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兔毛针织面料在服用过程中起毛起球现象严重的问题,采用牛奶蛋白接枝交联技术对兔毛针织物进行整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整理后兔毛针织物中的兔毛纤维和纱线的表面状况,结合圆轨迹法、单位面积毛球个数及单位面积毛球称量法测试了整理后兔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表明:经过处理后蛋白质能够明显地接枝在兔毛表面,使纤维表面变粗糙,接枝交联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兔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自制抗起毛起球整理剂A对中空涤纶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的整理工艺。分析表明,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浴比、浸渍温度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效果的影响显著,而浸渍时间和烘干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使用自制抗起毛起球整理剂A的最佳条件是整理剂用量4%、浸渍温度60℃、整理液pH值7、浴比l:20。在最佳条件下并选择浸渍时间60min、烘干温度90℃ 烘干时间1h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整理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可由原来的1~2提高至3~4.织物的柔软性有所改善,顶破强力和保暖性有所提高,但织物的透气性会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选用自制清洁整理剂及抗菌整理剂,采用两浴法对保暖针织面料进行了抗菌、自清洁复合功能整理。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自清洁性能,以及整理前后针织物的起毛起球、表面摩擦性、保暖性、透气性、透湿性等服用性能。结果表明,保暖针织物经抗菌、自清洁复合功能整理后,织物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抗菌和自清洁性能;其抗起毛起球性、透湿性有所改善,但表面摩擦性、保暖性、透气性变差。  相似文献   

4.
以自制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对纯羊绒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了整理剂应用工艺对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理剂最佳的应用工艺下(整理剂用量为80% (owf)、工作液pH值5~6、处理浴温度40~50℃,20 min、热固工艺100℃烘干、110 ~120℃,5 min、浴比1∶25),助剂可显著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其起毛起球等级可以提高2.0 ~2.5级,且织物的手感和白度等风格不受整理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择自制还原剂001和市售M2002抗起毛起球剂作为整理剂,并将二者结合对羊毛针织物进行抗起球起毛整理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剂001的浓度为1%、整理液pH值为9±0.2、整理温度90℃、整理时间60 min时,可以将羊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从2.0级提高到3.5级;使用市售M2002再进一步整理,其抗起毛起球等级可以提高到4.5级.  相似文献   

6.
选择自制还原剂001和市售M2002抗起毛起球剂作为整理剂,并将二者结合对羊毛针织物进行抗起球起毛整理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剂001的浓度为1%、整理液pH值为9±0.2、整理温度90 ℃、整理时间60 min时,可以将羊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从2.0级提高到3.5级;使用市售M2002再进一步整理,其抗起毛起球等级最多可以提高到4.5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超薄型羊绒衫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同时减少抗起毛起球整理过程中对羊绒纤维的损伤,选择水溶性树脂类抗起毛起球剂和有机硅类柔软剂作为整理剂,研究超薄型羊绒衫树脂加法整理与柔软整理相结合的联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联合整理工艺为先树脂加法整理,再柔软整理;可以使超薄型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到4级,织物顶破强力保留率99.5%,悬垂系数和抗弯刚度分别下降29.5%和65%,对吸湿性能几乎无影响,手感好。可见,此联合整理工艺适用于超轻薄型羊绒衫的抗起毛起球整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PPC)、聚四氢呋喃(PTMG)、聚酯二元醇作为聚氨酯预聚体软段原料,1,4-二羟基丙酸(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原料,以2,2-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性扩链剂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利用—NH2与—CNO的反应性接入三元嵌段硅油,制备出3种不同有机硅共聚水性聚氨酯羊绒针织物抗起毛起球剂,讨论了DMPA用量对整理剂性能的影响。并对3种不同聚氨酯软段合成的整理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制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整理剂相对于传统单纯树脂整理或者硅油整理抗起毛起球效果提高了1~2级,并且在手感方面较传统整理剂有所改善,其中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所代表的抗起毛起球剂性能基本介于聚醚和聚酯二元醇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丝蛋白整理剂SDB对涤棉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丝蛋白整理剂SDB质量浓度、工作液pH值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其中浸轧法优化工艺为丝蛋白整理剂SDB 80 g/L,pH值5,焙烘温度130℃;浸渍法优化工艺为丝蛋白整理剂SDB 10 g/L,pH值5,50℃处理30 min.采用这两种优化工艺处理的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提高2~3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负氧离子产生的机理及意义。针对空气中负氧离子缺乏以及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氧离子纤维上等问题,文中采用自制的负氧离子整理剂对毛针织物进行后整理以获得负氧离子纺织品。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前后毛针织物的负氧离子释放效果,探讨了负氧离子整理对毛针织物耐洗性、透气性、顶破强力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负氧离子整理剂处理后的毛针织物释放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4 000~5 000个/cm~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体的微环境;整理后毛针织物经过40次洗涤,其负氧离子释放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乡村环境的负氧离子浓度;整理后毛针织物的透气性、顶破强力及抗起毛起球性能均符合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薄型羊毛针织物的后整理及其服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薄型羊毛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和有机硅柔软整理,探讨了3种不同整理工艺对针织物抗起毛气球性、表面摩擦性能、悬垂性、透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的改善效果,通过比较,选出一种较合理的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自制的阳离子类水性聚氨酯抗起毛起球整理剂(CWPU)用于涤棉针织物整理,最佳工艺条件{浸轧[CWPU用量120g/L,焙烘(130℃,3min)}或浸渍[CWPU用量12%(owf),45min,浴比1:15]}下,可明显提高涤棉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且手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织服装发展迅速,且功能性是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之一。选用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整理剂和易护理整理剂,采用"二浴法"对针织面料进行复合功能整理,通过测试针织物表面特性,以及起毛起球、透气、保暖等服用性能,探讨了抗菌/易护理复合功能整理工艺对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该复合整理工艺对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摩擦系数平均偏差(MMD)无影响,对以动摩擦系数平均值(MIU)、织物表面粗糙度(SMD)表征的针织物光滑度、手感影响不大,但对针织物透气性和保暖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软段、N-甲基二乙醇胺为亲水单体,自制嵌段聚醚硅油为扩链改性剂,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整理剂。采用该整理剂和嵌段聚醚硅油同浴对羊绒针织物进行整理,经其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从2~3级提高到4级、洗涤毡缩率从11.2%降到3.3%,织物透湿、透气性与亲水性良好,手感柔软,且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7,(21)
用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对莫代尔家纺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探讨了整理剂和催化剂用量、p 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莫代尔家纺面料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艺为: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 65 g/L,六水合氯化镁7 g/L,整理液p H值5,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 min。整理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达到4.5级。用艾叶提取液对莫代尔织物染色,可提高染色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再对染色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和皂洗牢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PPC)作为聚氨酯预聚体软段原料,1,4-二羟摹丙酸(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原料,以2,2-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性扩链剂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利用-NH2与-CNO的反应性,于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上接入自制三元嵌段硅油,水乳化,制备了聚氨酯和有机硅的共聚物乳液。将整理剂应用于羊绒针织物上,测定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及手感,并对整理剂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呈现了整理剂在羊绒纤维表面的包裹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中成功接入了有机硅链段,合成了预期的分子结构。自制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整理剂相对于传统单纯树脂整理或者硅油整理,抗起毛起球效果提高了1-2级,手感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衣物尤其是羊毛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服装产业的问题。用氩等离子体气体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能明显改善纤维的表面结构,减少羊毛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将抗起毛起球等级提升1~2级。等离子体抗起毛起球整理技术无需水及化学品,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整理过程,值得推荐用于纺织行业。工业规模的等离子体整理针织物系统已被开发,其可将羊毛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减至最小。除可减少织物起毛起球外,添加不同化学品的等离子体整理技术还可实现防水、抗静电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羊毛针织物起毛起球的现象,并从纤维的结构与特性、纱线结构、织物组织结构等方面分析了羊毛针织物起毛起球的原因。介绍了目前羊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的方法,包括减量法、树脂法以及新型整理技术等。指出了降低羊毛定向摩擦系数有助于提高抗起毛起球等级,适度降低纤维的力学性能有利于织物起毛起球现象的改善;生物酶法是最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加工技术,但需要与其他加工方式联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还原-酶联合法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羊绒衫起毛起球现象比较严重的特点,分析了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还原-酶联合法对羊绒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介绍了该整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和实验步骤,并测试了酒红、灰色和粉色3种颜色的羊绒针织物整理后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表明:还原-酶联合法抗起毛起球整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2~3级,整理后织物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涤色牢度变化不大,但手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FK-833对莫代尔家纺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探讨了整理剂用量、pH、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整理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5 g/L,不调节整理液pH(大约为9),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 min。织物经抗起毛起球整理后,染色牢度可提高0.5级,抗起毛起球可达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