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计90例,并为该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多模态MRI评价溶栓后24 h及3个月时疗效,采用卒中量表(NHI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结果 9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63例占70.00%、不良者27例占30.00%,治疗前后NHISS的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行多模态MRI检查者阻塞血管完全再通17例占42.50%、部分再通5例占12.50%、闭塞18例占45.00%,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79例占87.78%、不良者11例占12.22%,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结果 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60岁,60~69岁,70~79岁,≥ 80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4.5 h,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通过χ2检验比较患者溶栓前的一般资料,根据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有效性分析,患者出血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1)年龄≥ 80岁组患者房颤比例较高,Toast分型中(cardio embolism,CE)型比例较高,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4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无显著差异,24 h恢复良好率、NIHSS评分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3)4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非直接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年龄≥ 80岁组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发病4.5 h的高龄(≥ 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获益与<80岁患者相同,出血风险也并未增加,但是对于年龄超过80岁且伴有房颤患者,NIHSS评分较高时,选择是否溶栓要慎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90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可提升疗效,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NIHSS和Barhtel评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08-11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统计两组的疗效,NIHSS评分和不良事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14天和溶栓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改善神经功能明确,同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均予以常规rt-pA给药剂量(0.9mg/kg)治疗,研究组60例均予以rt-pA小剂量(0.6mg/kg)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指数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10%左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对症处理后有效缓解,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胃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罩2013年5月78例AcI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予溶栓治疗的ACI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近期预后。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NIHSS评分(7.68±4.62),mRS评分(3.28±0.41),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5.25±4.43),mRS评分(1.11±0.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患者齿龈出血58例(74%),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14例(18%),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4%),死亡4例(5%)。非溶栓组齿龈出血2例(3%),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5例(6%),症状性颅内血肿2倒(3%),死亡3例(4%)。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病死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办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6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在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MDA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8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24 h有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对照组(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观察2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后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远期疗效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对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并与仅采用西医西医卒中单元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15d和30d时BI、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显著高于未溶栓对照组(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6周后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46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126例,采取常规治疗加巴曲酶降纤抗凝治疗;常规治疗组120例,采用基础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3、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联合应用巴曲酶降纤抗凝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无溶栓时间窗限制、应用方便,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82例按自愿原则,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3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51例,评估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后Ⅱ~Ⅲ级闭塞血管再通率、早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率、3个月较好转归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病死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具有与之相似的安全性,且动静脉联合溶栓拥有更好的疗效,但该结果仍有待于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20.
多模式MRI在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评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蓉  赵伟  孙志华  吴伟  张艳秋  程焱 《天津医药》2008,36(4):243-245
目的:评价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筛选的35例符合溶栓标准CT阴性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多模式MRI检查,进一步评估其溶栓风险和获益。结果:9例患者不符合多模式MRI筛选标准,不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另4例患者拒绝溶栓,7例患者在溶栓前肌力好转未予溶栓,15例患者接受了rt-PA静脉溶栓。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评分(mRS)0~2分者11例,3分者4例,无4~5分患者,无颅内出血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发病3h之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多模式MRI评估有助于选择可能从rt-PA溶栓中获益的患者;对于发病3.0~4.5h的患者,能扩大rt-PA溶栓时间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