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讲清楚物理量正负号,并提出解决原则和处理方法,对搞好物理概念、定理、定律教学,准确理解物理量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物理量正负号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们.  相似文献   

2.
浅谈物理量的方向性张思炜(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62650)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解答有关习题时,经常在物理量的方向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方向性在物理问题中占有重要位置,必须搞清楚才行.1矢量的方向性物理量按有无方向性可分为矢...  相似文献   

3.
中专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中方法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1 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1.1 物理模型法此法又名理想化方法,即将具体的物理对象经思维抽象,关注事物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简化为一种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1.2 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的很多物理量通常是用两个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如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场强度、电势等等.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通常…  相似文献   

4.
建立物理量的目的是通过该量来表征物质或物体的状态或性质,并通过探求各量之间所表征的全部内容,集中地包含在它的定义式中.因此,掌握物理量定义的方法,对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工科类中专物理教学过程中定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楞次定律是重要定律之一,因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表述繁琐,词名关系复杂,使得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分析不透彻,因果关系讲解不清楚,学生便会在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混淆概念,  相似文献   

6.
重力加速度在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概念,但在中学教学中是逐步使学生加深认识的.初中是这样提出的:质量为1kg物体的重量是9.8N,因此g=9.8N/kg.这一等式暗示了g是重量和质量的比值,并没有明确g是一个什么物理量,当然也没有引出加速度这个概念.高中教材在直线运动的自由落体一节中才明确指出g是重力加速度.于是g就作为描述在落体运动中速度改变快慢的一个物理量而出现.由实验测出g值约为9.8m/s2.是矢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这样g既具有一般加速度共性的一面,又有其个性一面.在牛顿第二定律之…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中的数学运用姜久华(黑龙江大兴安岭卫校165000)在中专物理教学申充分应用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物理教学中常用到的数学方法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比例法中专物理课中,物理量间存在各种比例关系.其中有正比、反比、分比、...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教材对速度定义是:“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v=s/t”.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许多速度不能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陈克超  吴宾 《物理通报》2012,(1):125-126
习题教学的根本,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和思维与能力点的突破.常规教学中重视习题的求解过程,即物理过程的展示、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常量及关系量的寻找.教学后的反思重在知识点的综合与衔接.其实习题教学的反思应该重在思维和能力的突破,形成解决物理的方法和能力.下面从例题的反思中展现思维与能力的反思点.  相似文献   

10.
从简单的物理模型中提炼出物理量串并联关系中的数学共性并加以推广、应用。使得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物理量串并联的物理意义更加明显地被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通常可用图形表示出来,利用该图形的物理意义可求解其他的物理量.如力学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速度一时间图像.利用速度一时间图像,可求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用类似的方法,也可求交流电的有效值.  相似文献   

12.
角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初学者常会感到困难.本文就如何理解学习质点角动量知识,谈几点意见. 什么是角动量.在描述质点平动运动时,“线动量”是很有用的物理量.那么,在转动运动中与线动量相类似的物理量就是角动量.若质量为m、线动量为mv的质点,相对于惯性系原点的位矢为v,我们定义这质点对原点O的角动量为:L=v×mv. 角动量是矢量.从定义式中可看出,角动量是涉及矢积的一个物理量,其方向由矢积右手法则给定,即方向垂直于位失和动量决定的平面,如图1(a)、(b)中角动量入方向的标示. 角动…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极值问题,学生大都感到十分棘手.物理极值问题,简单说就是求某物理量在某过程中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物理极值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数理结合、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物理极值问题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大难点,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极值问题的数学解法;二是极值问题的物理解法.笔者主要讨论后者,就如何巧用“矢量图”分析物理极值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专物理课程中,力学不仅是整个课程的起点,而且难度较大,学生普遍觉得难掌握.根据一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胜于理性认识能力的年龄特点,应该在教学中辅之以一定的形象联想,将所授内容的精髓注入简捷的形象中,以达到以繁就简、知一识三的效果.1重视物理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弹簧振子运动周期公式的研究及学生实验的开设李德洪(四川省邮电学校610067)在简谐振动的理论教学中,教材以弹簧振子为例.在简要地介绍了弹簧振子的运动情况后,对弹簧振子运动的周期定量的给出了公式和简要地论述了周期与质量、倔强系数、振幅等物理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定积分在物理上的运用及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普通物理的教学中“变量、微元和微积分”的应用几乎贯穿了整个过程.物理学中的定积分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相同.其总体思路是:先利用化整为零思想分割总体,再计算待求物理量在每一个部分的对应表达式,把每一小部分的各变量看成恒量,最后把它们累加起来,  相似文献   

17.
电源输出功率是指在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电路,涉及到电源电动势、电源内电阻、路端电压、电路电流、外电阻以及电功率等物理量.在这些物理量中,除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电阻由电源本身决定外,其余各量都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如何变化呢?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关于圆盘状物体的物理量有很多,如电学中带电圆环、带电圆盘,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怎样计算?关于铜质圆盘状物体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计算问题等;力学中圆盘的转动惯量、椭圆盘的转动惯量,圆盘状物体转动时的摩擦力矩问题、驱动力做功问题等.本文将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分析,并找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将其归纳总结,计算所需要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9.
曹学东 《物理实验》2004,24(11):26-27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利用图象的斜率求解某个物理量.比如:在运动学中,利用s-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速度;利用u-f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电学中,利用U-I图象的斜率求电阻.在实验中也经常利用图象来处理数据,例如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就可以做出sin i-sin r的图象,然后利用图象的斜率求玻璃的折射率.利用上述方法求物理量的关键是:正确求出图象的斜率.  相似文献   

20.
在力学中,许多物理量和物理规律都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本文试对功的计算与参考系的选择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