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传统三维建模流程存在的延时问题,提出了基于过程优化的三维建模流程优化方法.该方法从结构优化、模型优化两个方面对整个建模流程进行优化.同时,为了克服三维建模流程中因分别对单个模型进行优化而耗时多和模型间优化时间间隔较长的问题,又提出了一个新型层次模型简化算法.该算法让简化算法贯穿在整个区域建模过程中,从而将模型间优化的时间间隔降至传统方法下的三分之一左右.最后以联合站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三维建模流程优化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建筑三维模型重建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以某优秀历史建筑为例,分别对其进行全站仪CAD建模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首先阐述了两种建模方式的流程,并对不同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对两种建模方法得到模型的点位误差、几何体误差、整体模型中误差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地面激光扫描仪应用于大型建筑建模中能达到的精度,以及适应的场合.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CAD建模方法,扫描建模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模型精度较高等优点,并保留了建筑物细部特征,但其后期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质模型是三维数字盆地建设的基础。分析三维数字盆地建设中涉及的地质模型及其适用的模型类型。讨论三维数字盆地中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策略和方法,提出采用分级模型的方式建立不同层次和表达内容的三维地质模型。参考行业标准SY/T 5978—94中的构造单元划分,提出数字盆地中构造单元的归类方法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的划分。针对数字盆地建设,细化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的流程,重点讨论了构造建模的过程。以某盆地为例,按照盆地、凹陷、储层三级划分体系建立构造模型。针对储层模型又细分为多级模型。详细描述了数字盆地三维构造模型的建模过程,建立了多层级三维构造模型,界定每级模型的信息集成范围;讨论建模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城市景观风貌设计中,二维CAD效果图难以反映三维景观的真实感,且简单的三维可视化不能满足设计人员对景观的空间分析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城市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系统设计中,首先利用Google Sketchup对常用的景观模型建模并搭建三维模型库,然后开发一系统,自动调用模型库中的模型生成三维场景,并进行景观设计。系统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可为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在城市景观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提供具有真实感和空间参考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5.
A3作为一种新型航空摄影系统,在数据采集中具备高效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特点,同时还能采集真正射和倾斜影像数据,在城市三维建模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基于A3航摄数据制作三维模型,在传统建模路线上进行了局部创新,新建了一套新的建模方法和技术流程,充分利用A3数据优势,提高模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PRO/E野火版4.0环境下,如何运用其三维参数化建模设计功能,实现减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参数化建模设计流程,并且通过对齿轮的相关参数进行修改,实现同类齿轮中不同模数、齿数齿轮模型的快速造型,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的很多方面,但城市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为各城市要素形成的多维城市空间,现实的多维环境很难从二维形态中准确表达出来,二维工具也较难满足多维形态下的空间分析和决策需求。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利用三维GIS技术辅助城市规划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的趋势,以三维辅助城市规划设计为例,对如何利用Arc GIS对某小区进行三维建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合Kriging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应用,介绍了运用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生成矿体的三维品位模型的原理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资源储最计算.其基本流程为:根据实际地质勘探数据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在实体tin模型内部应用块模型方法进行划分,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插值,生成矿体的品位模型...  相似文献   

9.
三维建模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二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满足不了应用需求,三维数字城市已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文章对数字城市中的三维建模关键环节进行探讨,并以实例的方式实现了三维建筑物建模,结果表明该思路能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王爱军 《山西科技》2012,(5):95-96,99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当前空间三维建模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提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模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例,研究了具体测量方案,并对相关参数设置进行分析。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探讨从数据获取到建模的整个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激光LiDAR数据在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城市模型作为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可以拓宽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视角,为城市建筑结构调查、绿地位置设计、道路规划、光照分析、噪声传播和污染研究等提供有效信息,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激光LiDAR数据在三维城市模型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明朝南京城市建设独具特色,其不规则的平面形式、"四重城"的结构等都迥异于在此之前的都城形式,这样的形式反映出当时的建城思想,包括我国古代传统的两大建都思想、南京城市功能的演变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旅游大环境的建设,本文以风景旅游城市旅肇庆为例,从城市性质,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等方面,分析城市规划对城市及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就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解决城市地下隧道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的各个步骤以及交互控制、空间计算和三角剖分等算法,并以一个正在开展的三维城市GIS项目为基础,介绍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的应用。实践证明,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操作更为方便,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的工作效率。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将为基于三维城市GIS技术的城市空间信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原认知下的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原的认知,在人本理念引导下思考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认为人本需求引发建筑的成长,引发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安排,引发城市设计对城市的活力创造,后者的出现解决了前者的缺失,本原上是融合的;建筑、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更为物质化、环境化、政策化三者有机契合,必然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如何在城乡规划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陕西省咸阳市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为参考,对咸阳市现行城乡规划应对老龄化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建模预测,咸阳市老龄化趋势将继续加剧,对咸阳市城乡建设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对城乡规划的思路方法、编制内容及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从规划理念、规划内容、规划技术方法及管理实施措施等方面为咸阳市应对老龄化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可为其他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韦少港 《江西科学》2011,29(3):343-34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要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尤为重要。纵观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患上难以解决的"城市病";深入开展城市地质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城市地质学的研究前沿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基于城市地质学之上探讨了如何有效的解决"城市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通过多年的林业具体实践取得的工作经验、体会和感受,从规划设计、测量放线、开挖坑穴、移植树种选择及时间、起包运栽、防护措施等六个方面对城乡绿化树木的移植和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择要介绍,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活动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营造滨湖概念构建生态合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防洪能力的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使合肥城市东南侧留作风道的建设控制区以其靠近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滨临巢湖的优势,正在吸引大量的投资,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对合肥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非常具有特点的风扇状城市形态的重构趋势.这一地区如何发展,将对合肥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特色起决定性作用.该文从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发展的趋势分析,明确了这一地区的功能定位和下一步的开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考虑中心城区与乡镇居民出行特征的差异,提出一种适用于市域范围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传统四阶段法为基础,分别建立中心城区与市域客流预测模型.中心城区客流独立预测后作为市域客流的一部分参与市域客流分配,分配结果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交通分布模型,循环迭代直至平衡收敛.利用福清市现状基础数据运用TransCAD软件标定模型参数并校验,结果表明,调查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满足预测精度要求.最后采用已标定模型对福清市域轨道线网进行客流预测,结果表明, 3个目标年客流预测结果符合迭代收敛判定标准,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具有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