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报告30例法乐四联症小儿术中用脉搏氧饱和度(SpO2)仪的监测结果。麻醉前开放或密闭面罩供氧均能提高SpO2,升至90%以上分别占30%和73.3%。气管内手法通气与机械通气均使SpO2增至90%以上,但气道压不应≥1.96kPa.否则右向左分流量增多而致SpO2显降低.术中急性低血容量,尤其心脏上操作对SpO2影响最大.应密切观察并加以纠治。  相似文献   

2.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呼吸道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25%~60%,规范化的呼吸监护与管理,对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起重要作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施行了婴幼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73例,现将呼吸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是关系先心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其他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得到临床更多的重视。2007-2009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对1282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肺功能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特点,总结了在拉萨市开展的2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施行全凭静脉麻醉的经验。除常规监测外,9例放置动脉漂浮导管。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转流结束后静滴多巴胺,肺动脉压仍高者输注小剂量硝普钠或前列腺素E1。全部病例麻醉与手术经过较顺利,痊愈出院。4例腋下小切口手术,开胸时暂停呼吸超过2min,SpO2急降至90%以上,经恢复机械通气2min后SpO2&;gt;98%。结论:平原地区心脏手术的麻醉与监测技术适用于高原地区,但应充分认识供氧连续性的重要性,尽量缩短呼吸暂停时间;警惕并及时纠正随时可能发生的代谢性酸中毒;重视肺动脉高压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闫焕霞 《河北医药》1997,19(6):391-391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252000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闫焕霞心律失常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能及时监测和治疗,往往危及生命。现总结我院自1990年~1995年心脏术后,23例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吸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氧状态、监测吸氧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将氧饱和度和SpO2与患者病情相比较,根据SpO2选择吸氧浓度并做好相应护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占57%;患者病情与低氧有关,SpO2≥0.92病情较轻;吸氧增加SpO2者预后较好。结论:根据患者低氧具体情况选择吸氧浓度,SpO2≥0.92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各器官系统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功能不完善,因此婴幼儿心脏手术后的呼吸功能管理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2004年11月至2007年7月25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呼吸管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50例中,男112例,女138例;年龄4·5个月~3岁,平均24·5±7·7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自然死亡率较高。有资料报道 ,生后一年死亡率 5 0 % ,至第二年死亡率 75 % ,畸形越复杂 ,死亡越早[2 ] 。专家提意 ,先心病患儿应尽早手术 ,合并肺高压者应在 2岁前手术[1] 。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比率较高 ,占心血管手术后并发症的首位[3 ] 。因婴幼儿各方面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 ,代偿功能极差。病情变化快 ,因此对我们术后呼吸道护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自1999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我科共进行婴幼儿心脏手术 5 5例 ,由于我们系统地按婴幼儿护理常规护理 ,加上先进的监护设备 ,有效地减少了呼吸道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科381例3岁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ICU期间的管理及ICU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381例婴幼儿按照年龄和疾病类别进行分类,总结在ICU期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护理要点,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ICU期间死亡13例,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4~126h,平均18.9h,住ICU时间1~14d,平均4.8d,再次手术3例.没有因护理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婴幼儿手术后进行全面监测,细致查体,尤其是抓好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监护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安全、迅速的优势,在重症监护中居于重要地位.ICU护士能否准确进行SpO2的监测,并正确评价其结果,充分发挥SpO2监测的作用,对于提高重症监护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安全、迅速的优势,在重症监护中居于重要地位.ICU护士能否准确进行SpO2的监测,并正确评价其结果,充分发挥SpO2监测的作用,对于提高重症监护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2 0例心脏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心肌酶谱活性的动态监测 ,结果表明心脏手术后各种酶活性均高于正常 (P<0 .0 1) ,学龄前儿童组增高尤为显著 ,各种酶活性增高快慢与急性心肌梗塞时酶活性的变化相似。心脏手术所引起的心肌酶谱(CK、CK- MB、L DH、HBDH、AST)增高是心肌损伤的反映 ,监测术后这些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有助于了解手术中心肌损伤程度以及术后处理有重要意义。1 对象与方法2 0例进行心脏手术的病人 ,其中男 13例、女 7例 ;学龄前儿童 (<6岁 ) 8例 ,学龄期儿童组 (6~ 15岁 ) 4例 ,成年组 (18~ 5 0岁 ) 8例。手术后及术后…  相似文献   

13.
方雄水  庄少惠 《贵州医药》2002,26(5):401-40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阻滞及辅助药对SpO2的影响,以期正确地估价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分析其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无呼吸,循环功能异常的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分为腹腔镜胆囊手术组(简称胆囊组)和腹腔镜妇科手术组(简称妇科组),每组各30例,各组均持续监测病人SpO2,记录硬膜外阻滞前,硬膜外阻滞平面固定后,气腹压力稳定后及应用辅助药物后SpO2的最低值和持续时间,测定时排除循环不良对SpO2的干扰,结果:硬膜外阻滞平面固定后,胆囊组病人SpO2有轻微下降,妇科组病人SpO2基本无变化,气腹压力稳定后,两组病人SpO2均有轻度下降;应用辅助药物后,两组病人SpO2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胆囊组SpO2≤94%(88%-94%),者有15例(占50%),妇科组SpO≤94$(90-94%)者有8例(约占36%),结论: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阻滞及辅助药物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手术全程宜常规吸氧或辅助呼吸,合理应用辅助药,加强术中呼吸管理和严密监测至关重要。p  相似文献   

14.
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准确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压是机体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1],病人血压的变化常常预示病情的变化,也可反应药物的作用情况。血压监测作为重症监测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自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应用于临床已来,为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然而对于数值的准确性众说不一。本文根据心脏手术病人均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特殊性[2],对有创、无创自动和手测血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于为自动血压监测方法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合理使用。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是随机选择的心脏手术后重症监护病人,均为成人。男12例,女8例。其…  相似文献   

15.
黄和锋  陈东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07-1507
1999年8月~2005年8月为100例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12~65岁,体重47~76kg,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施行手法复位,50例(P组)采用了单次静脉注射双异丙酚(西安国邦),50例(L组)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术中监测BP、P、SpO2。两组方法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1619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死亡68例,死亡率4.2%,术后发生并发症190例,发生率11.7%。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呼吸道的管理以及心功能维护、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直视手术中七氟醚全程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诱导和维持,观察组采取七氟醚全程麻醉,两组患者的其他药物使用均相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和给药后1、2、5、8、10 min以及患者手术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诱导之后MAP明显低于诱导前,同时HR高于诱导前,对照组患者诱导前后MAP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时间点HR、RR、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七氟醚全程麻醉的临床应用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着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技术是一种克服了电化学法缺点的新型光学测量方法,具有无创、实时、连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ICU、手术室、急救病房、麻醉复苏室等临床工作中。本文从当前ICU危重患者常用的无创SpO2监测方法、原理和影响因素,对无创SpO2监测结果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将无创SpO2监测技术应用于ICU危重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例的逐年增多,探索并掌握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提高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将我院2002年1月—12月收治的59例10kg以下婴儿及低体质量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病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部分床上活动对患者心肌耗氧量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于入院两周内,在平静状态下,床上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进食及翻身、深呼吸和低强度下肢活动9个时间点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D-P值(心率与收缩压两项乘积用以表示心肌耗氧量)。结果床上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活动D-P值增加显著,床上排便时D-P值最大。同样,床上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及进食的SpO2下降明显,床上排便时的SpO2下降最明显,而翻身、深呼吸、低强度下肢活动时的D-P及SpO2无明显改变。结论在进行排便、排尿、探视、床上浴、进食时严密监测和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呼吸肌能力,减轻心脏负荷。同时适当进行低强度的下肢活动和深呼吸活动,定时翻身,防止潜在的、危险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