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很常见,本文介绍检测肉制品中大豆蛋白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酶联免疫法和电泳。  相似文献   

2.
多环芳烃作为一种挥发性芳香族烷烃化合物,具有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遗传毒性,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肉制品因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近年来随着多环芳烃相关毒性的研究,由其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论述了近年来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及其检测方法,同时对多环芳烃检测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准确、快速、高效和绿色的检测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酪胺以较低的浓度存在于肉类食品中,但浓度过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如何准确、灵敏地检测肉制品中酪胺含量并控制其产生和积累是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肉制品中酪胺的生理和毒理作用、预处理方法及特点、常规联用检测方法和新型检测方法,以及肉制品在屠宰后、加工期间和贮藏期间所采用的控制技术,为肉制品中酪胺的检测及其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杂环胺是肉制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强致癌、致突变能力的杂环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环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简要介绍了杂环胺的分类、形成机理,并重点综述了常见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及其抑制机理,目的是为杂环胺的相关研究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是衡量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中腐败程度的重要指标,对TMA含量进行有效监控,建立准确、灵敏和值得信赖的检测方法是当前产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尝试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肉制品中三甲胺,包括形成因素、转化途径、代谢方式、致毒机理、检测方法等。首先对三甲胺进行介绍,其次归纳三甲胺与人体健康联系,着重分析并总结21世纪以来检测三甲胺的各类方法,包括顶空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离子迁移谱法、离子色谱法、传感器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方法并对其进行概述,最后对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胡三梅 《肉类研究》2022,36(5):62-67
肉及肉制品营养丰富,也易受微生物污染,其食用安全性备受关注。本文介绍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限量要求,分析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弊端,综述快速测试片法、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分子诊断法、免疫分析法、光谱法、仪器法等新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微生物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满足肉类产业对微生物检测快速、准确的需求,为肉类企业减轻流通压力并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肉制品营养与食用安全性的要求日渐提高,肉品工业发展模式也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肉制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致癌物杂环胺类物质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就肉制品中潜在致癌物杂环胺为论述对象,从其结构分类、危害、检测、形成机理以及控制方面综述其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重点从动物源性检测的靶序列DNA选择和DNA分析技术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讨论动物源性成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为我国实施动物源性成分量化监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肉制品中大豆蛋白的应用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蛋白已经广泛用于各类肉制品加工中。大豆蛋白对肉制品的保水性、质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豆腥味、致敏等不利影响。文中对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剂以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中。本文综述了肉制品发酵剂的起源,研究进展及常见的肉制品发酵剂,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袁乙平  李靖 《肉类研究》2022,36(3):59-66
肉品中的水分含量占70%以上,肉品的贮藏及加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对肉的品质及加工特性有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水分的检测及研究方法主要有常规分析、波谱分析和热分析等,绿色、快速、无损并且能够准确定量的水分分析技术成为发展方向并逐步普及,如利用核磁共振、近红外分析等。本文综述国内外肉品贮藏及加工过程中水分状态、分布变化和检测方法,重点对肉品中水分的检测方法,包括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深入阐述,分析其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以期为肉品中水分的研究和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原理及方法,综述了肉品新鲜度各项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快快速在线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实现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无损、实时检测,这对于促进我国肉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丽施 《肉类研究》2011,25(1):46-49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官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但是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或耗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新鲜度的信息等局限,快速精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肉品新鲜度检测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综述了几种肉品新鲜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无损检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肉制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在肉制品中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综述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5种前处理技术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并概述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对多种挥发性亚硝胺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  相似文献   

15.
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和目前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如对薄层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二维或多维色谱-稳定同位素稀释质谱联用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对肉类及其制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两部分,而缺乏肉类及其制品的质地的仪器检测方法及相应标准。本文对肉类及其制品质地的仪器检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为肉类及制品的质地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N-亚硝胺是一类公认的带有强毒性的化合物,是在弱酸性条件下由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反应生成的一种致癌物质,在肉制品特定的加工环境中容易生成。以往研究表明:人类是挥发性亚硝胺引起癌症的易感群体,这些物质存在于食物中被认为是某些人类癌症包括胃癌、食道癌及鼻咽癌等癌症的致病危险因子,所以国内外对食物中挥发性亚硝胺的检测、形成和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来源和危害;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应用辐照和天然植物等阻断剂消除和控制肉制品中N-亚硝胺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