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秋丽 《黑龙江医药》2012,25(5):745-747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对儿童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97例临床确诊的儿童哮喘患者,分为规范化治疗组(49例)和非规范化治疗组(48例)。采用儿童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券(Pediatric 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QL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相比较。结果:除药物影响和对发作的担忧外,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总分及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规范化治疗组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结论: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家长的心理健康,加强规范治疗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倪慧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30-1231
目的:了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病程进行干预所起的作用。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治的哮喘患儿建立医疗档案。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对家长给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缓解期发放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方案。结果:接受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后,家长对哮喘疾病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寻找诱因,增加治疗依从性的意识普遍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提高了哮喘患儿以及家长对哮喘病防治能力的"知、信、行"程度,对儿童哮喘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哮喘管理和教育中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涓  胡兰兰  徐书德 《安徽医药》2006,10(10):787-78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组根据<全球哮喘创议>(GINA)于1993年制定了我国"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以下简称"常规"),并于1998年、2003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和再修订[1].常规中,将教育与管理列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门.近十年来,我院儿童哮喘门诊按照常规的方案,对哮喘患儿在规范抗炎治疗的同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教育,达到了减少哮喘发作,维持了长期稳定,提高了生活质量的目的[2].近年来,我们在对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工作中,加强了护理工作,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保证了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进一步提高了防治效果,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现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随访达1年以上的158例哮喘儿童门诊管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儿童哮喘5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儿童哮喘治疗经验。方法对52例重症儿童哮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52例,治愈50例,死亡2例,治愈率96.2%,病死率3.8%。结论提高危重哮喘的救治成功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及早诊治、快速平喘是治疗哮喘的关键。合理抗炎、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治疗合并症,缓解期避免诱因,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治疗采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治疗。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规范用药、正确吸入气雾剂、记录哮喘日记以及定期复诊例数及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62例哮喘儿童疾病的不同时期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针对性从①健康保健及哮喘基础知识;②控制和治疗哮喘药物作用。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以及擅自停换药物对机体的影响;③正确的治疗方法及自我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等方面实施健康教育,认为健康教育对控制哮喘反复发作,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提出哮喘儿童的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患儿入院到出院这一阶段。必须将其延伸到医院外。贯穿于哮喘患儿的终身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陈爱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48-354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对住院的哮喘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和家庭护理能力,降低患儿再次住院率.结论: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有助于促进哮喘患儿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哮喘相关教育对儿童哮喘的疾病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方法 对245例9~13岁活动期哮喘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哮喘相关教育,每例患者及照顾者教育3次,每次进行45分钟.干预分为3组:仅对患者进行教育(Ch组),仅对照顾者进行教育(Cc组),患者和照顾者均进行教育(Ch-Cc组).教育进行3月后对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入院率,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各组教育后哮喘急性发作均有减少,但Cc组减少无显著差异.各组哮喘急性发作减少(人年)及95%可信区间(95%CI):Ch组-1.61,-2.87~-0.34;Cc组-0.88,-2.15~-0.40;Ch-Cc组-1.60,-2.88~-0.31.各组入院率均有减少,但Cc组减少无显著差异.各组入院率减少(人/年)及95%CI:Ch组-0.28,-0.51~-0.05;Cc组-0.17,-0.40~-0.07;Ch-Cc组-0.25,-0.49~-0.02.各组中试验后生活质量无显著改善.结论 对儿童及照顾者进行哮喘相关教育可显著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减少哮喘的住院治疗次数,但不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但仪对照顾者进行教育,不能有效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入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高危儿脐血哮喘基因以及IgE水平及其对于儿童哮喘预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哮喘高危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儿脐血中的IgE、IL-13以及IL-18水平,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哮喘患儿脐血中的IgE、IL-13以及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与IgE、IL-13以及IL-18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脱敏疗法、健康教育在防治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对111例血清sIgE尘螨阳性、总IgE阳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脱敏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脱敏组常规进行脱敏治疗及维持脱敏治疗;健康教育组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对患儿跟踪评估;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结果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PEF均有明显的改善,以脱敏组疗效最佳,健康教育组次之,脱敏组、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敏组与健康教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脱敏疗法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明显降低哮喘的复发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D制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氧化-抗氧化失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  相似文献   

12.
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是经常性的,大多数治疗无效者或者是他本身不患有哮喘或者是没有接受适当的门诊治疗.对真正患有哮喘的儿童,治疗失败通常是由于药物经济学的原因或没有坚持治疗;另外,患儿及其父母或者服务的实施者没有受过充分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哮喘患儿在门急诊处理无效后最终都入院治疗.住院治疗在某种程度反映了服务实施者、患儿或者其父母对儿童哮喘的识别和应采取的措施上的失败.有效的门诊治疗可望降低哮喘病人的住院人数. 本文概述了对小儿哮喘监护的一种多学科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哮喘患儿门诊的监护(managment),减少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阶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36例行阶梯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2组均行常规的阶梯治疗,观察组对患儿及其家属有计划地采用各种形式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服药依从性、手足口吸入激素掌握情况、霉菌感染率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哮喘知识的总掌握率、服药依从性、吸入激素掌握率高于对照组,霉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哮喘控制率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哮喘患儿多数能自我管理,半数以上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要全部患儿达到较理想的控制哮喘效果,教育管理尤为重要,长期防治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118例儿童哮喘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我院住院哮喘儿童治疗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118例儿童哮喘住院病人用药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急性发作期患儿81例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109例给予吸入激素,对57例重度患儿给予全身激素平喘,97例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结论:我院哮喘治疗基本遵循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中关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原则,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何东平  张玉坤 《中国药业》2023,(11):112-115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普通哮喘门诊及儿童哮喘医药综合门诊(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指导患儿用药)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并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的患儿各100例,均于首次门诊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版)》中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的儿童哮喘医药综合门诊收治的患儿随访6个月时,哮喘完全控制率为82.00%,治疗依从性好74例,显著优于儿童普通哮喘门诊收治患儿的56.00%和52例(P <0.05)。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儿年龄、病程、能否正确使用雾化吸入装置、家长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评分,以及是否给予心理支持治疗、与家长共同生活(P <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5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组均治疗3月,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随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治疗组(1.8±1.4)次,对照组(3.6±1.2)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可显著改善哮喘症状,明显减少哮喘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科40例儿童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40例儿童哮喘患儿实施全面整体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严格细致护理,护理中体现人性化,专业化。结果 40例儿童哮喘患儿经过严密细致的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体贴的人性化心理安慰患儿未发生任何不良并发症,全部缓解出院。结论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需要长期治疗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患儿存在一系列生理、心理痛苦,护士的精心护理能够缓解哮喘儿童的不适,护理上积极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指导,对其预防、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中度哮喘惠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治疗前后肺功能(FEVI和PEF预计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均可提高FEVI、PEF预计值%,改善肺功能,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慧艳 《黑龙江医药》2012,25(3):484-485
目的:通过有效的家庭护理,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方法: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记哮喘日记等.结果: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能够减少患儿发病次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 ,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 ,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并困扰着患儿的家长。因此 ,对哮喘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使哮喘儿童避免或减少哮喘发作 ,一旦发作能得到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对 62例哮喘儿童建立门诊档案 ,定期复查、随访。护士配合医生对他们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 ,取得很好成效。1 临床资料62例哮喘患儿均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确诊。男 39例 ,女 2 3例 ;1 0个月~ 3岁 2 5例 ,4岁~ 1 2岁 37例。病史最短者 1个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