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权春分  费景兰  刘慧莉 《中国针灸》2020,(10):1136-1137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多有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性状、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症状,但又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指标的异常[1],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形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和混合型3个亚型,其中我国以腹泻型最为常见。根据临床表现,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机,疏肝和健脾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痛泻要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典方剂以及脐疗、针灸等中医疗法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我科运用易医脐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2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脐疗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从中药敷脐法、隔药灸脐法、蒸脐疗法、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脐疗治疗IBS-D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377-1377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54例予以思密达冲剂;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脐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敷脐治疗,每日2次,每次20 min;对照组给予西药思密达治疗,每日2次,每次3g,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1.57%,对照组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腹泻、腹痛、腹胀、肛门下坠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腹泻、腹胀、肛门坠胀感评分亦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腹痛、腹胀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脐疗治疗IBS-D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脐疗;对照组63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脐疗组治愈率高,复发少,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是IBS常见亚型,发病率较高,且远期效果不理想。针对该病的发病诱因,从调神入手,采用疏肝健脾收涩止泻的中药,与中医传统外治法-脐疗相结合,即将诸药研成细末,敷于脐部,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通过对我科37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疗法在治疗3个月后的近期疗效和1年后随访的远期疗效,结果显示,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较高,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方法能巩固治疗效果,远期疗效也较为客观,对IBS存在的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医学难题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HC  Han SK  Tang JL 《中国针灸》2011,31(7):605-60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为特征.其发病率高,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院2003-2009年对此病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予以早期头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并设50例药物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等。腹泻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另外还往往伴有身体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疾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良反应大,易反复。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确切优势。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安德明主任认为,该病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在治法上应以健脾为主,佐以运脾化湿、温补脾肾、调和肝脾等法。同时老师非常重视肝主疏泄对脾胃系疾病的作用,肝疏泄调达,则脾升胃降,水谷得以消化吸收;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调,故在治疗本病时常配合调肝之品。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安德明主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付月箫  张振强  谷灿立 《光明中医》2012,27(12):2526-2528
本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诊治思路及预防调护等方面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病程较长,常常寒热夹杂,虚实并见,与肝、脾、心、肾等脏器有关,其主病机为饥饱失常,劳倦过度,心神失调、肝失所养,或久病缠绵,均可致脾胃受损,日久即导致脾胃虚弱,情浊不分,混杂而下;在治疗上提出了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心论治和从瘀浊论治的诊治思路;并指出了做好预防调护对减少本病的复发、缩短疗程和增强疗效同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而无特异的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蒸脐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予蒸脐疗法,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33%)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大便性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频率、腹胀及失眠烦躁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蒸脐疗法治疗D-IB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口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1].2008年4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口针疗法治疗IBS-D 4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8-19
目的:研究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用药特点,为脐疗治疗IBS-D选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文献检索源,从与脐疗相关的650本中医古籍文献中检索其中有关脐疗治疗泄泻的条文,应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脐疗用药40种,温热类药物共出现80频次,占62.50%;寒凉类药物共出现26次,占20.30%;平性药物共出现22次,占17.20%;辛味药物出现78次,甘味药出现43次,苦味药出现43次,酸、咸、淡、涩四种药味出现分别是14次、9次、8次、5次。结论:药性以温热类居多;味以辛、甘、苦居首,其中辛味药所占频次最多。  相似文献   

14.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但理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且尚无确切有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凭借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在IBS-D临床治疗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蒺藜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对该病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主要限于经验性的对症处理.笔者1999年7月~2002年7月,以蒺藜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病"范畴,朱生樑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整体与局部关系体现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其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关系较为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属本虚标实,治疗上需治标与治本兼顾,治标即止泻,治本包括祛湿健脾、疏肝补肾,同时重视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IBS-D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结合近几年研究,概述中医药治疗IBS-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目前最常见的功能型胃肠道疾病之一,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5%~22%,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太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亦不十分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3例IBS患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燕琨  贾树才 《天津中医》1998,15(6):247-24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单纯中药组和匹维溴铵组各50例,分别给予针刺治疗+调肝理脾方、调肝理脾方和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结束后第1、3个月随访时,3组总症状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93.9%,单纯中药组为85.7%,匹维溴铵组为73.9%,针药联合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症状方面,针药联合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每天排便次数及改善排便急迫感方面,针药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调肝理脾方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