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针对非规则梁桥的振型重要性指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在判断振型重要性方面,传统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存在缺点,并定义了振型位移贡献、振型位移贡献系数、振型位移贡献比例等新指标。然后,针对一座典型的非规则梁桥,通过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分析和振型位移贡献系数分析的对比研究,确定采用振型位移贡献比例判断振型重要性,更加合理。最后,通过多座桥梁的参数分析,验证了振型位移贡献比例比质量参与系数更加优越。研究结果表明:振型质量参与系数仅能反映振型对于结构总体动力反应的重要性,而不能明确反映振型对于结构局部动力反应的重要性;振型位移贡献比例能弥补这一缺陷,可以作为振型重要性的指标;当前n阶振型位移贡献比例之和超过80%时,以前n阶振型为基础得到的结构位移可以满足非规则梁桥计算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海洋场地存在深厚的海水层,其对海底地震动特性以及海洋结构物的地震反应存在较大影响,在跨海桥梁等海洋结构物抗震分析时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基于地震波动理论建立海水-海床-斜拉桥耦合的地震波动分析模型,确定海水层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考虑海洋环境可能对减震构件的耐久性造成威胁,提出一种应用耐久性能优良的防屈曲支撑(Bulking Restrained Brace,BRB)作为纵桥向减震构件的斜拉桥减震体系,并且以青州航道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其与漂浮体系斜拉桥模型的地震反应对比,验证了考虑海洋环境影响下该减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对BRB的布设位置与设备参数等进行优化分析,进一步确定BRB作为斜拉桥纵桥向减震构件的设计方法.研究发现地震作用下海水产生的动水效应会放大斜拉桥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发现在桥墩与桥塔位置同时设置BRB时,桥梁整体减震效果最佳.另外,BRB的屈服承载力等参数对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亦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O. M. Romaniv 《Materials Science》2002,38(4):606-608
We consider an approximate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quasiharmonic vibrations of double-rigidity shafts in passing through the resonance. 相似文献
4.
现代桥梁的发展趋势是大跨径、轻柔。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结构风致振动问题也愈加突出,因而风振控制的重要性也愈加显现。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桥梁两种主要风振-颤振及抖振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跨径桥梁的风振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被动减振装置的优化设计问题。对经受稳态激励的振动系统提出了一个两步减振优化设计方法,以确定减振装置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参数。该方法直接以对系统的振动量级要求为设计目标函数,避免对原始结构和附加减振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进行重复的动态性能分析,因而可用于工程中复杂结构的减振设计。 相似文献
6.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及其TMD控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全面地了解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机理及其调质阻尼器(TMD)控制,将列车简化成移动简谐力模型,对列车过桥时桥梁的振动形态幅频特性作了详细的探讨。然后论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TMD控制。给出了桥梁在不同速度下的幅频特性曲线以及TMD控制的质量比影响曲线,揭示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及其控制的特点,同时为进一步的桥梁振动控制提供详尽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Korsakova S. V. Vinogradova E. A. Romanova E. A. Shiryaev V. S. 《Technical Physics Letters》2019,45(5):489-493
Technical Physics Letters - On the basis of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hat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tasks of the evanescent wave mid-IR spectroscopy, it is shown that the 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发动机整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在各子结构--机体、曲轴、缸盖和曲轴箱正确的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组装成整机模型.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整机的振动模态进行了研究.由于部件间结合面的刚度与阻尼特性难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提取,采用了虚拟材料来模拟结合面特性,通过反复修正虚拟材料的特性常数,使得整机有限元振动模态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从而说明所建立的整机的有限元模型是正确可靠的,为整机结构进一步的动态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旋转柔性梁系统振动频响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器挠性附件或柔性机器人等柔性旋转梁系统的模态阻尼小,由于扰动,或者在调姿及转动时,大幅值的振动将持续很长时间,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指向精度,因此,必须对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反馈的复合控制算法,快速控制系统设定点及转动过程的振动.建立挠性旋转梁试验平台,进行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压电片传感器的试验模态激励分析、振动频响特性分析.并根据振动特性选取加速度反馈控制算法的相应参数,利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抑制旋转梁设定点的振动、旋转过程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地抑制系统的振动,验证了特性分析和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