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腈纶纤维自组装膜的化学镀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对腈纶(PAN)纤维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形成一种具有活性的自组装膜,该膜在化学镀银时可使银粒子定向沉积到纤维表面,无需粗化、敏化、活化等工艺.探讨了硝酸银浓度、葡萄糖用量、化学镀温度和时间对化学镀银沉积速率及电阻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硝酸银25 g/L,葡萄糖50 g/L,温度45℃,时间50 min.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腈纶纤维及改性后腈纶纤维化学镀银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测试了改性纤维化学镀银后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腈纶纤维在较佳条件下获得的银镀层均匀致密,电阻<1 Ω/cm,在0.1 mol/L HCl和NaOH以及30 g/L 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电阻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涤纶纤维的增重率和电阻为指标,研究了镀液组成、pH、温度、涤纶装载量和施镀时间等对化学镀镍–磷的影响,得到涤纶化学镀镍–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钠10 g/L,硫酸镍20 g/L,次磷酸钠8 g/L,乙酸钠15 g/L,镀液pH为6.0~6.2,温度80°C,装载量9 g/L,时间10~15 min。采用最佳工艺对涤纶纤维化学镀镍–磷后其增重率约为19%,电阻约为10Ω/cm。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银为活化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对玻璃纤维化学镀银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并研究了施镀时间对镀层电阻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化学镀银工艺为:AgNO3 6 g/L,C6H12O6 8 g/L,NH3·H2O 100 mL/L,C2H5OH 100 mL/L,NaOH 4 g/L,KI 0.5~1.0 mg/L,温度30℃,时间25 min.结果表明,随施镀时间延长,镀银玻璃纤维的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在最佳工艺下制得的镀银玻璃纤维表面均匀、有光泽,结合力及导电性良好,厚度可达12 μm.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新型无源干扰材料,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碳纤维布表面沉积金属银。研究了化学镀银液的配方组分及施镀温度、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银碳纤维布增重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施镀时间与镀银碳纤维布导电性之间的关系。较理想的碳纤维布化学镀银工艺为10.5g/L硝酸银、100mL/L氨水、10g/L氢氧化钠、22.5g/L葡萄糖、50mL/L乙醇,施镀温度20°C,施镀时间10min。所得碳纤维布化学镀银镀覆均匀,光泽性好,镀层结合力强,导电性好。  相似文献   

5.
对玻璃纤维进行除油和粗化后,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改性,然后用葡萄糖-银氨溶液实施化学镀银,制得镀银玻璃纤维。研究了改性时间、还原剂葡萄糖质量浓度和主盐硝酸银质量浓度对镀银玻璃纤维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得到最好的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100 min、葡萄糖35 g/L、硝酸银20 g/L。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了所得镀银玻璃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发现银镀层均匀致密。将该镀银玻璃纤维作为导电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所得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较纯环氧树脂大幅降低。当m(镀银玻璃纤维)∶m(环氧树脂)=2.2∶1.0时,体积电阻率最低,达0.033?·cm,导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法制备镀银云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敏化–活化两步法对云母粉进行预处理后再化学镀银。研究了镀液p H、银含量和云母粉与Ag NO3质量比对镀银云母粉导电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镀银云母粉的组织结构。通过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粗化预处理对云母粉化学镀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化可提高粉体表面的粗糙度,使后续银镀层更致密。当Ag NO3投加量为15 g/L,云母粉与Ag NO3质量比为2.5∶1,p H为12时,银沉积率最高,镀银云母粉的表面形貌和导电性最好(体积电阻率约0.088?·cm)。化学镀银云母粉有望替代部分银粉作为导电填料,并在涂料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涤纶织物上化学镀银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镀,在涤纶织物上制备了金属银薄膜.化学镀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硝酸银3.0g/L,氢氧化钠2.0g/L,葡萄糖2.0 g/L,氨水适量,温度25℃,pH=11.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静电伏特计分析了镀银涤纶的抗紫外及抗静电特性.结果表明,化学镀银后涤纶织物的抗紫外和抗静电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酒石酸钾钠为还原剂,在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银,研究了化学镀银液的配方组分、镀液pH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银速率的影响.较理想的化学镀银工艺为:硝酸银20g/L,氨水80mL/L,酒石酸钾钠100g/L,pH 12.5,温度2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镀银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9.
涤纶织物化学镀镍前处理粗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微波防护和电磁屏蔽用涤纶织物金属化的附着强度问题,研究了氢氧化钠、苯酚、聚乙二醇-600 3种粗化液对涤纶纤维的粗化效果。得出了较好的粗化液,并研究了该粗化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粗化温度、粗化时间对织物纤维浸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90 g/L氢氧化钠的粗化液比另两种粗化效果更好,粗化温度80℃、粗化时间20 m in时,粗化效果最优,在涤纶基体上可获得良好结合力的化学镀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氧化钾(KOH)溶液对对位芳纶进行表面预处理,以硝酸银(AgNO_3)和氨水制备银氨溶液作为施镀液,利用化学镀银法制备金属化对位芳纶,研究了AgNO_3浓度和施镀时间对金属化对位芳纶的镀层形貌、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化学镀银过程中对位芳纶表面银(Ag)的沉积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单一变量法实验,化学施镀温度为50℃、AgNO_3浓度为0.5 g/L、施镀时间为50 min时,镀银效果好,制备的金属化对位芳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金属化对位芳纶表面的Ag层分布均匀、Ag晶粒尺寸为21.04 nm,纤维表面电阻达1.5Ω/cm、断裂强度为18.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9%,断裂强度比原丝仅下降8.3%,不影响纤维的使用性能;随着施镀时间的增加,金属化对位芳纶表面Ag的沉积速率显著降低、增重率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优化盐基胶体钯法涤纶织物表面的化学镀银工艺,以盐基胶体钯溶液作为活化敏化液在普通涤纶平纹织物的表面进行化学镀银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万用数字表对化学镀银层进行形貌及导电性能的测试表征,着重研究了活化敏化浸渍时间、水洗环境和水洗时间对涤纶织物镀银增重率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基胶体钯的活化敏化浸渍时间对化学镀银涤纶织物的性能影响不大;不合适的水洗环境及时间会影响织物表面催化活性中心数目及分布,表面镀银层颗粒生长较大,影响其均匀性及紧密程度,最终影响其增重率及导电性能;当活化敏化水洗环境p H=6,水洗时间为10 s时,其导电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层的均匀性和包覆率,探究了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乙醇用量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基于单因子试验分析结果,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化学镀银的条件,得到化学镀银增重率的三次多项式。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其可决系数为0.988 4,说明该模型能够较显著地拟合上述3个因素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最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1.75,反应温度35°C,乙醇质量分数15%。该条件下由此模型预测的化学镀银增重率为333.67%,试验验证得到的增重率为332.89%,说明响应面法的优化合理可行。此时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的化学镀银层包覆完整、均匀。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银包铜复合粉体。通过能谱(EDS)分析了敏化和活化后铜粉表面沉积的颗粒的组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高温增重率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以及镀覆时间对银包铜粉表面形貌与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化学镀银工艺:AgNO_3质量浓度2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 g/L,p H 11,镀覆时间40 min。不同银含量的铜粉的热重(TG)分析表明,银含量越高的粉体,其抗氧化性也越好。化学镀初期,生成的银颗粒较少,镀层呈岛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银颗粒大量产生,岛状组织延伸生长,形成多镀层重叠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镀银涤纶短纤和普通棉为原料制备了抗菌棉涤织物,研究了镀银短纤含量对织物抗菌性能及织物的染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棉涤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性,抗菌率随镀银短纤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与指数函数拟合显著相关.染整工艺中ρ(NaOH)为6g/L以下时,对短纤中银的影响不大;ρ(NaOH)为8g/L时,镀银短纤的抗菌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烟酸体系镀液对铜基体电镀银,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AgNO_3 40 g/L,CH_3COONH_4 77 g/L,氨水32 m L/L,KOH50 g/L,烟酸90 g/L,K_2CO_3 75 g/L,pH 9.0,温度20°C,电流密度0.1~0.8 A/dm~2,时间40 min。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镀层外观、表面形貌、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电流密度为0.3 A/dm~2时,所得的银镀层呈光亮的银白色,表面平整、致密,厚度为28μm,耐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镀法在玻璃微珠表面先沉积镍镀层、再化学镀银,制备了Ag/Ni/玻璃微珠复合粉体。讨论了活化剂氯化钯和主盐硫酸镍的浓度、镀液pH对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镀镍工艺条件:PdCl20.3g/L,NiSO4·6H2O30g/L,pH11。在此基础上化学镀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Ag/Ni/玻璃微珠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粉体的体积电阻率、介电常数、磁导率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镀镍玻璃微珠表面成功包覆一层银,Ag/Ni/玻璃微珠复合粉体的体积电阻率由Ni/玻璃微珠的2.28×104·cm降低至7.64×105·cm,导电性、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均提高;Ag/Ni/玻璃微珠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7.2emu/g,可以作为一种宽频电磁屏蔽材料的填料。  相似文献   

17.
先采用多巴胺溶液活化空心玻璃微珠(HGM),再化学镀银。研究了硝酸银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和装载量对银利用率和镀银HGM导电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镀银HGM的形貌和表面成分。结果表明,经多巴胺活化后,HGM表面成功附着了一层聚多巴胺膜。当硝酸银质量浓度为15 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0 g/L和装载量为4 g/L时,镀液中的银利用率达71.5%,镀银HGM的导电性良好(体积电阻率为34 mΩ·cm),表面银层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浴法制备了导电聚丙烯腈(PAN)纤维,研究了硫酸铜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浸渍温度及浸渍时间对PAN纤维导电性能和增重率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表征了导电PAN纤维的结构及形态。结果表明:一浴法制备导电PAN纤维的适宜工艺是硫酸铜质量浓度15 g/L,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15 g/L,浸渍温度85℃,浸渍时间30 min;制得的导电PAN纤维体积电阻率达到了0.07Ω·cm;SEM和XRD测试表明,导电PAN纤维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硫化铜晶体;导电PAN纤维具有长时间放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将钢铁件磷化与氧化(双槽)两大工艺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转化膜生产工艺。磷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锌30~40 g/L,硝酸锌90~120 g/L,硝酸锰10~20 g/L,总酸80~90点,游离酸2~3点,常温,时间10 min。第一槽氧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NaOH 550~600 g/L,NaNO_2 100~150 g/L,温度130~150℃,时间25~35 min。第二槽氧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NaOH 600~650 g/L,NaNO_2 150~200 g/L,温度135~140℃,时间25~35 min。该复合转化膜具备磷化膜与氧化膜的优点,平整光滑,厚而耐腐蚀,经过长久磨损后依旧耐腐蚀。  相似文献   

20.
以涤纶织物为基材,对其化学镀铜后再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探讨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各因素对镀金属织物导电性和增重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并对镀Cu/Ni–P合金织物的结合牢度、耐蚀性和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涤纶基铜层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NiS O4·6H2O 26 g/L,Na H2PO2·H2O 24 g/L,Na3C6H5O730 g/L,Na2B4O7·10H2O 6 g/L,温度80°C,p H 11,时间25 min。最优工艺下制备的镀铜/镍–磷织物的结合强度高,耐腐蚀性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