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早在 5 0年代 ,国内外临床医生曾将冬眠低温法应用于颅脑损伤。直至 80年代国外大量实验证明 30~ 35℃低温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动物死亡率 ,减弱颅脑伤动物神经功能障碍程度 ,防治继发性神经损伤等。 90年代国内外已将亚低温应用于救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现就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1 亚低温概念及其治疗机制1 1 亚低温概念 目前 ,国际上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 (mildhypothermia) 30~ 35℃ ,中度低温 (moderatehypothermia) 2 8~32℃ ,和深度低温 (profou…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内皮素(ET)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对病情判定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观察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ET水平及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5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TCD急性期检测值MCA—PI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1),而MCA—Vm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ET水平测定及TCD检测对于伤情判定指导治疗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经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HBO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MCAVs.Vm.PI)。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MCAVm血流速度在6-8天,13-15天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分别低11.1cm/s,20.2cm/s(P<0.01),PI的下降也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TCD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HBO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功能恢复、提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本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由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造成的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常涉及意识障碍的评估和促醒、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障碍、失语症、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等,这些领域一直是神经康复中的难点。康复治疗对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跨学科、新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对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其涉及的主要功能障碍方面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高钠血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4 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并发高钠血症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 6 1.9% ,高钠血症全部出现于伤后 1周内 ,发生于伤后 2 4小时内者 12例 ,死亡 8例。伤后 2 4小时内出现高钠血症主要为原发性下丘脑损伤所致 ,2 4小时后出现者也与使用脱水药有关。结论 高钠血症为重度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 ,对患者影响极大 ,病死率很高 ,应重视并预防。  相似文献   

8.
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07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行早期颈椎CT检查,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结果 本组10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颈椎损伤,而颈椎X线平片检查,仅4例可见下颈椎的骨折线。结论 早期颈椎CT检查能够发现颅脑损伤患者较为细小或隐匿的颈椎骨折和脱位,其价值明显优于颈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87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影像学普查,筛选出合并颈椎损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361例中合并颈椎损伤37例(10.2%),合并颈髓损伤8例(8/37)(21.6%)。结论:中、重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颈部损伤进一步增加了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要高度重视中、重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来势凶猛,病情可“突变”、“易变”、“多变”,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正确的治疗、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周密的护理、及时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病残率,提高治愈率,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颅CT和MRI对评估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和CT、MRI资料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年龄、性别、瞳孔异常改变以及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等不影响重度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发生(PVS)(P〉0.05);不能通过颅脑损伤早期的CT表现预测患者是否发生PVS(P〉0.05);MRI显示存在胼胝体、放射冠损伤以及脑干被盖部损伤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VS的危险升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的CT表现对PVS预测缺乏价值,而MRI显示存在胼胝体、放射冠损伤以及脑干被盖部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VS的危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13.
程永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26-312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异丙酚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七氟醚诱导和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七氟醚诱导和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段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异丙酚组比对照组各时间段三种炎性因子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采用异丙酚麻醉,能够降低术中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冬眠低温治疗是指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使病人的体温降低,使机体处于冬眠和低温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该治疗方案在神经外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院自1999~2005年对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冬眠低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  相似文献   

15.
热敷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使血压下降,提高副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微循环.本课题对60例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实验性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结果:治疗组中与脑血流动力学有关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5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第3天后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降低颅内压,其机制可能与舒张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永宝 《浙江临床医学》2012,(10):1295-1296
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多见于机械伤和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包括颅骨骨折、脑组织损伤和头皮损伤等,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后续治疗都会有不利影响。随着螺旋CT扫描及成像技术的提高与逐渐成熟,CT检查已经成为对颅脑损伤病情、预后及确定治疗手段的重要评估依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CT表现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交通事故,工伤,暴力袭击等意外事件引起,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脑出血等。然而许多传统的理念,在患病早期,将注意力放在疾病本身的治疗上,到了患者后期才进行一系列康复训练,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而为了使患者受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现代康复理念即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早期一系列康复护理,如对知觉,言语,记忆等功能训练。但许多地方并不能很好的实施这一新的康复理念。  相似文献   

19.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舌后坠、误吸、肺部感染等影响呼吸通畅、影响肺内气体交换等使机体缺氧的情况发生,缺氧、呼吸困难,增加了呼吸功,呼吸费力又会增加颅内压,我们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时阻断缺氧损伤,发现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积极的呼吸道管理,及时纠正低氧状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发生率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20%。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平时多见闭合性损伤和少数锐器、火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战时则主要为开放性火器伤。在诊治过程中不少病例因现场急救或转运不当贻误了抢救时机。因此在受伤现场准确的判断病情、及时的现场急救、妥善的转运过程、急诊室的快速有效的诊断和初步处理,是确保颅脑损伤得到进一步治疗和提高存活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