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并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接线结构由单电源供电网络变为了多电源供电网络,改变了系统的潮流分布,继而配电网继电保护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针对DG并网后带来的误动、拒动和灵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式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法,采用GOOSE over UDP实现信息传输并和自适应电流整定方法相结合,解决了DG接入配电网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11):242-244
分布式电源(DG)并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接线结构由单电源供电网络变为了多电源供电网络,改变了系统的潮流分布,保护装置可能发生误动和拒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法。该方法增加了保护系数α,使得保护范围不会因DG接入及线路长度发生变化,解决了DG接入配电网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雪松 《煤矿机械》2014,35(12):102-105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传统的单端辐射状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接入点附近节点的短路容量,使得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发生变化,由此可能会引起配电网保护的失灵。分析了不同位置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短路电流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公式分析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的关系,分别绘制其关系曲线,详细地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特点及对传统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及其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控制策略,并根据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相位比较式的纵联两端保护和纵联全域保护算法,可以实现在线故障准确定位,满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特性对保护提出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煤》2017,(12):60-62
分布式电源的诞生,为电网提供了新能源,但是同时也让继电保护变得困难。如何恰当地监控分布式电源,减小对电网运行的干扰和阻碍,是电网急需探索和解决的课题。文章以传统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分布式电源在接入位置和故障不同的状态下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提出应用距离保护来满足和实现复杂网络有选择地迅速切除故障元件的要求,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进行计算分析和仿真实验,有效验证了距离保护可弥补电流保护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应用到配电网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仿真阐明了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带来的严重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对传统三段式保护改进型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案。最后用仿真验证本方案在保护范围和灵敏度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电源并入后带来的拒动、灵敏度低和误动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小英 《中州煤炭》2021,(9):229-233,239
针对分布式配电网故障诊断过程中因信号丢失导致的诊断准确率下降问题,以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络故障定位拓扑结构为基础,采集不同时段不同区段故障发生后的配电网络节点信息,形成故障信息数据集群,并对其数据特性进行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量,最后,采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参数寻优,在Matlab仿真平台构建了分布式配电网络故障诊断算法模型,其中对区域故障信号因子进行反馈校正,剔除非区域故障的冗余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策略提升了配电网络的故障诊断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风光类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问题由单电源模式变为多电源模式。为了研究多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研究了应用神经网络进行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可行性。通过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了故障过电流信息到故障区域的映射。算例的结果证明应用神经网络求解多电源配电网故障区域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给传统的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实质性的挑战。当馈线上发生故障时,电网会出现孤岛运行的运行方式。针对该情况,在综合分析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及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广度和深度搜索相结合的控制网闭合环自动搜索算法,快速求得最优的孤岛划分方法。并结合孤岛运行的方式,提出了“改进最小路结合区间运算”算法,同时为了防止过估现象,引入反演公式,使评估结果更加符合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对IEEE-RBTS BUS6系统主馈线F4算例的分析及计算,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发生故障时的零序电流极其微弱,不易被察觉,基于此,提出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接地故障自动检测方法。利用S变换算法将配电网接地信号转换为复时频矩阵,提取其中信息量作为故障信号特征;计算配电网中每条线路的暂态信号真有效值,比较参考线路与其他线路间极性,找出故障线路;比较3条线路间的暂态能量比值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说明线路出现了母线故障。经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不受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影响,可有效检测出隐藏的接地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独立/并网双模式逆变器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并网控制方式。在并网模式下保留独立运行时输出电压环作为滤波电容电流的补偿环,消除滤波电容电流对电网的影响;采用具有倍频效果的三态滞环PWM控制改善系统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式能有效的减少进网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并网输出功率因数,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内在电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段慧芹  刘帅 《煤矿机械》2013,34(9):296-297
通过对故障信息方向进行处理,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识别的矩阵算法进行了研究,算例说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的位置,对我国自愈配电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漏电故障及危害,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在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漏电电流的电网参数。分别对忽略电网对地电容及考虑电网对地电容两种情况下对人身触电电流的计算,指出了对人体触电影响较大的参数,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特别指出在大电容电网中,减小人体触电电流时需要采用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小伟  陈楚 《中州煤炭》2021,(3):143-147
为了在配网规划中预测未来需求量及用电量,从而决定电网的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大小,以及采用的发电设备类型,保证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经济性,提出对配网规划中可以运用负荷预测这一思路。以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研究着手点,在分析电力消费现状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法、单耗法、趋势拟合法,预测某地2020—2024年的电力消费,对比分析配电网规划中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这3种方法在预测过程中的数据样本、适用条件以及建模思路方面均存在明显不同。得出规划配电网过程中,需要结合电力消费的发展情况以及负荷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负荷预测方法,才能在真正提高配电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清洁能源和备用电厂的接入,未来智能配电网的闭环运行,将对供电可靠性带来很大提升.针对煤矿配电网多电源闭环系统的防越级问题,提出了基于GOOSE网络的方向电流闭锁型防越级保护方案——故障时利用功率方向判断实际电源上级,通过GOOSE通信机制完成闭锁或开放等故障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实现整个厂区配电网的防越级保护功能.通过理...  相似文献   

16.
黄建业  刘冰倩  廖飞龙  刘恒旺  林锐 《中州煤炭》2022,(2):241-246,256
为降低主动配电网运行网损与成本,提升其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方法。设计包含终端设备层、边缘计算层、信息管理层与云计算层的主动配电网自动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主动配电网各设备的运行状况,运用边云协作模式实现平台对设备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及预处理,并结合最低线路总网损目标函数,由云计算层建立双层规划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模型,通过边缘计算层运算该模型后,完成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主动配电网的总线路损耗,提升其运行的经济性,改善分布式电源消纳水平,运算的收敛性能好、精度与效率较高,CPU消耗量低,可保障主动配电网的低成本与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具备低电压穿越(LVRT)技术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短路电流贡献较低,与传统同步电机的短路特性存在差异,这导致传统过流保护系统易出现误动作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整定策略,用于提高过流保护系统的性能。该策略基于LVRT工作原理,通过对故障电压进行估计,并利用故障期间电压下降效应来补偿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限流控制引起的电流轻微增加,从而加速保护系统的动作速度,并在IEEE-12节点配电系统上使用DIgSILENT软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选择性的同时,所提出的自适应整定策略显著改善了保护系统的动作时限,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井下电网漏电电流的影响因素及漏电电流的确定方法,对井下电网漏电保护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保护范围、灵敏度以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故障分量的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与BP人工神经网络相配合的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电流序分量识别故障类型,BP人工神经网络间接找出系统等效阻抗的变化规律,实现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的功能。最后,对一个10kV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孙才华  刘强 《中州煤炭》2022,(7):211-216
研究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输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以期缩短输配电网网损、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以总投资与运行成本最小、分布式电源有功网损最低、电压稳定裕度为目标函数,结合分布式电源的容量、电压、电流约束条件,建立输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初始化粒子群参数、例子迭代次数及速度设定、粒子潮流和网损计算、粒子适应值分析等步骤,求解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输出最优规划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输配电网的电源规划,规划后输配电网电压稳定,所产生的有功网损小,可降低输配电网的总体运营成本,更好地满足实际电力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