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术(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FUT)在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治疗中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共198例男性雄激素型脱发患者接受了FUT毛囊单位移植术,根据不同患者秃发程度分级、秃发面积、供区毛发密度制订手术方案,然后进行头皮条切取、显微分离毛囊单位,对秃发区域进行毛发移植。结果:198例患者中,所移植的毛囊单位数量范围在893~3430株,分别在术后2年内进行随访,观察供区瘢痕隐蔽,受区毛发生长良好,外观自然,患者满意。结论:FUT在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术前评估、肿胀麻醉、缝合技术、低温保湿技术、显微镜的使用等作为FUT手术的关键技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在雄激素性秃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接收的120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接受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术前和毛发移植联合注射PRP治疗后(即术后12周)用数码相机记录脱发区域的毛发情况,对治疗前后脱发面积,拉发试验,毛发再生情况、皮损总面积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脱发面积、拉发试验、毛发再生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在减小脱发面积、改善拉发试验、提高毛发再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损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14%)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疗效优于单独毛发移植,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健康成人头发总数平均有11~15万根,其生长受年龄、气候、环境及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而秃发的诱因包括各种疾病、药物、医源性等因素,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1959年,Orentreich成功地在雄激素性脱发病例中把枕部非雄激素敏感性毛囊移植于秃发区,发现它们移植到秃发区后仍能保持其原来的特性而继续生长,且不随秃发区周围的毛发脱落。从而提出了“供区优势”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毛发修复外科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兰花  李发成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2):171-172,i005
目的:探讨应用毛发移植治疗秃发、眉毛稀疏、阴毛缺损。方法:首先从两耳之间枕后切取一条含毛发的头皮组织,将头皮条切成薄片,然后借助2倍手术放大镜,分割成显微毛发移植物(含1~3根毛发)和微小毛发移植物(含4~5根毛发),显微毛发移植物通过植发器植入,用于修复发际、眉毛和阴毛,其他秃发部位先用自动毛发移植系统动力手柄打孔(直径为1.5mm),然后用植发手柄植入微小移植物。结果:2001年1O月~2004年1月,将此技术应用于43例男性型秃发、5例瘢痕性秃发、3例阴毛缺损和5例眉毛稀疏的病人,术后效果较满意,毛发移植成活率约90%。结论:根据不同的受区,结合应用毛发移植器和自动毛发移植系统技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燕  张可洲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819-1822
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为显著特征,在临床上可分为男性型秃发(male pattern hair loss,MPHL)和女性型秃发(female pattern hair loss,FPHL)。本病具有种族差异,男性及高加索人群发病率高。随着年龄的  相似文献   

6.
青年男性秃发多为男性型秃发(male pattern alopecia)或脂溢性秃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毛发脱落,多在20-30岁左右发病,有家族倾向,30岁左右发展最快,脱发主要在头顶部,多先从前额发际开始,终而头顶部头发大部分或全部脱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笔者利用白体毛囊单位毛发移植术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青年男性型脱发1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自体枕部头发分离成单体毛囊,移植治疗永久性秃发(雄激素源性秃发及瘢痕性秃发),评价其效果。方法取患者自体枕部的头发优势区的毛发,在手术放大镜下将其分成含有1~4根毛发的单体毛囊,用小植发刀在受区根据术前设计作2mm的小切口,用显微手术镊取已分离好的单体毛囊,植入切口内。结果我科于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手术163例,大部分患者术后移植的毛发均生长良好。结论自体毛发单体毛囊移植术治疗永久性秃发,手术效果好,手术创伤小,外观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毛发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永久性毛发脱失的直接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头发为人体之冠,是构成人体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了头发,会影响个人的容貌和仪表[1]。头部毛发永久脱失的原因诸多,最常见的是雄激素脱发、遗传基因引起的秃发,也有外伤、烧烫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后等瘢痕性秃发,目前在临床上只限于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9.
正感谢《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的信任和支持,我顺利完成了本期专栏——《瘢痕美容整形》的组稿和审阅工作。本专栏组稿,在发出征稿通知后,得到了大家的迅速响应,在此感谢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现对近年来瘢痕美容整形研究的一些进展,结合组稿内容评述如下。本专栏稿件主要内容包括:瘢痕疙瘩的诊疗指南建议,表浅性瘢痕的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畸形的  相似文献   

10.
毛发移植术治疗秃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雄激素源性秃发的治疗研究开展已有100余年历史,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如钻孔头皮移植、条形头皮移植、头皮皮瓣转移、头皮扩张术及头皮缩减术等,这些手术移植物成活率高,但头发外观往往有失自然,甚至留下明显的瘢痕。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器械和技术的革新,由于微小毛发皮片移植术的成功,使移植头发的形态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应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治疗雄激素源性秃发的经验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以枕后部为供区,对67例男性秃发(雄激素源性秃发)患者应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进行治疗,并应用含单个毛囊单位进行发际线再造.按照OT Norwood(1975年)的分类方式,其中Ⅲ型者27例,Ⅳ型者21例,Ⅴ型者19例.结果 术后随访67例患者12个月至8年,大部分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满分为3分)的平均值:27例Ⅲ型患者为1.8分,21例Ⅳ型患者为2.1分,19例Ⅴ型患者为2.3分.结论 应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治疗雄激素源性秃发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改进了发际线的设计方案,其术后效果更加自然美观.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毛发移植应用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是治疗脱发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脱发治疗的重视,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层出不穷。从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FUT)到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FUE),再到纵向部分毛囊单位提取术(partial longitudinal-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PL-FUT),以及雄激素性秃发的研究与治疗,影响毛囊生长和发育的相关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干细  相似文献   

13.
自体显微毛发单元移植治疗瘢痕性秃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显微毛发单元移植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性秃发的新技术。方法选择头部健康有浓密毛发的头皮为供区,切取含有完整头发的条形头皮组织,分割成显微毛发单元移植物,植入秃发区内预制的相应孔洞中。自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该项技术治疗71例瘢痕性秃发患者。行工期手术成功治疗了52例患者,行Ⅱ期手术成功治疗了19例患者。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12个月,移植的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发质良好,平均成活率为90%,外观效果均满意。结论显微毛发单元移植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发质良好等优点,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体毛发移植术是将自体的健康毛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重新移植到脱发区域的过程,是目前治疗永久性脱发最有效的方法.毛发永久脱失的原因诸多,最为常见的是男、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也有外伤、烧烫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后等的瘢痕性脱发.通过自体毛发移植后的新生毛发无论色泽、质地、生长速率、数量、毛发生长周期均保留原有毛发的特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至目前为止我院治疗秃发、秃眉患者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年龄18~40岁(30.85±4.73)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均观察180 d。两组均口服非那雄胺每天1 mg,试验组用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对照组用普通洗护品,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头皮、毛发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80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改善程度、总体使用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2.574、2.579、2.134,均P<0.05)。试验组治疗180 d毛发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5)。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29例对疗效满意,占96.67%;对照组2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能较好地改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情况,可增加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脱发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秃发的有效方法,影响移植成活率和整体美容效果的因素很多,除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及熟练技术操作外,毛发移植过程的每个环节均需认真细致。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高密度显微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脂溢性秃发5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毛发移植治疗瘢痕性秃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索高密度毛发移植治疗因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瘢痕性秃发的新技术。方法 于头颅的后、侧部优势供区内,切取含有完整毛发的条形头皮组织。分割成微小毛发移植物(含4-6根毛发)和显微毛发移植物(含1-3根毛发)。然后,植入头皮瘢痕脱发区内预制的相应孔洞中。结果 1998年4月-2000年2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96例128个瘢痕性秃发区。32例仅需一期手术;64例需行二期手术完成治疗。术后12个月以上的远期随访,恢复快,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即使在瘢痕区域的受体上移植的毛发常常也能良好地生长,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又一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很荣幸受邀对本期《毛发移植技术》专栏文稿进行点评。对于本专栏作者的稿件我作了认真阅读,获益匪浅。这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目前毛发移植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作了总结和讨论,虽各有千秋,但基本反应了这个领域的应用现状,相信读者阅读后对毛发移植技术有一个相对全面和具体的了解。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我除了对文章一一点评、提出本人的拙见外,同时,对于毛发移植的手术和基础研究,再补充了一点理解和看法,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自体毛发移植治疗脂溢性秃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高密度显微外科毛发移植技术,综合移植多种微小型毛胚,治疗脂溢性秃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切取患者头发生长浓密的枕、颞部头皮作为毛发移植供体,5倍专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毛囊,制成多种微小移植毛胚,以三棱针、微型刀片和卵圆形打孔器在受区打孔,用显微外科移植镊,由前向后顺序将移植毛胚植入受区孔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32例脂溢性秃发,移植毛发的平均成活率为90%,Ⅰ期手术后患者满意度为81%,6例不满意患者行Ⅱ期手术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随访12~24个月,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发质良好无脱落.结论 应用高密度显微毛发移植技术,综合移植多种微小型毛胚,具有手术时间短、植发密度高、覆盖效果好等优点,大部分患者Ⅰ期手术后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高密度显微外科毛发移植技术,综合移植多种微小型毛胚,治疗脂溢性秃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切取患者头发生长浓密的枕、颞部头皮作为毛发移植供体,5倍专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毛囊,制成多种微小移植毛胚,以三棱针、微型刀片和卵圆形打孔器在受区打孔,用显微外科移植镊,由前向后顺序将移植毛胚植入受区孔隙,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32例脂溢性秃发,移植毛发的平均成活率为90%,Ⅰ期手术后患者满意度为81%,6例不满意患者行Ⅱ期手术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随访12~24个月,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发质良好无脱落.结论 应用高密度显微毛发移植技术,综合移植多种微小型毛胚,具有手术时间短、植发密度高、覆盖效果好等优点,大部分患者Ⅰ期手术后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