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其中联合溶栓组(A组)44例、单用rt-PA组(B组)37例、单用尿激酶组(C组)32例、对照组(D组)48例。评价4组治疗后28d的疗效,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个溶栓组与D组在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之间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病死率及非症状性脑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27.0%、28.1%、4.2%,A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A与C、B与D、C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发生率低于两组,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改变,致使相对应部位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展成脑组织坏死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随着影像医学、介入治疗学及新一代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发展和应用,脑梗死的治疗进入一个新领域,经动脉内导管溶栓介入治疗有诸多特点。目前,急性脑梗死的生理病理变化、rt-PA溶栓药物的选择、溶栓时间窗及动脉的选择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原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观察组接受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估两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和评估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变化,计算溶栓后3个月患者预后良好率。结果溶栓后1个月,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45.83%(22/4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68.75%(33/4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促进神经功能好转,降低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rt-PA与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11项rtPA与U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对照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rtPA组与UK组两组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心律失常及病死率的所有对照研究均具有同质性(均P>0.05)。rtPA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9.0%,显著高于UK组的55.6%(P<0.005),而出血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与UK组相似(P>0.75或P>0.2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显著优于UK,小剂量rtPA(50mg)费用不高,适合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俊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10-1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组30例。标准剂量组给予0.8~0.9 mg/kg的标准剂量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小剂量组患者则给予0.6~0.8 mg/kg小剂量rt-P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24 h时NIHSS评分显著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6%,标准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栓、清除自由基、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 43%(32/35)比71. 43%(25/3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8. 25±1. 11)分比(11. 05±1. 67)分](P <0. 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75. 94±9. 54)分比(59. 87±7. 61)分](P <0. 05),两组患者BI评分的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 86%(1/35)比17. 14%(6/35)](P <0. 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85. 7%(30/35)比62. 86%(22/35)](P <0. 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NIHSS评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红花注射液、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中州铝厂职工医院收治的71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rt-PA组(35例)与联合组(36例)。rt-PA组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于rt-PA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rt-PA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联合组SF-36评分高于rt-PA组,NIHSS评分低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rt-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AC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较对照组(74.4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BI分值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与对照组(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能增强疗效,缓解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4.5 h内予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及90 d随访时mRS评分。结果:两组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都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5)。90 d随访,≥80岁组13例,<80岁组47例预后良好,两组预后良好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0岁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UK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r-tPA、UK溶栓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5).r-tPA组的显效率(48.28%)和总有效率(86.21%)稍优于UK组(分别为41.38%和82.76%),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tPA与UK早期溶栓治疗A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似,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入院时及溶栓后24h、7d、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进行评分。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和恶化1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和恶化2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的2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但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性质(心源性、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心源性组(42例)与非心源性组(43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心源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9%(11/42),高于非心源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5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心源性、非心源性)脑梗死采用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相当,但心源性脑梗死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有无不良事件发生,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及甘露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2min内静注10%,余量60min内静滴[1]。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评价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溶栓后合并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牙龈出血3例。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时间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任淑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01-3003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辅助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AC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rt-PA组和联合组,各48例。rt-PA组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rt-PA组基础上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溶栓后1、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43/48)]高于rt-PA组[72.92%(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14 d,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辅助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朱逸 《当代医学》2013,(32):69-7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肠溶阿司匹林入院即口服,100mg/d,共持续应用90d,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使用剂量为16rag/次,1次/d,并持续应用14d;观察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以8.0mg/kg为用药总量,静脉推注其总量的1O%,5min内完成推注操作,取生理盐水250mL加其余90%静脉滴注,行60min维持应用,剂量为100mg/d,连续应用90d,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浆FG(血浆纤维蛋白原)、Barthef指数与E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呈明显降低表现,以第1天最显著,为(2.49±0.78)g/L,后在正常值维持,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在(450±1.60)g/L左右。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第7、14、90d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4265±7.88)、(51.33±7.78)、(74.71±7.12)与(27.12±6.13)、(31.59±6.48)、(42.87±6.79)。治疗后2h观察组评分即显著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90天观察组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6)。结论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缺损程度,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分别进行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辅以常规诊疗,观察两组凝血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数量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D-二聚体水平均在治疗后2 h明显升高,3 d时下降至治疗前水平,其中,rt-PA组在治疗后2 h时水平明显高于UK组(P<0.05)。治疗后rt-PA组有效率为83.7%,显著高于UK组的65.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rt-PA组分数明显低于UK组(P<0.05)。rt-PA组脑血管再发、颅内出血与血管性死亡的总发生率与UK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t-PA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较UK更好的疗效,兼具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普遍开展了应用rt-PA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发病6h之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且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溶栓治疗对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有效,但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上出血和死亡的高风险,以及医源性等因素,至今未见我国的多中心大样本对照研究的有关报告。现将本院2003年至2007年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38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