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流行热流行特征的调查姚龙涛,费三弟,吴建华,祝连兴(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牛流行热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呈周期性流行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极少发病。据记载[1],上海地区首次流行牛流行热为1938年8月,以后1949年7月、195...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研究调查和实践中证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是牛发生疾病最高的季节,其中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所引发造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并并不是仅仅限与肉牛,还表现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年龄不限的牛,可以说只要属于牛这个种群,基本都难逃牛流行热的侵害,当然防范措施做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牛的发病率。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季,其具体时间表现为7~9月份,例如:在阴沉闷热且空气潮湿或者昼夜温差大,而这正是适合其牛流行热生长的环境,此病表现为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倘若牛流行热在牛群中发生,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染,给牧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尽管患病的牛呈良性,3d左右即可康复,如若重病患牛在短时间内没有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等其它疾病,本文在研究牛流行热病的同时,结合其症状和其它因素,从而找出预防牛流行热病的有效措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牧民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近年来,笔者在收治牛流行热病例的l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三日热”或“撮角热”,因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下牛流行热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病的防治宋文慧(甘肃省徽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742300)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当地群众谓之“麻脚风”,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发病急,传播快,但多为良性经过。以突然高热、咳嗽、流鼻和消...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均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且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之交.潜伏期一般为3~5天。流行热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8.
奶牛流行热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之交,潜伏期一般为3~5天。流行热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1流行病学牛流行热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蚊和库蠓是牛流行热的媒介昆虫。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病,具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性和流行周期性,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奶量减少及淘汰率升高,给养牛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以淮海经济区某县1983~2017年牛流行热发生情况为背景,并对其他县市的多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牛流行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同时对牛流行热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验证,找出该病在淮海经济区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感染本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d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本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本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晕。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流行热的调查与防治黄绍华陈玉芳(徐州市家畜良种站221150)孟庆权(江苏省铜山县兽医院)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情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1流...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又称牛流行性感冒、暂时热、三日热。牛流行热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病毒粒子长130—220纳米、宽60-80纳米。本病毒耐旱不耐热,能抵抗反复冻融,在37℃下24-48小时灭活;对紫外线照射、乙醚、氯仿和胰酶等均敏感;在pH值2.5的条件下6分钟均能灭活。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又称牛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或流行性感冒。它是因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引起的。该病毒为弹状病毒科暂时病毒属的成员,它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牛体温突然升高(40℃以上),呼吸迫促,全身虚弱,伴随消化机能和运动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论是黄牛、水牛,还是乳牛都可发生该病。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40C以上),流泪,呼吸道和消化道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全身麻痹,后肢无力,跛行,有些牛只膝关节肿胀明显等运动机能障碍。发病急、流行猛,但大多数发病牛只为良性经过,病程一般为2~3天,之后恢复正常至痊愈,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的临床观察梁源祥(海南省农业学校琼山府城571100)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消化道及呼吸道呈卡他性炎症,四肢运步障碍等。1989年6~9月,海口市郊区及琼山县等地,不同程度地发生牛流行热,笔者对21头...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流行病学浅析张朝磊,谢三星(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牛流行热,亦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 ̄[1],昔日曾名为牛流行性感冒。它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2][3]以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  相似文献   

17.
疑似牛流行热病例报告卢洪松天等县畜牧兽医站532800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现将夭等县都康乡发生一次疑似牛流行热流将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1.发病情况。都康乡共有10个村,108个屯,一次急性传播的牛传染病波及10个村...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出现高热,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炎和消化道炎症状,肌肉疼痛和跛行、麻痹。本病具严格的季节性,发病率高,病程多短暂,常呈良性经过。1流行情况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我省1954年发现此病,1988年仓山区大流行后于1993年、1997~1998年、2001年三次较大流行。本病主要侵害牛,以乳牛易感,黄牛次之,水牛极少感染。在仓山区4次流行中乳牛发病率:1988年为80%、1993年为65%,1997年为50%、1998年为15%、2001年为3…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2003年5月景东县漫湾镇保甸、文冒、昔掌3个村民委员会的黄牛相继发生流行热,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流·行·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2~3天恢复正常,故称为暂时热,鉴于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1999年以来,作者就诊的病牛,整理了116例病列,其中成年牛69头,占发病牛总数的59%;青年牛47头,占40%;经治疗痊愈96头,淘汰和死亡共20头,治愈率达82.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