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1985-2001年施行的332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胃排空障碍16例,发生率为4.8%。均发生于术后6-12天。所有病人均保守治愈。1周内治愈4例,2周内治愈7例,4周内治愈1例。结论 胃排空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功能性病变,主要为残胃运动功能低下,胃粘膜及吻合口水肿。采用胃肠造影及胃镜检查可确诊。针对胃肠排空的动力学机制的改变,应用胃动力学药物及消除胃粘膜水肿药物是能够治愈的。  相似文献   

4.
5.
分析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5例皆治愈,并对其病理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胃癌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行胃切除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残胃排空延迟是较为常见的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易被诊断为输出袢机械性梗阻而积极地再次手术治疗。总结我院1981年3月至1992年12月,共行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大部或超亚全胃切除术1050例,共发生14例早期残胃排空延迟症(1.3%).现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4年11月~2004年12月的10例FDG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8例22~34d恢复胃动力,1例在45d恢复,1例90d恢复。结论:FDGE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残胃功能性改变,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心理治疗是基础,营养支持是关键,不可贸然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顾晓华 《河北医学》2003,9(7):607-60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DG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85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胃大部切除手术408例。结果:本组408例中发生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11例,发生率2.7%。结论:DGE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发病机制不明。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手术应为禁忌。  相似文献   

9.
保和丸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病,保和丸对此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为验证其临床疗效,本文以营养性半固体糊为标记物,观察保和丸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低压低氧对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ang CM  Chen Y  Mao GP  Ma LN  Wang Z  Zhang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391-2394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对胃排空和小肠运动的作用,为阐明飞行因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同位素~(99)Tc~m-SC 测定胃排空,炭末法测定小肠推进率。8组大鼠(每组10只)分别在低压舱海平面、模拟升至3000 m 和5000 m 高空停留30 min,测定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运动,并给予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观察对高空状态胃肠动力的影响。各组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在模拟5000 m 高度状态,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分别为41%±10%和37%±8%,明显低于地面组(分别为62%±12%和6l%±13%,均 P<0.01);模拟3000 m 高度对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影响;口服莫沙比利组在5000 m 高度的胃排空率明显高于5000 m 对照组(55%±12% vs 40%±10%,P<0.05),而对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影响;模拟5000 m 高度时大鼠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低于地面组(88 pg/ml±19 pg/ml vs 123 pg/ml±28 pg/ml,P<0.01),而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则明显高于地面组(106 μmol/L±24 μmol/L vs 80 μmol/L±18 μmol/L,P<0.01)。结论急性低压低氧抑制了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可以减轻低压低氧抑制胃排空的作用。血浆胃动素浓度降低而一氧化氮浓度升高可能是低压低氧条件下胃肠动力减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241例胃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中有8例(3.3%)在术后3~10d时出现FDGE,依据临床表现、胃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经非手术治疗10~60d后,8例均治愈。结论 FDGE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我院曾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 0例 ,经治疗恢复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36~ 6 8岁。原发疾病 :壶腹部溃疡 6例 ,胃溃疡 4例 ,胃癌 10例。术式 :毕罗Ⅰ式 2例 ,毕罗Ⅱ式 18例 ,发病时间术后 3~ 9天。1 2 临床表现 :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 ,每日胃肠引流量 80 0~ 2 10 0ml。查体 :上腹部饱满或隆起 ,轻度压痛 ,肠鸣音减弱。1…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7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出现症状时间为手术后4~18d,平均8d.所有患者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高渗盐水洗胃、应用促进胃动力药物等治疗,部分患者给予腹部理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于7~40d,平均20d后恢复胃功能.术后胃排空障碍治疗可采取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药物及胃肠减压为主的个体化治疗,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胡敏 《新疆医学》2006,36(2):40-41
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切除术后出现的残胃排空迟缓乃至胃扩张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诊断为胃瘫。此并发症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中时常可以见到,尤其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率相对较高。本院自2001年-2005年共施行胃癌根治(D2)手术97例。其间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13例(13.4%),经确诊后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本院诊治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鼠半固体糊法加活性炭测定胃排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对已报道小鼠胃排空测定方法改进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ICR小鼠分别给予普瑞博思、阿托品、柴枳合剂及芍甘合剂。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同时测定小鼠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结果 普瑞博思和柴枳合剂可明显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阿托品和芍甘合剂则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改进法可同时测定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从而同步反映胃和肠的运动情况 ,优于原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枳实导滞丸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病,枳实导滞丸对此病在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但有关基础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营养性半固体糊为标记物,观察枳实导滞丸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切除术后出现一种功能性的胃排空障碍,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既往曾因对此病认识不足而再行手术探查,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术后应早期诊断,耐心积极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笔者于1998年2月~2007年8月共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23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23例中17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4.0%。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35d内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为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内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方法治疗胃癌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住院的胃癌术后合并残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共99例,实验组47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残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恢复进食全流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残胃功能障碍的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以来,笔者因各种原因行胃大部切除术900余例,发生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9例.所谓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无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但患者出现呕吐、腹胀,经过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