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管理学中,人性假设主要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在企业管理中,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方式会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在不同的人性假设视角下照样能导致不同的主张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应借鉴管理学上的人性假设理论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的发展绕不开"人"的话题。关于人的认识与假设一直都在影响和伴随着该学科与实务领域的演进。在公共行政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将人视为机器辅助物的"物化人"、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人"。同时还存在着基于利益要求的不同人性假设:一种天然的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品格,一种追求自我私利最大化的"自利性"品质,及一种基于公共利益与自我利益满足为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本质。对人的不同看法与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导致出现了不同的行政学理论及实务中的不同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管理思想史上,"经济人"假设构成了管理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的层面看,"经济人"假设的人性是自利的、完全理性的、抽象个体的,是一种一维的、理性主义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不符合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基本要求。由此,管理学人性假设应该超越"经济人"假设的思维模式,还原人性的完整内涵,并据此进行管理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4.
领导哲学通过对领导理论和领导思想进行批判性反思,促使领导理论和领导思想的跃迁。在领导思想发展过程中,基于两分法假设、理性化假设、人性假设、确定性假设等不同的前提假设,会产生不同的领导理论,形成不同的领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人性假设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解释,它决定着人的预期活动,影响着人的行为。公务员人性假设是公共管理者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熟悉人性假设能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理论界对公务员的人性假设看法不一,主要有经济人、道德人、政治人、复杂人等观点。本文在对当前公务员人性假设进行归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务员是"有理性的合法的经济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基础,各种管理思想多多少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认知有着丰富而完整的论述,至今影响着政府管理的模式和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的人性观出发,对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中人本缺失的现状进行探析,并结合古代人性假设的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性假设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对人性的假设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此,人性假设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本文从人性的具体内容、人性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向人性回归三方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建立丰富完整的人性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吕臣 《领导科学》2006,(22):48-49
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阶段发展分析纵观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取决于管理者或管理思想家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我们知道,关于人性的假设从历史的进程来看,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及现在的“复杂人”假设。这些人性假设与同时代相应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正好相对应,如“经济人”假设与古典管理理论、“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复杂人”假设与权变理论等都是相对应的,而企业中的两大阶层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人性假设的不同和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泰…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对人性的假设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此,人性假设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本文对"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的人性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的人的自发二重性提出了对人性认识的新视角,充实丰富了人性观。  相似文献   

10.
人性观的演变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本文以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理论的演变过程为基本框架,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不同的人性观假设及其理论进行简要的叙述评价,以期在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实现对人性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人性假设是进行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们在进行理论建构时常常会涉及人性假设问题,如果对人性假设没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它就不能很好地为我们的理论体系服务,以致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不能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人性假设不同于人性,它要符合特定的时代背景。针对现代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特征,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2.
对人性的争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人性的判断对管理而言似乎非常重要,因为基于人性恶或X人的假设,管理就是一种督促性、强制性、约束性、惩罚性的手段,管理者则是防止下属出轨的监督者;如果基于人性善或Y人的假设,管理就是协助性、辅助性的手段,管理者则是为下属创造良好环境和关系的工作伙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许多人性假设,包括理性生态人假设、创新人假设、目标人假设和学习人假设等,这些人性假设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思考性,也反映了中国学者与时俱进的视角以及对人本位的关注。但所提出的这些人性假设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是从某一个侧面展开。今后的人性假设必须加强对于人自身的研究,必须加强对于现实人性的正确引导,必须从应用和实践出发。  相似文献   

14.
王晓科 《管理学报》2013,10(5):775-780
在社会科学领域,每门学科得以建立大都需要一种关乎人性的前提假设作为学科的基础。基于此,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下的知识共享研究理论也越来越具有"思辨色彩",日臻完善。试图循由不同人性假设的思想脉络分析知识共享研究基础理论的发展,从中探索未来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丽风  刘帆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77-77,256
不同的企业组织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所蕴藏着管理者对员工不同的人性假设。本文试图剖析几种典型企业组织的管理模式来阐述当前我国流行的人性假设,并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并最终结合当前社会主流人性分析对企业未来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加以分析研究,认为未来组织在管理模式上将朝着“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管理人本化”、“组织协作团队化”以及“全员学习”等方面变革。  相似文献   

16.
“人是什么?”——关于人性的探索,人的本质的追问,通过对人性的理解,去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为管理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科学的方式,这就是管理学。我们可以说,对人性的认识也许就是现代管理学全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各种人性假设进行剖析和评价,揭示任何人性假设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策略都是一定时代人性的认识一个侧面的反映。人性假设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人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管理者从事的工作中,激励和奖赏员工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作为成功的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人性特点作出合理科学地假设判断.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托,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分析了依据不同的人性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法后,提出了影响颇大的"X-y"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行为是"有限理性"和"满意解"的统一,非程序化决策必然导致管理者选择机会与风险适宜的行为。现实管理过程因各种因素影响,管理者行为差异明显。特别是受社会知觉效应干扰,一些管理者行为与方式的选择常常主观臆断,人为忽视员工的自我人性假设,严重脱离员工个体需求满足,挫伤了员工积极性,降低了其满意度,导致管理效果事倍功半。而作为管理思想、管理观念认识基础的人性假设,对于管理效果、管理成败的意义就在于它直接决定管理者行为方式的选择,也时时左右员工自我行为方式的判断。研究人性假设理论,对于进一步提高管理者行为方式选择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不存在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是指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也就是用中国的“道”加西方的“术”。然而,这一看起来似乎境界颇高的思想基础,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西方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紧密结合纵观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尽管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