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圆锥扫描体制雷达系统测角的基本原理,针对小口径高距离分辩步进频率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引入了用一维距离像测量目标方位角度的投影法,并以投影法为基础,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实际系统中多普勒效应对测角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圆锥扫描体制雷达导引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旭东  何松华  李保国 《现代雷达》1999,21(4):54-59,94
利用阶跃变频脉压体制提供的高分辨特性,提出了圆锥扫描测角情况下抑制角闪烁、提高目标测角精度、跟踪目标要害部位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一维距离像分离目标的散射中心,对分离后的散射中心进行测角。仿真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圆锥扫描的测角精度、抑制角闪为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在卫星通信控制接收系统中圆锥扫描的跟踪方案.在介绍该项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圆锥扫描工程实现的相关技术.试验研究了载体姿态变化对角误差计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圆锥扫描系统抗噪声检测的相关手段.该技术设计简单,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工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圆锥扫描体制下,频率步进与脉冲多普勒(PD)复合的兼容性设计.从理论上分析了频率步进与脉冲多普勒信号的选择方法,探讨了两种体制转换的工程算法及其实现,并通过外场试验对毫米波导引头系统在频率步进和脉冲多普勒模式下分别对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的最大作用距离与圆锥扫描测角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频率步进与脉冲多普勒复合体制下的静动目标距离分辨与测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杨朝霞  陈凡胜  孙胜利 《半导体光电》2010,31(1):148-150,154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成像仪的对FY-4高精度动态测角系统进行标定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成像的方法获取从测角系统投影出来的标准模板图形,结合图像评价软件定性给出测角系统的综合性能,辅助完成对测角系统的标定。高精度测角系统用于测量扫描型航天遥感仪器中扫描镜的指向精度和动态扫描精度,对其进行准确的标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测角系统进行参数定标以及验证测角系统的各个性能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船载卫星通信自动跟踪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的是捷联式的有源稳定跟踪平台,特点在于利用圆锥扫描实现天线姿态稳定跟踪,降低了系统对天线稳定平台的精度要求,使得系统可选用廉价的低精度微机械惯性传感器,降低了系统成本。该系统应用于船载卫星地球站,可满足海上卫星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伟  孙厚军  于伟华 《现代雷达》2006,28(4):50-52,58
圆锥扫描体制由于其简单、体积小且成本低,较广应用于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锥扫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的测角算法-傅氏变换法,可以应用于多圈锥扫数据提取目标角误差。通过误差分析,对算法进行了进一步修正,算法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及高精度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晓红  龙腾 《现代雷达》2006,28(8):31-35
在实际雷达系统中,通常采用正负频率步进信号代替常规频率步进信号,以解决该体制对速度的敏感性。圆锥扫描频率步进雷达的角度信息完全体现在目标回波的幅度信息中。文中给出了圆锥扫描正负频率步进雷达角度信息提取方法,推导了详细公式,并从噪声、泄漏、弹体旋转等多角度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因素,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圆锥扫描正负频率步进信号的角度信息提取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角度测量精度虽受到诸多非理想因素影响,但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灵敏度、捕获特性和跟踪特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红外圆锥扫描系统。由于瞬时视场小和调制盘相对静止,圆锥扫描方式在灵敏度方面有其优点。由于在捕获系统中采用了双通道分鉴式计数型积累检测的方法,使圆锥扫描方式中存在的频谱分散、脉冲宽度、间隔不确定等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采用“二次增益控制”电路改善了圆锥扫描方式的角误差特性的线性段。最后讨论了这种调制方式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圆锥扫描中波红外光学系统的参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圆锥扫描中波红外光学系统的参数检测的方法和基本原理,探讨了测试系统的调校方法,并针对系统装调和测试过程中成像不理想的问题,利用FRED软件进行了杂散光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红外平行光管上的星孔基片上的高反金属膜产生的杂散光是造成弥散斑不清晰的主要原因,通过紧贴星孔外表面安装一个同心云母片抑制了该杂散光。此外,若圆锥扫描中波红外光学系统的校正镜镀膜透过率不够高,则会在红外探测器焦平面的4个角上产生规则形状的杂散光,可以在图像处理时通过软件程序算法来剔除其影响。最后进行了精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圆锥扫描中波红外光学系统的参数检测系统满足各项精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锥扫雷达角跟踪系统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锥扫描雷达属于单目标跟踪雷达,其结构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因此广泛应用于火炮瞄准等许多设备中。基于圆锥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工作特性,提出了对锥扫频率瞄准式干扰方法,分别针对锥扫频率瞄准误差为零和锥扫频率瞄准的一般情况展开讨论,并对其干扰效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这种干扰实施简便,效果较好,因此已经成为对圆锥扫描角跟踪系统进行干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CS-LFMCW雷达角度信息提取及其精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与圆锥扫描(cs)相结合的雷达体制,可在获得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的同时分别测得各个散射中心的角度信息,从而有利于对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和识别。文中给出了圆锥扫描线性调频连续波(CS-LFMCW)雷达信号的形式,研究了角度信息提取方法,详细分析了噪声、天线旋转不稳定、泄漏、弹体旋转等非理想因素对角度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圆锥扫描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具有距离分辨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能够获取角度信息等优点,因此在近距离、末制导雷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敬锋  赵春标  杨凡宇  张毅 《电讯技术》2017,57(11):1255-1259
在圆锥扫描实现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机载卫通天线跟踪算法.结合天线方位、俯仰方向图及其三维重构法,对该跟踪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运用Matlab曲线拟合仿真,给出了天线跟踪调整方向和角度的计算公式,最后分析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飞行试验表明,该改进的圆锥扫描跟踪技术提高了天线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跟踪速度,很好地满足了机载卫星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声光偏转效应的雷达告警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测频接收机不足,利用声光偏转效应,设计出了一种测量雷达载波频率的方法,实现了雷达告警。进行了实验模拟,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和性能。实验表明利用声光器件的雷达告警系统能够实时、并行处理多个频段信号,具有反应快、带宽大、精度高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圆锥扫描体制雷达对目标精密跟踪及测角时由于导弹目标自旋而引起的跟踪失控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窄带FIR滤波器滤除自旋调制信号,提取锥扫信号的解决方法。FIR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但需要采用高阶滤波才能达到很好的带通特性。该方法经过计算机仿真产生高阶FIR滤波器系数,经过了仿真验证,并在导弹目标跟踪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A theory of static deflection is presented for conical deflectrons immersed in a uniform axial magnetic field. Both twisted and untwisted deflectrons are considered. Such 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low-energy electron beams find applications in vidicons, scan converters, and similar devices. The equations of electron motion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Deflection sensitivity, scan rotation angle, and beam landing angle follow from the solutions. It is shown that beam landing error cannot be eliminated in conical deflectrons as it can be in cylindrical deflectrons. 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uses of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基于USRP(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的载波同步教学方法研究.笔者首先介绍了载波同步的概念和常用方法,然后对一种常用的载波同步方法-Costas环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利用USRP设备对调频广播电台中的RDS(无线数据系统)信号进行载波同步和解调,从而展示了载波同步的过程.这一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A method of measuring angle of arrival, or angle of fire, of a microwave signal transmitted over a short line-of-sight path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used is similar to that employed in conical scan, or simultaneous lobing, radars. Accuracy in angular measurement is achieved by utilizing the portion of the antenna pattern in which the gain function varies rapidly with angle. Using 4-ft aperture antennas operating at 35 GHz on a6frac{1}{2}-mi path, angle of fire is detected linearly with an accuracy ofpm 0.010deg, and the resolution may be as good aspm 0.002deg. The effects of random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the results is investigated. Many examples of layered structure have been observed, but the most dramatic records come when the atmosphere is unstable and large changes in refraction occur, e.g., at the onset of land and sea breez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