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泌尿系的先天性畸形,常伴有肾发育不全或重复肾。我科自1971~1989年共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55例,其中异位开口在隐蔽位置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输尿管畸形伴肾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了12例先天性输尿管畸形伴肾发育不全病人,复习文献认为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及巨大输尿管积水易合并肾发育不全,且合并输尿管畸形的肾发育不全并不一定产生高血压;单稚输尿管异位开口肾发育不全有时诊断较困难,下腹部探查术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伴有肾发育不全的输尿管畸形治疗主张肾输尿管全切术。  相似文献   

3.
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的临床处理: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对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水平.方法 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16例,女15例,男1例,年龄3~14岁,平均6岁.对16例患儿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技术、逆行性插管造影、膀胱镜及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等检查,明确术前诊断及了解异位开口输尿管位置、侧别.单侧重复肾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8例,双侧重复肾输尿管并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单侧肾肾积水伴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单侧肾异位伴发育不全输尿管口异位1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者9例,肾部分切除者4例,3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疗效满意.11例获6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2年,术后漏尿症状全部消失,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例术后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 发现及正确的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增加保留肾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周伟  周云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6):1159-1159
分析18例小儿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其中7例合并异位输尿管囊肿,8例单侧先天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18例小儿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其中7例合并异位输尿管囊肿,8例单侧先天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异位开口4例报告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黎承杨林芝(百色533000)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常与肾发育不全或重复肾、双输尿管同时并存。我院近2年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7~16岁。单侧肾发...  相似文献   

7.
正常输尿管开口位于膀胱三角区,异位开口位于膀胱以外区域,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或患侧肾发育不全等其它先天性尿路畸形,多为单侧发病,临床有关本病的报道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吴显钊  梁超 《广东医学》1990,11(5):42-43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小儿外科临床并不十分罕见。我院泌尿外科从1983年至1989年初,共收治本病4例,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就其确诊方法、手术矫治方式等,谈谈一点体会。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例均为女性,年龄3~4岁3例,18岁1例。右侧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合并肾发育不全,位置低);左侧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合并重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0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病例,全部为女性,最小5岁,最大30岁,平均14岁。唯一的症状除正常排尿外均有持续性部分性漏尿。20例异位开口之输尿管均来源于畸形伴发育不全之肾脏,其中18例系完全型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除1例为两侧异位开口其他均为一侧性,此18例均开口于外尿道口与阴道之间;2例系发育不全之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除肾排泄造影对诊断可提供一定的线索外,本文介绍了寻找异位口进行逆行造影的方法,用6号针头去除针杆后,将钝头注射器直接对准异位口小孔注入造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开口异位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炳华  谭洪鳌 《浙江医学》2006,28(6):452-453
输尿管开口异位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常伴有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及肾发育不良等畸形,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6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经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韩东华 《吉林医学》2010,31(31):5507-5508
目的: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体会。方法:对9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均为女性,左侧5例,右侧4例。经多普勒彩色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MRI等检查证实,6例开口于阴道内,3例开口于会阴前庭。9例均于术前定位发育不良的肾脏。全部病例均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通过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可于术前确诊并定位患肾,手术切除发育不良之肾脏、输尿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口异位为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正常输尿管四位于膀脱三角区,而异位输尿管口常位于尿道、阴道或前庭部。近11年来共诊治输尿管口异位4例,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其中输尿管口异位3例,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经X线造影及手术证实。4例异位开口中3例并发重肾,双侧重肾并发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治疗结果:1例重肾的输尿管与膀胱吻合.重肾伴输尿管切除2例,双侧重肾切除,其开口异位及囊肿残留。本组互例术前忽略潜在膀脱颖功能失调,术后仍有漏尿,余3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讨…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开口异位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收治1例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开口于子宫引起尿瘘,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为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常合并有重复肾和双输尿管,而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则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17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部位与其合并肾发育畸形不同类型,提高对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3例,成人5例,均为女性.术前通过各项辅助检查,明确榆尿管异位开口和患肾发育情况,确定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病例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侧异位肾2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双侧重复肾5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肾发育不良并肾积水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多发结石及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盂重度积水1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因肾发育不良行肾切除25例(异住肾切除22例),重复肾切除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其中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结论 输尿管异住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术前诊断应确定输尿管异住开口侧肾脏位置,畸形和发育不良等问题,而最终确定其手术方式,避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常伴发肾与输尿管重复畸形.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Barry法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开口异位是泌尿系较少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伴有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及肾发育不良等畸形,术前定位诊断较困难。我院1983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42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其中小儿31例,占73.8%。现就其诊断与治疗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计数采集核素肾显像诊断异位输尿管开口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输尿管开口属先天性畸形,患肾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IVP往往报告该肾缺如,B超、CT不易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们用大计数采集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的方法,较好地显示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的小肾,肾影与扩张之输尿管影相连,术前诊断明确,定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  相似文献   

19.
报告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19例,右侧13例、左侧6例,经B超诊断17例,大剂量延迟排泄性尿路造影诊断9例,结合CT或MRI检查诊断7例。患侧重复是肾、上肾段输尿管开口异位14例,其中13例行患侧上半肾切除术,1例行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术;单侧肾输尿管开口异位4例,均行肾切除术,双侧重复肾、单侧上段肾输尿异位开口1例行患侧上肾切除术。所有病例随访7 ̄11年效果均满意。B超及大剂量延迟排泄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于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关键在于仔细寻找异位输尿管开品,行瘘孔插管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上根据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来源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11例先天性佃尿管异位开口的患均明确诊断,哟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经过仔细寻找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部位及相关检查。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并无困难。手术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