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施灸方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5家医院共计92例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辨证施灸方案",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共计1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脂百分比含量)、改良定量综合营养评估量表(MQSGA)、生化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临床症状的改善等,分析评价"辨证施灸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人体测量学中,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QSGA评分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QSGA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QSGA总积分判定,两组营养状态分布、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灸方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含量,改善患者MQSGA评分及营养不良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辨证施灸方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改善虚证证候。"辨证施灸方案"为尿毒症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简便、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6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饮食治疗态度[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治疗态度量表(ASDTH)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PG-SG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TSF、GSES评分、ASDTH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亦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改善饮食治疗态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泄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MHD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降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血液透析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瘀泄浊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24周的症状、中医证候、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hsCRP、IL-6、TNF-a表达水平均下降,Hb水平上升(P0.05)。提示益肾化瘀泄浊方能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降低MHD者的死亡率。结论:益肾化瘀泄浊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以及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M syndromes cores),及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4周、8周后,A组中医实证积分、虚证积分、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B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1)。(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F升高(P〈0.01),MAM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Hb、Alb、PAB、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A组IL-6水平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HFHD可减少MH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积分,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根据患者SGA评估营养状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处理;通脉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通脉口服液1支,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营养状况;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通脉组治疗后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BMI、TSF等,以及血红蛋白(Hb)、Alb、TRF、TC、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脉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MIA综合征,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肌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相关血清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创面相关愈合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足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较佳,不仅可促进创面愈合,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片对脾肾阳虚型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中医症候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脾肾阳虚型CAPD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匮肾气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及SG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Alb、PA、SGA评分及i PTH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片可改善脾肾阳虚型CA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营养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健脾消癌方进行治疗,14 d为1个周期,持续6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中医证候积分、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CONUT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能够明显降低肿瘤标记物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控制炎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同时予健脾化湿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营养状况(SGA)评分以及瘦素、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SGA积分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主要症状体征及SGA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Hb、Alb等营养指标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b、Alb等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瘦素、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瘦素、C反应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方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瘦素水平及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总体影响.方法 使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得分(SGA)、人体测量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等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 (1)SG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A级,但营养状态同为A级的患者,有更多的题目选择“A”选项,且选择“明显改善”选项的患者数增多;(2)人体测量指标:高通量透析治疗6个月后,TSF、MAC测量值显著上升(P<0.05),体重、BMI、MAM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分级发生变化,有更多的以体重为衡量指标的中度营养不良患者转变为轻度营养不良;(3)生化检测指标:高通量透析3个月后,血清CHOL和LDL显著下降(P<0.05),血清PA、ALB、TG和HDL无显著性变化;高通量透析治疗6个月后,与高通量透析治疗前相比,血清ALB、HDL显著上升,血清CHOL、LDL显著下降(P<0.05),PA、T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29)和治疗组(n=30),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系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每粒含虫草菌丝0.2 g)3粒,每天3次口服,疗程8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实验室指标(hs-CRP、Hb、Alb、TC、TG、LDL-C),症状、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并发症及证候辨证分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8月后,治疗组hs-CRP、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1),Hb、Alb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疲劳评分明显降低(P0.01),SGA中营养不良比例明显下降(P0.05),脾肾气虚证分型比例明显升高(P0.01),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发生例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令胶囊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状态,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悦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0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MHD伴有LVH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0.6 g/次,每日3次,疗程6个月。检测中医症候评分、心脏左心室的前后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B型钠尿肽(BNP)及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LVDd、LVMI、IVST和LVPWT降低(P<0.05),LVEF升高(P<0.05),BNP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悦胶囊能改善MHD患者LV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联合超皮秒激光治疗稳定期黄褐斑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笔者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稳定期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E和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联合超皮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M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M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MELA-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MELA-SQOL)、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分期、营养状态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对126例CKD不同分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同时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的测量评估患者营养状态,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虚证方面,各证型分布情况为脾肾气虚60例(47.6%)、气阴两虚33例(26.2%)、肝肾阴虚14例(11.1%)、脾肾阳虚12例(9.5%)、阴阳俱虚7例(5.6%),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阴阳俱虚证的比例呈增加的趋势。标实证方面,各证型分布情况为无标证56例(44.4%),湿热证31例(24.6%)、湿浊证25例(19.8%)、血瘀证12例(9.5%)、热毒证2例(1.6%),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无标证的比例逐渐减少,血瘀证比例逐渐增多,湿浊证、湿热证比例也有增多的趋势。结合营养状态分析,阴阳俱虚证患者的TSF、AC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MC也最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评分B级患者的比例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GA评分为B级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S、AC、AMC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患者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可循,与CKD分期的进展可能相关,且与营养状态指标有一定相关性,阴阳俱虚证、血瘀证营养状态可能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升清降浊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总体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清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6%)优于对照组(67.9%)(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3%)优于对照组(75%)(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BUN、Cr、Cys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eGFR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降低血清BUN、Cr、CysC,提高eGFR,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洛汀新为阳性对照药,观察益气养肾汤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肝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主症积分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0.05),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兼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益气养肾汤可以显著降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蛋白尿,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作用优于洛汀新,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片、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络方外敷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2例。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局部关节肿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火针及他克莫司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5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火针治疗)和观察组62例(火针+复方首乌蒺藜汤治疗)。此外,两组均给予局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皮损色素恢复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靶皮损白斑面积均显著下降(P<0.05),皮损色素积分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靶皮损白斑面积小于对照组,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还少胶囊治疗脾肾两虚型E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48例脾肾两虚型E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4例,治疗组给予患者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1粒=0.38 g),3次/日;对照组给予口服五子衍宗丸,6 g/次,2次/日;治疗4周。分别记录基线期,治疗2、4周后患者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肝肾功能。结果:240例符合ED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临床观察,以IIEF-5评分作为疗效评判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6.6%vs 67.8%)。以中医证候评分评判,治疗组症候积分减少≥95%的14例(11.7%),减少≥70%的97例(80.8%),减少≥30%的9例(7.5%);对照组症候积分减少≥95%的7例(5.8%),减少≥70%的84例(70.0%),减少≥30%的29例(24.2%),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线期、治疗2、4周后IIEF-5评分分别为(13.04±4.02)、(15.95±3.22)、(20.06±2.17)分;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6.64±5.26)、(10.08±4.89)、(3.05±2.18)分,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IIEF-5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还少胶囊能明显提高脾肾两虚型ED患者IIEF-5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配合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康复锻炼3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穴位按摩干预14d,同时配合六字诀呼吸操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