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1年1—12月剖宫产术后产妇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即随意、分散地教育指导;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24 h的产妇为85例(占86.7%),优于对照组(62例,占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4 h、48 h、72 h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健康教育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护理满意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的片面性和随意性,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术后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剖宫产术后的产妇200例,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2d内胃肠功能恢复率、3d内泌乳量充足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我护理保健及婴育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2d内胃肠功能恢复率、3d内泌乳量充足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产妇掌握自我护理保健及婴育知识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优质护理方法,能促进机体早期康复和母乳喂养的成功,有效帮助产妇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及科学育婴技能,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建立产前健康档案并在该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乳头皲裂和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高于观察组,而乳头皲裂和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进行术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使其认识尽早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掌握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提高剖宫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产妇的生理需求,对产妇进行产后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帮助产妇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从中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母乳喂养和母婴健康.如何有效地满足产妇和家属对产后健康教育的需求,体现护理工作的内涵,我院从2010年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需求,开展床旁护理,使产科健康宣教从产前到产后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为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母乳喂养,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6%,纯母乳喂养率86%,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61.8%,术后的纯母乳喂养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语言指导和行为干预.结果 4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不仅促进产妇的康复,还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靳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35-34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把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产后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指导家属帮助产妇喂哺婴儿,使产妇和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产妇满意度达10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66%,产妇满意度74%,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母乳喂养成功与否与护理干预有关。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母亲树立起正确的哺乳观,掌握正确的喂哺和婴儿含接姿势,建立良好的喂哺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床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2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72例在母婴床旁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未个性化,作为对照组.抽取2010年4月~6月在产科住院的7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个性化宣教指导.对两组的相关知识掌握、母乳喂养、患者的自我护理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分别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患者自我护理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科推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能提高产妇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患者自我护理和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正常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根据产科护理路径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2组产妇在孕期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使产妇及时得到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术期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母乳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4.52±2.02)h、(26.64±2.53)h、(32.76±3.48)h和(5.34±0.31)d,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47%和98.82%,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围术期健康教育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熊娟  陈红霞 《吉林医学》2014,(34):7726-7727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促进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实施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传统剖宫产护理常规及遵医嘱给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活动指导,管道护理,安全防范,新生儿护理,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重视家属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作用,依据产妇及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由责任护士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顺序及侧重点。结果: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健康宣教知识合格的情况。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妇焦虑情绪,促进产妇恢复,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计划表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运用方式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10例根据协同护理计划表内容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11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记录2组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关知识掌握、母乳喂养、完全自理活动时间和对护理服务满意等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实验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率以及产后48h内实现完全自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计划表的运用能提高对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产妇产后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出院后产妇坚持纯母乳喂养.方法 通过2008年7月至9月用电话随访本科出院250例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为观察组;与2008年4月至6月250例本科出院只作出院指导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作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94.8%,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护理等相关知识掌握率达96.4 %,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讨论 电话随访对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方式,能提高出院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产科护理满意率.有利于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护理宣教的应用。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心理辅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必要时给予产妇指导。产后6天对两组产妇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在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奶涨的发生、纯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过系统健康宣教后,纯母乳喂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影响吾4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将行剖宫产的产妇400例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200例;干预组是在产科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护士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普通组按爱婴医院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给予产科母乳喂养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率87.5%,普通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55.5%.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术后48小时和72小时泌乳量明显均高于普通护理组(P〈0.01)。结论:深入了解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加上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很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393例剖宫产妇进行相应的母乳喂养和知识宣教及喂养技术指导。结果:母乳喂养率由1996年的70%提高到1999年的96%,并保证了婴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结论:对剖宫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因此,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产妇的身体康复、心理及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4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73例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调查,产妇普遍认为收益较大:获得产妇恢复的相关知识,为她们解除了负面情绪,给予了心理支持及掌握了新生儿哺乳的正确方法、基础护理的相关知识,受到了好评.结论产后健康教育是产妇康复、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保障,促进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冯锦屏 《吉林医学》2013,34(18):3719-3719
目的:对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择顺产的产妇7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产妇采用传统教育法指导母乳喂养,试验组采取特有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来进行特殊的健康指导与教育。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产妇对基本相关知识了解与掌握程度及对护理评价。结果: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74%,知识掌握优秀率为89.47%,护理满意率为86.84%,对照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68.42%,知识掌握优秀率为60.53%,护理满意率为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比较好,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多以及对医院的护理评价高,在临床上可以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由专职护士对产妇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积极宣传,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加产妇营养合理科学膳食,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事。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100例乳汁充足达到80%,纯母乳喂养率80%,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62%,纯母乳喂养59%。两组产妇对此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责任制护理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母乳喂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份至10月份我科住院产妇2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科室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指导与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科室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