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及胰腺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糖尿病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实验中监测血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胰腺中胰岛素、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以及胰腺β细胞的增生及凋亡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胰腺中胰岛素、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糖尿病组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大鼠胰腺β细胞均无明显增生。结论: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蛋白激酶B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可能抑制胰腺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pituitaryadenylatecyclaseac-tivatingpolypeptide-38,PACAP-38)对离体正常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和DNA酶联合消化法分离NMRI小鼠胰岛,RPMI1640组织培养液过夜培养,采用MilliporeMultiscreen系统观察不同浓度PACAP-38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放免法测定孵育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结果:①离体胰岛胰岛素的分泌依赖于孵育液中葡萄糖的浓度,PACAP-38显著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且刺激强度依赖于葡萄糖浓度和自身浓度。当孵育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mmol/L时,PACAP-38在1×10-9mmol/L以上才能显著刺激胰岛素分泌犤(6.12±0.26)fmol/(min·胰岛)犦;而当孵育液中葡萄糖浓度为10mmol/L时,PACAP-38在1×10-11mmol/L就可显著刺激胰岛素分泌犤(22.87±1.35)fmol/(min·胰岛)犦(t=4.2271~7.7944,P<0.01)。②离体胰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明显受到孵育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的抑制。在低糖环境(葡萄糖浓度在0和2.5mmol/L时)中,1×10-9mmol/LPACAP-38可显著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且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在葡萄糖浓度为0mmol/L时,IC50=1×10-10mmol/L)。而当孵育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和10mmol/L时,1×10-9mmol/LPACAP-38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PACAP-38可刺激离  相似文献   

3.
背景: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骨骼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表达。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结果和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1),大鼠葡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受损,骨骼肌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骨骼肌中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酸化程度降低(P<0.01)。提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骨骼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蛋白表达量升高,使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酸化程度降低,可能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萸附胶囊对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76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变化情况。结果:口服葡萄糖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及胰高血糖素测定提示胰岛素(mIU/L)分泌水平在空腹,餐后1,2h3个时段分别为10.53±1.37,15.25±2.15,17.99±2.32,均高于治疗前(t=8.296~14.933,P<0.0005);C肽水平在餐后1h为(1.38±0.48)n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t=10.050,P<0.0005);胰高血糖素(ng/L)在空腹,餐后1,2,3h各时段分别为237.33±22.27,217.61±22.98,198.64±23.46,201.57±18.96,明显低于治疗前(t=8.374~15.238,P<0.0005)。结论:萸附胶囊能改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特别是改善胰岛素的早期分泌;并能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异常升高,协调胰岛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瘦素对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Wistar乳鼠胰岛细胞,与瘦素共同孵育24h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和瘦素温育的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基础状态下,瘦素组胰岛素分泌量为(50.63±5.53)mU/L,与对照组比较(67.71±6.01)mU/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213,P<0.01)。在葡萄糖刺激下,瘦素组的胰岛素分泌量为(153.43±11.03)mU/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05.38±15.50)mU/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31,P<0.01)。结论:瘦素抑制基础状态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瘦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从而从基础研究上证明了运动对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3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干预组,每组10只。高脂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大鼠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脂喂养成功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②模型组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7.34±0.19)低于对照组(8.97±0.20)(P<0.01)。运动干预组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7.63±0.18)明显高于模型组(7.34±0.19)(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肝细胞中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六味安消胶囊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变化,寻求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组(A组)、胰岛素治疗组(B组)、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组(C组)和对照组(D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四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显效、有效率高于B、C、D组(P<0.01),B、C组治疗后显效、有效率高于D组(P<0.01),B、C组间无差异。治疗后A组、B组、C组胰高血糖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其中以A组最显著(P<0.01)。【结论】胰岛素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游泳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es, PKB)mRMA表达、蛋白总量(t- PKB)及磷酸化PKB(p-PKB)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运动组。分别对高脂饮食组与高脂饮食+运动组饲以高脂饲料,4周后对高脂饮食+运动组大鼠运动干预2h。测血液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t-PKB蛋白表达、p-PKB磷酸化水平;RT-PCR法分析PKB mRNA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脂饮食+运动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低于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PKB mRNA表达下降;高脂饮食+运动组 PKB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总量高于高脂饮食组。结论:运动干预改善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PKB磷酸化水平和蛋白与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促性腺素释放素激动剂(GnRHa)醋酸阿拉瑞林对In-R1-G9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是否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有关。方法无血清培养细胞24 h后,选用100 nmol/L GnRHa处理培养的In-R1-G9细胞0、5、10、20、30、60、90 min,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总ERK(T-ERK)、磷酸化p38(P-p38)、β-ac-tin的表达。用ERK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50μmol/L)刺激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水平。结果Gn-RHa刺激In-R1-G9细胞20 min后,p-ERK水平开始升高(P<0.05),在30 min时达到峰值,比对照组升高了169%(P<0.01),90 min恢复至正常水平;但P-p38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D98059组与本底对照(DMSO组)比较、GnRHa+PD98059组与GnRH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GnRHa可能通过ERK MAPK途径调控In-R1-G9细胞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不是通过p38 MAPK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胰源性糖尿病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糖尿病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由于胰腺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降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属于继发性糖尿病,病因比原发性糖尿病明确,病因包括胰腺炎、全胰切除或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胰腺癌、先天性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胰高血糖素瘤等。现将我院1998/2008年收治胰源性糖尿病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疼痛对创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为我院住院部创伤后疼痛患者40例(疼痛组)和镇痛患者40例(镇痛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变化。结果(1)疼痛组空腹血浆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镇痛组(P均<0.01),镇痛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疼痛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疼痛组HOMA-IR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镇痛组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疼痛组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3)疼痛组HOMA-β明显低于镇痛组(P<0.01),镇痛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疼痛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应激促进血浆TNF-α升高,并在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不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控制疼痛有助于改善创伤后高血糖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kt信号通路在HD02抗大鼠慢性前脑缺血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Akt信号通路犤总Akt,磷酸化Akt(Ser473),Akt(Thr308),FKHR(Ser256),GSK-3β(Ser9)和PTEN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犤(1.40±0.21)%犦比较,造模后15和30d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率犤(15.30±0.74),(12.72±3.45)%犦显著增加(t=7.56,7.02,P<0.01);磷酸化Akt(Ser473)和Akt(Thr30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3.51,3.76,P<0.01);FKHR(Ser256)、GSK-3β(Ser9)和PTEN表达明显增加。HD02可明显降低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率犤HD0215d:(11.40±0.75)%,HD0230d:(5.40±1.38)%犦。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15和30d,HD02可显著上调磷酸化Akt(Ser473)和Akt(Thr308)表达水平(t=3.94,4.18,P<0.01);明显抑制FKHR(Ser256),GSK-3β(Ser9)和PTEN表达。结论:HD02能抑制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栀逍遥散(DanZhi XiaoYao power,DZXY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皮下埋植左旋18-甲基炔诺酮硅胶棒联合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建立PCOS模型,光镜观察卵巢形态及颗粒细胞分布,生化分析仪和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等,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307丝氨酸及AKT473丝氨酸的磷酸化。结果:DZXYP显著改善PCOS大鼠卵泡的囊性扩张性变化及颗粒细胞排列,与PCOS组相比,DZXYP显著降低TG(P<0.01)、TC(P<0.05)和LDL(P<0.01)水平,显著增高HDL水平(P<0.05),降低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均P<0.05),抑制了体重增长(P<0.05)并减低卵巢重量(P<0.01),降低了IRS-1的307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0.01),显著增加AKT473丝氨酸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DZXYP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RS-1的307丝氨酸磷酸化和增加AKT473丝氨酸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观察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PK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给予基础饲料 ;模型组 2 0只 ,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4周后 ,再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继续高脂饮食 )和运动处理组 (高脂饮食 游泳运动 )。干预 6周后 ,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刺激PKB表达的含量。结果在胰岛素抵抗状态时 ,大鼠脂肪组织PKB表达明显减少 ,较对照组下降 2 3 .5 % (P <0 .0 1) ;6周游泳运动后 ,运动组大鼠PKB表达明显增加 ,较胰岛素抵抗组增加 19.2 % (P <0 .0 1)。结论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可能与增加脂肪组织中P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的不同部位移植,对其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找到一种较好的移植部位。方法将8周龄200 g左右的SD大鼠48只,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成糖尿病大鼠,然后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胰腺组:在大鼠的胰腺内注射脐血干细胞1×108个;胰背动脉组:向胰背动脉内注入脐血干细胞1×108个;腹腔组:在腹腔内多处注入脐血干细胞1×108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以上4组大鼠均培养观察4周。每天监测大鼠血糖,每周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胰腺组及胰背动脉组在移植后第1周末,血糖较移植前降低,而胰岛素水平上升;第4周末,血糖逐渐降到正常水平,胰岛素也升到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腹腔组大鼠仍维持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脐血干细胞在胰腺及胰背动脉等处进行移植,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水平,改善其血糖,优于腹腔内移植。  相似文献   

16.
廖鑫  郝涛  阳琰  高琳  吴芹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8):1356-1358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探讨visfatin对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检测糖尿病(DM)大鼠模型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观察糖尿病大鼠visfatin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较空白对照大鼠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大鼠血清FFA、TG、Fins、HOMA-IR较空白组大鼠显著增高,ISI显著降低(P<0.05)。血清visfatin与FBG、FFA、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均明显增高。visfatin的增高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cal-1,GLP-1)水平与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糖尿病组)及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2组均禁食10h后行糖耐量试验,采集空腹及餐后2h血标本,分别检测血浆葡萄糖、胰岛素、GLP-1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餐后2hGL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及空腹GL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GLP-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餐后GLP-1分泌水平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背景: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目的:观察针刺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模型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针刺组大鼠取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予针刺治疗,西药组用罗格列酮0.2mg/kg灌胃,模型组用双蒸水2mL/kg灌胃,均1次/d,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①血糖: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西药组(P<0.05)。②血脂:针刺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低于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组三指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针刺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P<0.05)。④胰岛形态:模型组与西药组胰岛结构不完整,结构破坏,胰岛素染色效果差;针刺组胰岛结构趋向完整,胰岛素染色颗粒明显。说明针刺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表达水平,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坤  王瑞英  郝咏梅 《新医学》2009,40(8):556-557,F000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是肠促胰岛素的一种,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慢胃排空,抑制食欲,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分化等作用。GLP-1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而又不引起体重的增加,同时还可改善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因此,GLP-1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石斛合剂对高糖高脂+低剂量链佐星(streptozotion,STZ)造模大鼠的生化指标及胰腺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养1个月后腹腔注射低剂量的STZ(30mg/kg),继以石斛合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分别治疗1个月后,进行各组血生化指标及胰腺组织病理检查,以观察该合剂作用。结果:①利用高脂高糖+STZ所制造的模型相对更接近于人类2型糖尿病。②石斛合剂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糖化血清蛋白:各组与单纯造模组比较,血糖(mmol/L)均显著下降。石斛合剂中、高剂量组降血糖作用优于格列本脲和苯乙双胍组(分别为3.11±0.55,2.68±0.23和3.89±0.47,4.00±0.34;P<0.05);同时,石斛合剂3个剂量组降糖作用呈量效关系,剂量增高,降糖作用明显,并均有降低血三酰甘油、胆固醇的作用。与单纯造模组比较,中、低剂量石斛合剂组胰岛素(mu/L)分泌增加(36.02±3.59和50.41±10.31,44.67±9.98),而苯乙双胍组及高剂量石斛合剂组胰岛素分泌下降(25.98±6.38和28.44±6.51),胰高血糖素(mu/L)分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高剂量组糖化血清蛋白(ng/L)显著下降(2.40±0.46和2.00±0.24;P<0.01)。③胰腺病理组织检查显示低、中、高剂量石斛合剂均可显著改善STZ造模大鼠胰腺组织结构功能。结论:石斛合剂对2型糖尿病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