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辉 《江西建材》2014,(8):25-25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易学文化五行说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洋  邢宇 《山西建筑》2012,38(17):38-39
基于古建筑是文化和历史缩影的事实,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建筑形式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对古建筑人文意义和技术意义两个不同方面予以保护和总结,以期人们能够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保护古建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人文思想是其核心的文化价值,在几千年来的积淀中,对中国人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形态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为切入点,开展古建筑文化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不仅仅只是传统的文化艺术,还有文化艺术所造就的一座座古建筑。这些造型独特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结晶。然而,千百年来的自然灾害、物理化学的侵蚀和人为的因素,造成了一些古建筑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本文主要讨论了天台山永乐寺石照壁的受损情况并对其进行了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5.
陕西历史文化久远厚重,几千年来遗留和传承下来独有特色的古建筑,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渊源的血脉承载着各个光辉时代的中华历史文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记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表现出非凡的创造才能,是人类创造的智慧成果,就像镶嵌在地球上的一颗颗明珠,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论文主要从古建筑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建筑实例3个方面着重介绍陕西古建筑,分析了从上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呼吁人们保护古建筑,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左悦 《城市建筑》2023,(6):199-202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古镇及城市都保留着一些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无一不蕴含着区域文化特质及其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在大兴土木的今天,现代建筑迅速崛起,而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却遭到人为和自然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对古建筑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现今建筑行业中应用较为成熟的BIM技术,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苏州在我国具有"人间天堂"之称,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文化景观,还拥有大量的人造园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苏州建立了数量与规模不一的园林,这些园林有着独特的造景艺术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春秋时期到明清时期,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园林设计者都会根据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进行园林设计与造景,使苏州的各大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苏州园林造景不仅具有一定的建筑美学特征,还具有中国历史文化意义,是我国历史时代变迁的重要见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张良 《福建建筑》2023,(12):53-57
中国木结构建筑类型多样、历史悠久,承载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建筑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木结构古建筑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加固技术研究,尤为重要。以福州某木结构古建筑的修缮加固工程为例,研究木结构古建筑的加固技术。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钢结构支撑与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技术,使得古建筑既能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又能很好地保持古建筑的原貌。  相似文献   

9.
徐宁  徐伟琦 《砖瓦》2015,(2):55-59
论述了南屏村三座祠堂的门当的形式及其所代表的寓意,研究其雕刻深层含义,最终探讨门当这种建筑语言对人思想的影响、给当地的"三雕"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价值。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古建筑的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建筑科学》2023,(9):189-190
<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造型美观、实用性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是古建筑室内外的建筑构建、装饰构建和花纹图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表现方式,以及丰富的形象美和内在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对其的学习、探讨、发扬、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眼光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应用范围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4,(2)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建筑也是一种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建筑,都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建筑中就可以解读当时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也可以通过考察当地建筑而有所深入了解。本论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融合中国建筑史,以西安地区的建筑为例,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黄海 《城建档案》2002,(2):39-40
一个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沧桑岁月,其中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学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古建筑,会使后人看到这个城市绵延不断的历史,同时也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着魅力和光彩。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看到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象一帧帧令人感慨的历史画图镶嵌在富有现代文明都市之中……。伦敦有不少短街小巷,这些年虽然城市发展很快,但建设部门总是努力维护着这些街巷古老的特色,保护这些古街巷已成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中外建筑》2012,(1):85-87
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明清时期,单体建筑的技术及造型已经日趋定型,建筑风格稳重严谨,建筑形式精炼,具有十分明显的符号性,是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的最后体现。本设计方案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与宁夏当地的建筑特征,用一座近80m高的建筑将传统风格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使古建筑设计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绘画和雕刻在我国古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富含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雕刻和绘画是我国古建筑装饰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筑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建筑雕刻技术和绘画作品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内涵和寓意.绚丽多彩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作品是中国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建筑装饰中的吉祥元素蕴涵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望和憧憬,其体现着民族的文化与地域特色、审美品位和风俗民情。研究古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愿望以及人文思想与文化,也是了解人类历史演变和传承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对东阳地区古建筑装饰设计中吉祥元素的类型、表现内容和其在当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等三方面内容的进行必要的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发刊词     
我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传统建筑及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显示着我国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反映了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高度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程,将越来越显示出它极其宝贵的价值。为了千百年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科学的、全面的传承,对传统建筑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门研究、整理、总结和提升,使之逐步形成一个学科,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理论、技艺、经验见于经传,《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应运而生,于1983年12月创刊。它的内容包括古建筑与园林艺术研究、保护维修古建筑与园林方针政策的探讨、古建筑技术的改革与应用、传统形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文物古建筑与园林的实测、复原和重建设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2)
南宁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市中坐落着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之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年轻的学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古建筑并树立保护意识。因此,将美术教育与传统古建筑文化资源相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建筑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建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为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设计和制作,几千年来,不仅流行很多有名的建筑,建筑中的各种装饰配件也被保留了下来,这些民居装饰是依附于传统民居建筑实体物上,并可以单独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总体特征概况在其中,还随着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民居装饰从装饰的题材、部位到技艺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审美情趣和地区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所导致的。尽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6,(7)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一直是我国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不同载体呈现到人们面前,而建筑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为当代人了解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文化、风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时至今日,许多古建筑中的元素依然能够很好的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有着较大的可行性,本文就将针对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古建筑是时代年轮滚滚而过的记忆,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是城市数百年来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的积淀。这些承载了经济、历史、建筑的文物本身,极具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当代的艺术风格和建筑体系,附着于古建筑当中的石刻、壁画、雕塑等都能充分体现当时的艺术水准和文化理念。古建筑的美感更具层次、更富内涵,这是文字描述所不能替代的。但这些古建筑在几百年来饱受风吹日晒、自然灾害的侵袭,难免会损伤、残破,再加上现代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快、人为破坏情况严重,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