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服务有话说     
如果你已经用产品、店面、广告成功刺激到了消费者的感官,让他们走进店面,但你知道,他们走出时如何评价你的服务吗?服装品牌想方设法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服务,品牌却往往忽略。这样的矛盾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时有发生。服务在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占据了多大的比例?究竟什么样的服务让消费者无法忍受,什么样的服务又是消费者乐于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品牌在绞尽脑汁留住消费者,但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依旧很低,究竟是消费者太喜新厌旧?还是品牌服务未深入人心?一个品牌,它的灵魂人物可以如钻石般璀璨光亮,秀场可以如彩宝般炫目艳丽,而它的服务却要像珍珠般温润细腻,是一种历经多年的层层包裹而形成上乘的晕彩珠光,而这含蓄内敛的光华,也正应该是东方文化及品牌的独特魅力所在。客观地说,中国服装品牌早已不缺璀璨光亮与炫目艳丽,然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的服务还远远未到达温润与细腻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品牌、产品、设计师、消费者和零售终端等方面阐述并分析了服装品牌个性的重要性及其人格心理基础,指出服装品牌个性是品牌内涵、设计风格、消费者需求和个性化服务的综合体现,为我国服装品牌的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服装色彩形象是以色彩通过形象来与消费者沟通为前提,寻找符合品牌概念和新产品开发的视觉设计,是提升服装品牌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服装品牌销售的产品实质上是在销售产品的感性价值,即产品的"卖点"。通过对服装色彩形象的主流人气色彩"卖点"定位和流行色数据的预测分析,确立服装品牌的特有色彩形象。另外,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突出引领流行趋势的领军服装品牌形象,打造高端服装品牌的色彩"卖点"。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越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东林认为,在中国市场角逐的休闲服装品牌已有2000多个,与"以纯"消费群体同质的品牌也有500多家,只有创出以纯品牌的个性,将消费者对品牌的文化认同融在"以纯"终端的卖场风格、货品品质、陈列方式,搭配文化、价格结构和时尚概念中,"以纯"才能在消费者心中被塑造成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萧寒 《中国制衣》2011,(1):12-19
源自对百年老店绮丽故事的追慕,中国服装品牌在"荒芜之上"进行品牌文化建设时,始终感觉没有"品牌故事"是一种莫大的缺憾。于是,"编故事"成了建设品牌文化时一个必不可少,并且不约而同的行为。不论是品牌的册子里,品牌的发布会,品牌对外公布的新闻稿,都有一个故事做引子,试图让消费者随着美丽故事的情境,产生对品牌的好感和思慕。就这样,中国成了品牌故事最多的国家,最后,多数品牌故事变成了一个个让人麻木的无生命文字。中国服装的追梦者不擅长于讲故事,这已成为服装品牌实现由创造短期利润到传递长期价值的提升从而登堂入室的瓶颈。除了把故事放在纸面上讲,中国品牌也开始积极尝试用在各种活动场合,各种传媒载体去讲述"短效故事",以此作为营销事件去扩大品牌影响力。但是,和纸面故事的命运非常相似——大多数服装品牌再一次淹没在故事的泡沫中。能借"故事"脱颖而出的品牌凤毛麟角,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国品牌对故事的追随与热衷。这看似一厢情愿的"造梦者"为何对故事抱有如此高的热情?有太多的品牌一面苦于微乎其微的"故事效应",一面又忍不住造故事的冲动。中国品牌,就像患了品牌故事强迫症一样,逐渐陷入了一个"不讲故事就没有文化"的病态意识中。  相似文献   

7.
严超  姜蕾  章碧 《纺织学报》2010,31(7):102-106
在对现有来源国效应相关理论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服装行业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国内消费者对美、法、英、日、韩、中等6国服装品牌的态度。探讨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的产品信念和品牌态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消费者的产品信念与品牌态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在中国消费者中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来源国效应;来源国形象的4个维度,即:国家认同度、品牌固有印象、国家发展水平、时尚引导力,均对消费者的产品信念产生影响;消费者对来源国服装品牌的产品信念与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丝绸》202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带一路"相关政策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优势实现品牌国际化的愿景成为当下中国服装品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中国服装品牌可采取组合式的品牌发展策略,在成本优势和技术基础上,提升品牌自主创新设计能力,加快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积极弥补品牌自身缺陷,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向,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13日,2013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年度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以"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国际化之路"为主题的时尚品牌论坛同期举行。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当前是纺织品牌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品牌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品牌面临新形势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张莉从我国纺织品牌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世界服装名牌论坛"诞生,2003年,世界服装名牌论坛更名为中国服装论坛;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的主题是"构建世界格局下的中国服装品牌",世界格局与中国品牌,仍旧是一场绕不开的话题。在迈向世界新秩序之时,中国的服装品牌及企业家们该如何以世界语言表述中国哲学?如何消解和融合新与旧、东和西的文化冲突?如意....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塑造的背景下,服装品牌正以各种新的营销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努力占领大众心智。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本土服装品牌的价值认同也在不断加强,中国服装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3年3月8-10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将开启中国服装品牌年度盛事,为近年处于品牌转型与迷茫期的中国服装人,提供寻求生机的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中国服装品牌的现状,提出了情感型服装品牌的发展思路。从品牌情感定位、建立品牌情感文化、确定目标消费群体、注重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和实施情感营销5个方面,研究情感型服装品牌的发展思路,可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情感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服装品牌面对的不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如何准确传递自己的品牌基因,依靠文化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是许多服装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期杂志特别策划了"突围同质化"专题,而围绕这一话题,今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关于服装品牌的一番论述或许能给服装...  相似文献   

14.
胡觉亮  李程  韩曙光 《纺织学报》2012,33(7):139-143
随着经济发展和服装品牌的快速崛起,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服装品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本文以服装品牌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在综合品牌形象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基础上,结合对消费者进行的调研,构造了由两个层次组成的服装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层指标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布,使服装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客观,为服装企业创立品牌形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因素已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方面,其后依次为产品因素、店铺因素、企业因素、宣传因素;而在同档次服装品牌之间,产品因素已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服务因素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郑伟 《毛纺科技》2022,50(2):101-108
以代言人与服装品牌匹配度为研究视角,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究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调研问卷460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心理归因在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产品卷入度是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研究成果对服装企业新媒体营销、品牌广告设计和品牌关系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凯撒”于今年6月份被国内有关新闻媒体评选为2000年度“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十大服装品牌之一。而作为奠定“凯撒”服装品牌发展基础的“凯撒”皮装,不但在上世纪末一直于国内占有很大的销售市场份额和引导着中国皮衣市场的发展,并且将以不断创新的品牌发展于新世纪向消费者展示其不凡的品质魅力。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服装品牌正逐渐超越实体产品本身而向文化衍生品的方向发展。消费者选择服饰品牌时,不再只看重产品的款式、材质和色彩等,而倾向于服饰产品所能带来的内涵,即品牌的价值以期望找到自身认可的产品并借此塑造理想的个人形象来体现。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是国内服饰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服装品牌文化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并需要为之持续不断地创新。只有当品牌包含相应的服饰文化内涵时,才能被社会认可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东华大学中国市场服装品牌价值评价从2009年6月至2009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进行了消费者的实地问卷调研,全面客观地获取了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认知和偏好等信息,从多个指标中衡量出消费者心目中的服装品牌的价值。在上期中,我们分析了调研报告中第一集团男装品牌排名的价值,本期,将继续分析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品牌的价值情况。  相似文献   

19.
《纺织指导》2005,(7):45-47
对于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顶级品牌代表着尊贵、地位,还是奢侈消费品。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化,引领时尚潮流的顶级服装品牌正向中国消费者伸出橄榄枝。古人云:云想衣裳,花想容,顶级服装品牌必将舞起一片别样的天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十大热销服装品牌发布"已成功地走过了六个年头,为北京时装之都品牌建设、繁荣商业、服务消费者、培育销售精英与优秀管理者贡献了巨大力量,其政府支持度大、品牌重视度高,商场参与度广,对提升品牌知名度、信誉度,引导消费,繁荣首都商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