问题,给出了多门限决策方法,研究了各门限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激光测距雷达距离图障碍物实时检测算法研究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奇  顾伟康 《机器人》1997,19(2):122-128,133
本文在首先阐述陆自 主车中利用激光测距成像雷达获得取的距离图实时检测障碍的坐标变换法的基础上,着重深入研究了雷达垂直扫描中心角的误差与自主车3个姿态角的误差及激光测距成像雷达多义性间距对障碍物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宽带雷达实现目标信 息获取和精细描述的重要途径,但在成像过程中存在复杂运动导致散焦和成像分辨率不高两 个难题。针对目标复杂运动导致成像散焦问题,本文总结了微动对雷达波调制、进动目标成 像、 三维运动成像、分离部件成像等技术现状;针对成像分辨率不高问题,分析了多频段宽带回 波相参配准、融合成像等技术进展。本文介绍了雷达成像新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难题带来 新的思路和途径,其中,雷达关联成像不依赖于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可避免成像的复杂 运动补偿;太赫兹雷达成像容易实现大带宽和窄波束,获得目标精细雷达像。最后对新兴技 术的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各雷达航迹由不等样本观测矢量构成情况下的雷达与ESM航迹相关决策问题。首先基于模糊综合函数找出可能的雷达与ESM航迹相关对,然后结合统计理论把雷达和ESM航迹相关问题化为贝努里分布参数检验问题,给出了多门限决策方法,研究了各门限的设置。与序贯概率比方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了这种多门限相关判决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用于军事飞行模拟器训练的雷达成像,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控、保密等特点,在模拟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机载火控雷达采用的RBM、DBS、AR这3种主要对地测绘方法,国内外战斗机雷达型号及其成像系统;总结国外雷达成像模拟软件及国内雷达仿真器研发的现状,对已有产品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所用技术做详细说明;介绍雷达成像模拟的主要方法及实现过程,将目前的雷达成像模拟方法划分为3大类:回波信号模拟、传递函数和雷达图像特征的融合;并预测雷达模拟仿真将向建立通用数据库、扩大成像范围、提高实时性和逼真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在激光成像雷达中微机采样 成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并解决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冰是全球变化的指示剂,海冰厚度是海冰最难探测的参数之一。文章对现有的海冰厚度探测方式以及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对卫星雷达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反演冰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星下点观测模式的雷达高度计以及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分析了三维成像雷达成像高度计在海冰探测中的潜力,以及三维成像雷达成像高度计在海冰厚度探测机理及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线制造技术、超宽带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雷达的体积不断减小,探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大大提升,雷达开始在民用领域中活跃起来,尤其是应用于穿透成像、微波遥感成像、滑坡监测和机场异物检测等领域的民用雷达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让民用雷达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具有更高、更稳定的性能,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一直在不断创新。本文介绍了民用雷达的新趋势和新技术,以及探墙雷达、微型SAR、边坡雷达和异物检测(Foreign object debris,FOD)雷达实时信息处理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波动方程的近场目标成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对近场目标的探测成像是探地雷达成像和微波医学成像的基本模型.为得到高分辨的近场目标雷达图像,论文从标量波动方程出发通过波散关系导出了目标散射信号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了谱域和时域的多种成像算法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实测雷达数据的成像处理,结果显示了近场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三、合成孔径雷达要了解合成孔径雷达,必须首先从真实孔径机载侧视雷达(Side-LokingAirborneRadar,SLAR)谈起。二者的关键不同在于真实孔径雷达沿轨迹方向的分辨率受天线孔径的限制,而合成孔径雷达通过信号处理使得这个分辨率大改善,且...  相似文献   

14.
雷达图像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涛  王超  张红 《遥感信息》2005,1(4):59-64
随着成像雷达系统的发展,对于雷达图像模拟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回顾了雷达图像模拟的发展过程,介绍了雷达图像模拟技术的三种方法,并对其应用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DSP芯片在雷达点迹凝聚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目标的点迹凝聚处理,需对雷达的目标回波进行相关判别、凝聚计算,并进行方位、距离及速度参数的估值等。其计算过程较为繁杂,要求实时性强、运算速度快。本文介绍了以两片TMS320C50DSP芯片级联实现雷达点迹凝聚处理的电路设计实例。并给出系统硬件实现框图及系统软件设计过程。目前,该电路已在雷达设计中应用,实时性好,性能稳定,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仿真是研究成像雷达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文在分析SAR成像仿真机理的基础亡,提出了一种利用视景仿真软件Vega进行SAR实时成像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在建立场景模型的基础卜,利fEH场景纹理材料的物理属性数据及雷达参数计算雷达散射截面(RCS),再把RCS值输入一个能模拟雷达真实设备的传感器模型,就得到SAR实时仿真图像。为了满足SAR成像仿真的需求,对Vega软件中的纹理材料数据库文件进行了修改,建立了新的纹理材料数据库文件。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较好地满足SAR实时成像仿真需求,有助于促进SAR成像实时仿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2月 2 2日 ,装载于“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干涉成像雷达经过近 1 0天的全球性作业 ,获取地球表面从北纬 60°至南纬 56°间陆地地表 80 %面积的三维雷达数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对地球进行三维成像的雷达系统 ,标志着空间遥感技术进入从二维信息获取到三维信息获取的新阶段 ,至此 ,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 ( SRTM)也完成了她的数据获取工作。1  SRTM雷达系统SRTM是世界第一个为获取全球三维地形信息而研制的单轨航天成像雷达系统。它采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由装载在航天飞机上的雷达天线和位于从航天飞机上伸出的 6…  相似文献   

18.
雷达遥感的地质学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特别是现在新型成像雷达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地质学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SAR应用技术的发展阶段,即由单波段单极化到多波段多极化,再发展到现在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阶段,综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对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的地学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信号获取体制要求采样率大于两倍信号带宽,这使得高速率A/D转换成为经典超宽带高分辨雷达系统的瓶颈技术之一。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低速率采样的信号精确采集和重构方式。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雷达采样与成像方法。根据目标的散射特性,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雷达目标稀疏表示方法;结合雷达成像原理,构造了基于Fourier束的最优测量矩阵。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低数据率雷达采样与成像方法,能在数据率仅为传统系统数据率15%的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成像结果,尤其是能对弱小目标进行高分辨成像。本文所提的方法可为新体制高分辨率成像雷达系统的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栋  李建周  齐玉涛 《计算机仿真》2012,29(11):268-271
研究雷达成像优化问题,在雷达成像中,双线性插值方法是一种常用、而且高效的校正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MTRC)现象的插值算法,但由于其插值精度不高,会产生图像模糊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目标回雷达波数据结构,并借鉴双线性插值方法进行仿真试验,提高了插值的精度,改善最终成像质量。通过对不同目标进行成像,验证所推导出的新的插值格式,不仅对越分辨单元走动现象有良好的校正能力,而且与应用双线性插值方法所取得的雷达成像仿真结果相比较,使用所推的双线插值格式所得结果更加清晰。针对复杂目标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插值格式能很好地适用于复杂目标的成像计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