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念 《大家健康》2016,(4):175-175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的病历资料,总结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高位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因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受损、胎盘问题、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31例,软产道受损致产后出血25例,胎盘问题致产后出血17例,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7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受损、胎盘问题、凝血功能障碍是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应做好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和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后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高危妊娠致产后大出血的产妇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对我院22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的观察和护理。结果产妇都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但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以前降低,产妇全部治愈。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护理,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和精心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减低对产妇的危害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贾宇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5018-5019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间60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对其护理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效果显著的有53例,占总比的88.33%,护理效果良好占总比的3.34%,仅有2例护理效果差。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尽早发现出血因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重视产后出血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方法:将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剩余的39例产妇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其作为观察组。之后,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并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3 d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率较之对照组更低,且新生儿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给予高危妊娠产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在减少高危妊娠孕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摸球法将本院救治76例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30 min、2 h、48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产妇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且孕产妇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观察组对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高危妊娠产妇84例均为阴道分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9.52%(4/42),明显低于对照组(3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高危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丽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05-15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在我院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的产妇进行筛查,确定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1124例(试验组),无高危因素的产妇2265例(对照组),试验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例数及出血控制时间。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产后出血后试验组在3 h内控制出血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肯定,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9.
郭英茹   《中国医学工程》2012,(3):105+107
目的观察分析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欣母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92例,均为2008年9月~2010年9月住院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比较两组在术中、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欣母沛250 g,宫体注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20 U,宫体注射,同时给予催产素20 U,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产后2 h和产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减少,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12.
白玲 《求医问药》2014,(21):152-153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9例经阴道分娩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结果:导致这些产妇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因素为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对这些产妇进行对症的治疗和护理后,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围产期加强对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排查,并对有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效地保障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产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6120例妊娠病例中发生产后出血80例,占1.31%,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产次、胎儿体重、流产次数,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0.0%。结论:临床中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有较多种,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产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6120例妊娠病例中发生产后出血80例,占1.31%,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产次、胎儿体重、流产次数,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0.0%。结论:临床中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有较多种,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5.60%(108/192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88例,占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81.48%(88/108);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9例,占17.60%(19/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53,p<0.01);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6.67%),其次为胎盘因素(28.7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因素、巨大儿或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全身因素等。结论:病理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平卧、给氧、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输液;立即交叉配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做好输血准备.严密检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面色、阴道出血量,记出入量.协助医生寻找出血原因,帮助迅速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危孕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探究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高危阴道分娩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第3产程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第3产程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更优(P<0.05)。结论:给予高危阴道分娩孕妇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机率,改善母婴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芬 《吉林医学》2010,31(17):2684-2685
目的:探讨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7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产后出血量最多1500ml,最少600ml,输血6例,未发生出血性休克及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白细胞数、恶露均正常,伤口无脓性分泌物,血色素正常,生活能够自理。结论:分娩期是围生期中最关键的时候,对于高危产妇,应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积极防治分娩期产后出血,根据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使产妇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完成分娩过程,把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有560例产妇接受分娩,对这些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的产妇中有14例有产后出血情况,占研究总数的2.5%,这些患者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胎儿过大、胎盘粘连和前置胎盘等,全部出血患者均经过一次止血后停止出血,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结论:产妇产后出血会引发死亡,所以在对出血产妇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症处理,积极的进行护理,避免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原因.方法 对1999~2008年间江苏省5家医院的1707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和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①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在产后出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5.1%、17.9%、15.9%;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782.3±683.3) mL]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571.0±225.7) 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剖宫产的平均出血量[(836.2±763.2)mL]和阴道分娩的平均出血量[(634.1±377.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707例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量与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86.0%(1468/170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 ①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者;③子宫收缩乏力仍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