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当归根茎中的有效化学成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制备 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当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据鉴定为senkyunolide H(Ⅰ),senkyunolide I(Ⅱ),Z-6-羟基-7-甲氧基-藁本内酯(Ⅲ),Z-藁本内酯 (Ⅳ),E-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Ⅴ),阿魏酸(Ⅵ),falcarindiol(Ⅶ),其中化合物Ⅲ为一新的苯酞 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介绍生物碱的性质,阐述了生物碱的不同提取方法,如水提取法、酸性水溶液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冷浸提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膜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苦丁茶生物碱的优缺点,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优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植物中提取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并分别对提取得到的组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溶剂浸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顶空进样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辛夷挥发油,利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浸取法只得到7种有效成分,其他3种方法共鉴定出64种有效成分,所得挥发油共有28种成分.对4种辛夷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讨论,为辛夷挥发油的提取及提取物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优选蒸馏-萃取法提取白胡椒油.以挥发油提取效率为考察指标,对蒸馏-萃取法提取白胡椒中挥发油进行优化研究.蒸馏-萃取法提取白胡椒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白胡椒颗粒度60目,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100℃.在最佳条件下进行5次验证实验,挥发油平均得率为2.27%,表明蒸馏-萃取法可用于白胡椒挥发油的提取.并利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6.
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浸提-减压蒸馏工艺,从当归中提取挥发油,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浸提温55℃,浸提时间6h,料液比1:12,挥发油提取率可达(0.54-0.64)%。  相似文献   

7.
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并具有特殊的保健及疗效功能。本文阐述了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提取法、碱液提取法、丙酮提取法、乙醇浸提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法、酶解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等方法,从而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各行业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2萃取与同步分离白术内酯类化合物的影响.在超临界CO2萃取白术挥发油的过程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司盘-80改性剂,以达到同步分离内酯类化合物的目的.经过气相色谱分析,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15℃,萃取压力30Mpa,并加入司盘-80改性剂,所得到的萃取物内酯含量高达87.78%.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分离方法相比,提高了挥发油的萃取分离效率,无有机溶剂残留,是一种绿色萃取方法,且易于产业化,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素的应用及提取工艺评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辣椒红素的用途,性质及几种重要的提取方法。如:油溶法,溶剂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皂苷Ⅱ的提取及HPL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皂苷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结构不同的大豆皂苷生物活性不同,为了选择性利用B组大豆皂苷,本文考察了B组大豆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及B组大豆皂苷Ⅱ的分析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从脱脂大豆中提取大豆皂苷,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B组大豆皂苷,进而通过HPLC-MS法对B组大豆皂苷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大豆皂苷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对B组大豆皂苷的选择性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皂苷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结构不同的大豆皂苷生物活性不同,为了选择性利用B组大豆皂苷,本文考察了B组大豆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及B组大豆皂苷Ⅱ的分析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从脱脂大豆中提取大豆皂苷,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B组大豆皂苷,进而通过HPLC-MS法对B组大豆皂苷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大豆皂苷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对B组大豆皂苷的选择性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了解近些年来白藜芦醇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生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得出:白藜芦醇提取的技术主要有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萃取以及酶解提取法;分离纯化的技术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高速逆流色谱纯化法、柱层析纯化法;生理活性的研究涉及保护心血管、抑制肿瘤、调节雌激素样及促进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药理实验为指导,利用溶剂法、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硅胶柱层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分离卤虫的有效抗炎部位,对卤虫的抗炎作用进行初步的研究。通过急性炎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提取分离的卤虫有效抗炎部位,具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对炎症的抑制率最高可达80.70%,与对照品相比P<0.001(t值检验)。  相似文献   

14.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了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和单独的枝干或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实验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中挥发油,其中分别鉴定出27、26、13及20种成分;运用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曼地亚红豆杉单独的枝干和叶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可分别鉴定出16和24种成分,挥发油得率分别为4.21%和9.70%。从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挥发油种类差异较大,且叶中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枝干。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天然产物.综述了天然黄酮类物质的多种提取工艺,分别是水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酶解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超临界萃取法.同时对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其结构的关系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海南地区白胡椒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海南地区白胡椒中挥发油组分进行了提取,测得白胡椒挥发油质量分数为5.5%,并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确认出25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峰面积相对质量分数为80.6%。  相似文献   

17.
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国内外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主要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法和膜法分离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密蒙花麦角甾苷锥形柱分离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分离柱角度、硅胶用量、流速3个因素对密蒙花中麦角甾苷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分离工艺为选用15°层析柱,硅胶与样品的质量比为75∶1,洗脱流速为18 ml/min。在此条件下,麦角甾苷回收率可达85.9%。麦角甾苷的纯度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莪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主要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木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获取莪木挥发油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以药材粗粉为原料,按m(药材):m(水)=1:8加水,蒸馏8h,药材出油得率平均可达2.51%,该工艺稳定,可靠 ,莪木挥发油的GC-MS分析确定其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野生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运用琼脂扩散法分析检测鱼腥草挥发油的抗菌作用,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鱼腥草全株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地下茎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叶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叶的提取液在药物质量浓度达31.25 mg/ml时即能抑制病毒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