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Her2/neu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并检测其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Ficoll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将其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加入病毒。应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4、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第7天收获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3H-TdR检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加病毒组CD1a、CD86和CD83分别为:98.10%、99.42%、84.59%;无病毒组为:92.69%、98.07%、82.72%,组差别不明显。加病毒组CD40、CD80分别为:61.02%、97.61%;无病毒组为:36.19%、55.5%,加病毒组高于无病毒组。两组均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加病毒组DC可诱导特异性杀伤,最高杀伤率(39.7±7.2)%。结论 rAAV-Her2/neu转染的DC有更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和人CD34^ 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分离仪纯化CD34^ 细胞,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两种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于一定时间内检测293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32.8%,CD34^ 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25%.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转染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能转染293和CD34^ 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作为良好的报告基因,为将来的干细胞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抗原负载方式对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影响.方法 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复冻融LoVo细胞,提取肿瘤细胞裂解物或者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两组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两种方式均可培养的成熟DCs,诱导的CTL细胞分泌IFN-γ有所增加;转染后DCs诱导特异性CTL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腺相关病毒提呈抗原制备的DCs疫苗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结论 两种抗原提呈方式均可培养出成熟的DCs,不明显改变DCs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并可诱导自体CTL增殖.使用腺相关病毒转染DCs的方式明显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和人CD34+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分离仪纯化CD34+细胞,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两种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于一定时间内检测293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32.8%,CD34+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25%,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转染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 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能转染293和CD3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作为良好的报告基因,为将来的干细胞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体外树突状细胞(DC)感染编码Her2/neu基因膜外第一受体区(Her2-ECDs)、全长膜外区(Her2-ECD)和膜外跨膜区(Her2-TM)蛋白3种重组腺病毒(rAdrier2-ECDs、rAdrier2-ECD和rAdHer2-TM)后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重组腺病毒感染未成熟DC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在DC中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感染3个重组腺病毒后的白介素-12(IL-12)分泌水平及与淋巴细胞共孵育后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采用混合白细胞反应检测DC感染前后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Her2-ECDs、ECD、TM蛋白在DC中获得表达。转染DC培养第5天,上清中IL-12含量比未转染DC含量高(P〈0.05),但3种重组病毒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后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增高,但病毒感染DC明显高于非感染DC。DC明显介导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除rAdHer2-TM感染DC外,另两种转染和非转染DC之间无差异(P〉0.05)。在DC诱导的CTL反应中,病毒感染DC诱导的杀伤率明显高于SK-OV-3修饰和非修饰DC,而SK-OV-3修饰又高于非修饰DC杀伤率(P〈0.05)。在病毒感染DC中.以rAdrier2-TM转染DC激发的CTL活性为最强。对高表达Her2/neu蛋白的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Her2/neu表达阴性的杀伤率(P〈0.05)。结论 编码Her2/neu膜外及跨膜区蛋白重组腺病毒转染DC后,明显增强DC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诱导出Her2/neu特异性的CTL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验证重组腺相关病毒负载PSA基因转染方式与LNCaP细胞裂解物诱导方式对产生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的影响.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2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复冻融LNCaP细胞、提取肿瘤细胞裂解物以及使用含PS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两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使用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和DU145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进行杀伤实验检测.结果:两种方式均可培养成熟的DCs,诱导激活CTL并分泌IFN-γ,而腺相关病毒转染的DCs成熟度和CTL诱导率均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诱导的CTL;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两种抗原递呈方式均可培养出成熟的DCs,并可诱导自体CTL增殖;而使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PSA至DCs的方式明显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具有高效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转染含CEA片段的重组腺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s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CTL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s诱导特异性CTL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病毒转染DCs,不明显改变DCs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CTL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病毒转染DCs诱导自体CTL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癌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上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CEA特异性细胞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 将rV-CEA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rV-CES转染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经rV-CEA转染的DC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rV-CEA转染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9.
Her-2/neu小分子干扰RNA对肺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Ren SH  Wang JW  Zh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2):1530-1534
目的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Her2/neu过表达的肺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机制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合成的靶向Her2/neusiRNA转染肺腺癌calu3细胞,转染前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中Her2/neu、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r2/neu蛋白水平和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Ⅴ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试剂盒检测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Her2/neusiRNA能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肺癌细胞株calu3中Her2/neu基因的表达。calu3细胞转染Her2/neusiRNA48h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增多,同时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与未转染对照组、空载体组和非特异性si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P<0.01)。转染Her2/neusiRNA后CyclinD1mRNA水平下降,同时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含量为176pg/ml±6pg/ml(F=24.7,P<0.01),Caspase3活性为135%±4%(F=8.9,P<0.01),细胞凋亡率为25.1%±1.2%(F=10.3,P<0.01)。结论化学合成的靶向Her2/neusiRNA能够下调Her2/neu基因表达,继而降低CyclinD1和VEGF水平,激活Caspase3途径,从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细胞总RNA电穿孔法体外转染成熟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总RNA电穿孔法转染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的转染效率及对树突状细胞(DCs)特征和功能的影响,为DCs核酸肿瘤疫苗的制备及其在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24 h刺激其成熟。实验设为imDCs组和mDCs组。Trizol法提取特异表达癌胚抗原(CEA)的结肠癌细胞SW480总RNA,电穿孔法将总RNA转染mDCs,设为RNA转染D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变化和转染DCs组的CEA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IL-12分泌水平。结果:rhGM-CSF、rhIL-4、TNF-α能将PBMC诱导成具有典型毛刺样突起形态学特征的DCs。imDCs组DCs表面CD1a表达呈阳性,CD80弱阳性,CD83阴性。mDCs组DCs表面CD1a、CD83、CD80表达均呈阳性。RNA转染DCs组DCs表面CD1a、CD83、CD80表达均呈阳性。总RNA转染mDCs后4 h检测到CEA蛋白表达。mDCs组、RNA转染DCs组IL-12分泌量与imDCs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 而mDCs组与RNA转染DC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总RNA可通过电穿孔法转染mDCs并表达CEA蛋白,电穿孔不改变mDCs的表面分子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