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钻颅血肿抽吸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并与同期用单纯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抽吸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61.5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9岁,平均62.1岁。两组均根据临床症状、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两组意识状态、出血量见表1。表1 两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比较(例)意识状态 清醒  嗜睡  昏迷 出血部位 基底节    脑叶   丘脑 出血量(ml)20~30  30~60  >60抽吸组对照组 1 2 4 3 45 45  26…  相似文献   

2.
1999~2002年,我院采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36~83岁,平均59.5岁。其中脑叶出血6例,基底节区出血30例,丘脑出血18例,原发脑室出血4例,出血破入脑室28例。出血量22~80ml者52例,80ml以上6例。临床分级Ⅰ级4例(意识清晰或伴失语);Ⅱ级6例(嗜睡,呼唤睁眼);Ⅲ级26例(浅昏迷,刺痛躲避);Ⅳ_a级14例(中等昏迷,无脑疝),Ⅳ_b级8例(深昏迷伴脑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3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雪云  张文玲 《山东医药》2009,49(35):15-15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64岁;基底节区出血24例、脑干出血6例,出血量均〉30ml;有糖尿病病史4例),经常规内科治疗及积极、细致护理除2例死于心力衰竭外均治愈出院。现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 ,高血压脑出血占 90 %左右[1] 。其病残率和病死率都高。1 997~ 2 0 0 0年 ,我们采用微创立体定向多靶点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60例 ,并设对照组比较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取同期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 0 8例 ,男 62例 ,女 46例 ;年龄 43~ 78岁 ,平均5 9.4岁。血肿量 2 5~ 60 ml,平均 36.5 ml。血肿位于大脑半球皮层下 38例 ,外囊区 30例 ,内囊区 2 6例 ,颞叶外囊出血破入脑室 6例 ,内囊出血破入脑室 4例 ,丘脑…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3年间诊断有活动性腹内动脉出血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2~76岁,平均42岁。均作过动态CT检查,口服及静脉注入量为60%含碘造影剂150ml(2~3ml/s,共50ml,1~1.5ml/s,共100ml)。本组病例有5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10例经手术证实,另1例尸解证实。结果:11例中经CT显示腹内出血部位为脾出血6例,肝出血3例,肠系膜动脉出血2例。另为腹壁或椎旁肌出血3例,肾旁间隙出血3例,腰大肌出血1例。CT显示活动性动脉出血的14例为大血肿内有局限性高密  相似文献   

6.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根据2003美国JNCVII高血压委员会标准确诊的原发型高血压患者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心力衰竭2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2例。病例选自2003年1月至6月的住院患者,年龄26~85岁。对照组选自临床体检已排除循环系统及其它系统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人20例年龄45~56岁。1.2方法1.2.1标本采集于清晨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ml,血样加入EDTA Na21mg/ml,抑肽酶8.335μkat/ml(均为Sigm公司产品)的试管中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于-70℃保存备检。1.2.2血浆PA…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用颅骨钻孔抽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4例,疗效满意。病人年龄48~68岁,出血时间5~10天,出血量为21~50ml(根据多因氏公式计算)。CT扫描示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10例,颞叶及顶叶各2例;共中有2例并发小脑幕切迹疝,1例血肿破入双侧侧脑室。  相似文献   

8.
本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0~20岁4例。21~30岁5例,31~40岁5例,41~50岁7例,51~60岁8例,61~80岁7例。壳核出血19例,丘脑出血10例,皮质下出血2例,桥脑出血4例,小脑出血1例。脑出血量在30~50ml 20例,50ml以上16例。本组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其中浅昏迷16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注射氯化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我院近10年行内镜下注射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28例,其中发生肾绞痛6例.现将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院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消化科内镜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并行内镜下注射HLE治疗的患者1528例,发生肾绞痛患者6例.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2 ~48岁,平均年龄39.7岁.胃溃疡1例,Forrest分级为Ib,HLE用量8ml;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Forrest分级分别为Ib、Ⅱa、Ⅱb,HLE用量分别为6ml、8ml和6ml;吻合口溃疡1例,Forrest分级为Ⅱb,HLE用量4ml;Dieulafoy病1例,Forrest分级为Ia,HLE用量10ml.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 1998年7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性重症侧脑室出血患者59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确诊.所有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均<8分,37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治疗,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发病48 h后入院5例,12~48 h入院3例,3~12h入院20例,3 h内入院9例.术前血压:200~270/110~140mm Hg(1 mm Hg=0.133 kPa)12例,150~200/90~109 mm Hg22例,血压正常3例.出血量:30~49ml 16例,50~69ml15例,70~96ml6例,平均(49±7.8)ml,绝大多数患者合并第三、四脑室积血.对照组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62~82岁,平均67岁,出血量:30~49ml8例,50~69ml 5例,70~97ml 4例,平均(48±7.9)ml.两组发病后入院时间、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及Glasgow昏迷评分比较,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另5例患者因分别有心、脑、肺的严重疾病史而不收入本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血压过高患者均用硝普钠将血压降至200/105mm Hg以下,CT下精确定位,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选患侧额角穿刺,血肿较大或两侧侧脑室出血者行两侧额角双针治疗,术后置管连续脑室外引流并用尿激酶(每次5万U)冲洗,1次/d,3~5 d后复查CT,残留血肿量明显减少者拔除引流管,置管引流者术后第2天开始,每2 d进行一次引流液细菌培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后21 d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治疗有效率,分别计算微创组不同入院时间、术前血压及出血量各组的死亡率.所得数据分别采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术后再出血为其中之一。 1995~ 1999年我院共施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132例 ,术后再出血者 47例 ( 35 .6 % ) ,死亡 19例( 40 .4% ) ,现就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本组 47例中 ,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33~ 75岁 ,平均 5 4岁。均经术后复查颅脑 CT证实 ,血肿量≥ 30 ml者 12例 ,<30 ml者 35例。治疗与结果 :47例术后再出血者中 ,12例血肿量≥ 30 m l,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 ,予以再次手术清除血肿 ;35例血肿量 <30 ml,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 ,予以保守治疗。结果 :死亡 19例 …  相似文献   

12.
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常见的、致死性的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其出血机理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 DIC 形成、肝素类物质增加,尿毒症等有关.我们应用单味中药白芨治疗出血热消化道出血7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1980~1985年住院的出血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70例.根据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所拟订的诊断标准诊断,经临床确诊.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16~30岁20例,31~40岁23例,41~50岁17例,51岁以上10例. 2.临床表现:呕血伴便血者44例.其中大量呕血(>1000ml/日)12例,中量(500~1000ml/日)25例,小量(<500ml/日)7例.呕吐咖啡色液或单纯黑便者26例.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除根据病期不同,按出血热治疗方案采取补液、纠酸、利尿、止血等综  相似文献   

13.
1989~1993年,我们对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再出血8例(6.35%),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8~74岁。原出血位于基底节内侧3例,外囊区3例,脑叶2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3例;再次出血均发生于原血肿部位。出血量第1次平均为47ml(30~70ml),第2次平均48ml(30~100ml);两次出血相隔≤24小时2例,48小时2例,1周2例,1个月1例,2个月1例。再次出血后行血肿清除术5例,钻孔引流1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遗有偏瘫失语3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后伴发脑疝微创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逐年提高。我们收集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 6 6例临床资料 ,探讨其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 ,男 5 5例 ,女 11例 ,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2 .8岁 )。 6 0岁以上 19例 ,平均血压 179.3/ 10 2 .8mm Hg。一侧瞳孔散大 5 0例 ,双侧瞳孔散大 16例。深昏迷 (GCS3~ 5分 ) 5 4例 ,昏迷 (GCS 6~ 8分 ) 12例。基底节区出血 5 2例 ,其中破入脑室 2 6例 ,平均出血量 82 ml;丘脑出血 8例 ,破入脑室 8例 ,平均出血量 76 ml;脑叶出血 6例 ,破入…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     
1383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1,003例分析杨蜀莲等中华内科杂志20(3):138,1981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神经科自1949~1976年共收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简称脑出血)患者1,093例,占总住院人数0.54%,占同期神经科住院人数的13.7%。该组患者年龄以50~69岁为最多,女略多于男,67.15的患者过去有高血史,少数患者过去有1~2次卒中史和高血压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88年至1998年收治老年鼻衄患者98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76例,女22例;年龄60~64岁22例,65~69岁46例,70~74岁18例,75~80岁12例。发病季节1~3月47例,4~6月22例,7~9月10例,10~12月19例,冬季发病最多,春季次之。1.2 出血情况 原因:局部原因7例;全身原因82例,其中心血管疾病71例,包括高血压病3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症1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合并肺心病6例、动脉硬化症8例;恶性骨髓瘤、肝病、糖尿病、慢性肺病共11例;原因不明9例。部位:鼻后部出血53例,鼻顶出血6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43):76-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8例(20.86%)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单纯基底节脑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脑叶、脑干出血者,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出血量≤30ml者;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者(P〈0.05、0.01)。结论出血破入脑室或位于丘脑、脑干及出血量〉30ml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高美华  段晓屹 《山东医药》1989,29(6):9-9,34
一、标本来源1.病例选择:本院神经科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血栓70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栓塞10例,年龄34~70岁。男性67例,女性33例,常规取脑脊液2ml,肘静脉取血3ml待测。2.正常对照组:为20例非神经系统器质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0年 8月~ 12月我院采用立体定向微创伤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 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6~ 82岁 ,术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Bp2 0~ 36 / 13~ 32 k Pa,发病至手术时间 4~ 12 h3例 ,12~ 2 4h3例。均经颅脑 CT检查。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2例 ,皮层下出血 1例 ,壳核出血 3例 ,出血量 10~ 30 ml者 4例 ,30~ 6 0 ml者 2例。手术方法与结果 :根据 CT扫描定位 ,将血肿大小及中心点投影到头皮上 ,避开脑内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区。以量角器或导向尺选择最佳穿…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1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93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32~42岁8例,43~53岁29例,54~64岁27例,65~75岁20例,75~87岁4例。1.2 发病形式1.2.1 发生时间:呕血在脑出血发病同时者14例,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