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 ,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 ,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三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采取社会化生产的方式从事商品生产以来,市场经济就在全世界日益占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此时,国家作为"经济国家"的品质凸现出来了.所谓"经济国家"也即国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要素,政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经济全球化把国家也当作市场竞争主体对待.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就应当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履行"经济国家"的职能,政府也要进行角色创新,应致力于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科教兴国和开发人力资源,并采取经济法手段来保障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竞争公平、安全和自由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清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选用国际上公认的ICRG和CPI分别作为衡量国家清廉程度的指标,依据国际上清廉程度不同的国家1984—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经济转型速度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意在理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剖析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品牌价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品牌价值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品牌影响生产和消费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对金砖四国和四个发达国家进入全球品牌价值榜单的品牌数量与该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从结果看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使用全球前500品牌数量作为品牌价值的代理变量,使用一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这八个国家的品牌价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牌价值可以显著地拉动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品牌价值每增加1%,就会带来这个国家的GDP份额0.13%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作为参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既经历了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遭受到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同步性增强,各国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进程加快,该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进展。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条件是,政府财政预算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本币汇率稳定与维护自由贸易原则,这也是国家经济逻辑的基本构成要素。然而,美国政府秉承的经济逻辑则与此相反:它将财政赤字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认为贸易逆差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利用国际储备货币操纵汇率以及凭借霸权地位践踏自由贸易原则,从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谋求美国的最大化利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其法律表现形式便是经济法。把握经济法的起源及定义以便于厘清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得到了各界的认同。通过对经济关系中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和社会分配四要素进行调节,经济法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内在缺陷,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家干预市场的法治化发展,并且为国家干预的法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风险是人类社会必须时刻面对的挑战.基于经济风险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防范与规避经济风险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中的重要问题.防范经济风险,需强化包括经济刑法在内的经济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经济刑法立法的完善,应以确立科学的立法指导原则为前提,当下,应将有限性、控制性与效益性作为我国经济刑法立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小说以实验文本的形式走上当代文坛,繁荣一时,但至今为止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从历史题材、历史视角、历史意识三个角度入手,尝试澄清它与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和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以及“新”之所在,为它的存在提供理由与合法性依据,并对简单地将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理论对应阐释的状况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2.
以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传统历史小说、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传统历史小说把传播历史知识、忠实反映历史真实、补充历史作为自己的使命,使自己服务于历史.现代主义历史小说转向认识论的寻求,把历史的本质和可知性作为其探讨的主题,把自己放在与历史同样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在突出虚构性的时候随意虚构、歪曲历史,把历史置于附庸的地位,揭示历史知识的片面性,探询历史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关注历史纪录中少数派和从属者的缺失,确信这种缺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外籍人特别是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对他的评价,再现了林则徐的人格魅力、历史地位、影响及其经世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作为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林则徐历史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新文学运动发生的初期,传统演义经历了向现代历史小说转变的过程。胡适经过和钱玄同争论,以文学革命者的身份首先提出了传统演义的性质与归属问题,他通过对西方现代小说文体观念的接受,重新定义了历史小说,并把演义归为通俗历史讲义,这样,胡适以断裂的方式实现了演义与历史小说的分离和转化。鲁迅从小说史的角度指出演义本身具有的悖论性质,不仅存在于传统演义中,而且也内在于现代历史小说里;演义作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否定性力量,在对历史小说的"抵抗"中实现了向后者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突出了历史小说的"自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历史遗址研究,历史人类学具有独特长处的方法;老司城土司故都遗址是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典型样本;它体现了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创新的历史过程;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样板,具有历史遗址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新历史小说是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女性新历史小说具有西方新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渗入的痕迹。历史真实的女性想象、历史的日常生活化描写、女性命运的忧思、女性个体生命价值的凸显等是女性新历史小说的明显特点。女性新历史小说让我们得以打量到女性维度的历史,得以观看到被遮蔽的历史真相,但其在短暂的鼎盛后也渐渐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曾一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对立起来,疏于对西方历史哲学经典著作的译介和研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近十几年来,这一情况己经有所改观。韩震先生主持翻译的“历史哲学译丛”既是这一变化的一个可喜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变化。该译丛涉及历史经验、历史解释、历史叙事、历史隐喻和历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有关西方历史哲学发展最新动态的简化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18.
鼓树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历史交往”这一概念,并认为历史交往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他不仅对历史交往的类型、形式、分期和作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宏观的探讨与归纳,还结合历史事实对历史交往进行了个案研究和微型剖析。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能够在史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他有着良好的史才是密不可分的。他既把史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更是当成一种责任,积极求是,敢于求真;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他有着出众的理论素养和对历史问题的洞察力;他具有较强的驾驭史料与表述史实的能力和才智。  相似文献   

20.
早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人类历史运动方式作出了描述,到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又完整提出历史时段理论,他们都对历史运动方式进行了概括.本文尝试用图表来表示他们的思想,结合一个历史案例,以便把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历史运动机理及其内在规定性清晰地表露出来.本文以清末新政失败为例子,分析结果使我们对历史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主客观因素对历史运动的影响作用在历史运动机理图中不再是笼统的,历史运动机理图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