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键  胡建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74-1976
根据长期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认为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主要病机特点之一,并针对性提出益气活血治法。本文从研究切入点的选择、气虚血瘀病机和治法的内涵及研究方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优势和制作、治疗时间窗选择和动态研究意义出发,提出益气活血法防治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以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制作病证结合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治法、病证、方剂相联系,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相比较,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观察相联系,多角度阐明该法防治脑缺血作用机制及其病机实质,进而建立该模型较为客观化的评价体系和多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多因素动态实验观察模式。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键  刘昕 《中医药学刊》2002,20(2):141-143
从六个方面论述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即:改善脑血流量及能量代谢,减轻兴奋性毒性,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脑缺血的动物模型研究,指出,目前气虚血瘀证脑缺血的研究多数仍采用单纯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不符合中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制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即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六个方面论述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 ,即 :改善脑血流量及能量代谢、减轻兴奋性毒性、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脑缺血的动物模型研究。指出 ,目前气虚血瘀证脑缺血的研究多数仍采用单纯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 ,不符合中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制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 ,即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清代王清任发明补阳还五汤以来,益气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治疗中风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近年来,中风的治法方药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然而众多的作者仍致力于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补肾益气活血法与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生存者中病残率为70~80%,有不同程度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如何防治和减轻脑卒中致残率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从中医角度对缺血性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好发年龄等方面分析,认为肾虚气弱血瘀是其发病关键,补肾益气活血法为治本之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慧渊 《吉林中医药》2011,31(8):757-758
气虚及瘀血阻络是贯穿缺血性脑卒中整个发病病程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临床治疗明确辨证后对证治疗的效果最好,今后的研究方向仍不能偏离中医药理论的正确指导。"治疗时间窗"概念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各个时间窗的症状体征,制定出合理且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通过对古医籍以及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从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3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分析及总结.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不足,尚需对研究内容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益气活血法-机理、益气活血法-应用及疗效等方面,介绍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概况。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缺血性中风中西医诊断辨证疗效标准,建立客观化、微观化、定量化、规范化的诊断疗效判定标准,使临床观察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采用合理的科研设计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的科研原则,对今后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峰 《中医研究》2009,22(1):35-36
缺血性中风多因瘀痰入脉,阻塞脑部脉络所导致。1998-2007年,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50例,疗效颇佳,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来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俊  叶烨  兰万成  罗翌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50-1151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已广泛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综观该法的理论认识自古有之,现代研究也有大量发现。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1.1气虚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所言偏枯一类疾病因“荣卫稍衰,则真气去”所致,揭示了“(真)气虚”是中风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李东垣提出“气虚致中”学说,认为元气虚衰,虚气流滞,脉络瘀阻,发为中风;并认识到中风的高发年龄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6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均经头颅CT确诊患有脑梗死病灶。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最短者8小时,最长者35天,平均12天;首次发病27例,发病2次以上者 33例。梗死灶最大者 5.2cm×3.3cm,最小者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病因多而复杂,在诸多因素中,气虚血瘀为根本病因,它是临床各期的病理基础,益气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基础方法,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从拆方研究及现代药理学上都证明是缺血性中风的首选方剂。  相似文献   

15.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严浩成  李国菁 《新中医》2005,37(2):89-91
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其致死率、致残率高,并且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依据肾虚为本、脑络瘀阻为标的理论,综述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实验研究及运用补肾益气活血的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开窍方,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行为能力评分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开窍法可显著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行为能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均经头颅CT确诊患有脑梗死病灶。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最短者8小时,最长者35天,平均12天;首次发病27例,发病2次以上者 33例。梗死灶最大者 5.2cm×3.3cm,最小者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和药理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曾总结1981~1988年国内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文献资料共565例,其痊愈率41.42%,显效率30.80%,好转率24.42%,无效率3.01%,死亡率0.35%;痊愈显效率达72.21%,总有效率达96.64%。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理研究也取得可喜成就,认为益气活血法对血管及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凝血酶及纤溶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缺氧耐受性、吞噬细胞功能、损伤神经元和微量无素等均有良好有益的药理作用[1]。10年来益气活血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重大进展,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照组的设立、病例样本大、中药剂型改革以及结合实验研究和多先进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法防治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泓  赵辉 《北京中医》2002,21(1):54-57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风(IS)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比约为3∶1。因此,IS已成为当前防治脑血管病的中心议题。有关IS的治疗,医学界积极开拓中医药宝库,发现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梗塞区周围血液循环,减低其压力,限制梗塞面积扩大,防止梗塞区缺血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及细胞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1]。但对益气活血中药防治IS的原理、药物选择、用药规律缺乏系统研究,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学术思想和把中西医较好地结合起来,不利于开发更适合临床的有效方药。笔者在充分研究有关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