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1,(1):207-208
目的:观察耳穴金针联合扶正针法干预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金针联合扶正针法治疗,A对照组采用耳穴金针治疗,B对照组采用扶正针法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次,测定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分别评估患者脑力及体力疲劳程度、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及其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S-14、SDS、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种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抑郁及焦虑程度。与A、B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FS-14、SD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S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单用耳穴金针或扶正针法对比,耳穴金针联合扶正针法在改善患者疲劳及抑郁程度方面疗效更优,而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方面疗效相当。结论:耳穴金针联合扶正针法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疲劳及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对阳虚型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阳虚型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下丹田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周2次,治疗2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积分及FA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FAI评分上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针刺配合下丹田灸对改善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状况优于仅使用针刺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壮医脐环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治疗,对照组5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次留针30 min,每3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疲劳量表-14(FS-1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14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督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14评分、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腰腿痠软、腰部冷痛、大便不实等症状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对22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体检正常的人群600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FS组中属于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五种中医体质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女性多于男性,不同性别的患者体质分布有所不同,女性气郁质、血瘀质人群明显多于男性。躯体疲劳以气虚质程度最重,脑力疲劳以气郁质最为明显。结论气虚质、气郁质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将为系统化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舍剂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扶芳藤合剂治疗,每次内服15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西药复合维生素B液,每次内服15mL,每日2次。14天为1个观察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不同中医体质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差异性及特征分析。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志愿者,采用热敏灸疗法对风池(双侧)、命门(双侧)、百会进行干预,并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66例CFS大学生志愿者,其中阴虚质24例,阳虚质17例,湿热质17例。3组CFS志愿者腧穴热敏化出现频率为81.0%,阳虚质志愿者百会穴的热敏化现象出现率最高(P=0.046),而在风池和命门穴中3种体质间则无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中医体质下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腧穴热敏化现象存在差异性,阳虚质者更容易诱发出热敏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整体经络针刺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法,1次/d,两组均治疗12次为1个疗程,现察2个疗程.采用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候积分评定表,观察治疗前后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候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证侯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良好,提示其可能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针刺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体针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及作用特点.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加体针法,对照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5%,对照组75%,均有显著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体重、胸围、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整合针灸方案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加精灸联合穴位埋针疗法进行整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疲劳量表(F...  相似文献   

11.
刘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02-1104
目的 观察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规范、合理的治疗前后焦虑或抑郁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4月共纳入76例早发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给予磺脲类或预混胰岛素为主的降糖治疗和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分别于确诊时、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并于确诊时和治疗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76例患者血糖控制均获满意,平均治疗控制时间为(20.5±8.1)d.确诊时76例患者中分别有46例(60.5%)和33例(43.4%)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SAS和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4.2±15.1和49.7±14.3;治疗1个月有2例失访出组,74例患者中分别有31例(41.9%)和20例(27.0%)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5.9±11.1和41.6±10.7,与确诊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对70例患者(4例失访)再次进行SAS和SDS量表评分,仅有11例(15.7%)和8例(11.4%)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评分分别为32.8± 11.2和31.2±11.4,与确诊时和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确诊时和治疗3个月HbA1c分别为(9.8±2.4)%和(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较为普遍且严重,规范、合理的降糖治疗和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值得基层医院和专科门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痛新1号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治疗组予头痛新1号,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2组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服药12周后治疗组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01)。结论头痛新1号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头痛患者伴随的情绪障碍。因此,慢性偏头痛应从风、从湿、从瘀、从虚、从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本研究通过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为其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 将100例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保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肌注黄体酮(20 mg/d),试验组加用口服补肾疏肝方(1剂/d),和耳穴埋豆(2 min/次,3次/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SAS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保胎效果,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SAS评分和阴道出血,腹痛、腰酸、小腹下坠感等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P及β-HC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保胎有效率(94.00%)、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和4.336,P=0.021和0.037)。随SAS积分升高,患者保胎有效率、保胎成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焦虑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静  曾佳乐  石惠 《当代医学》2022,28(3):77-8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服药依从性、生活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2例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患者在脱瘾治疗前后(相隔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各对患者测定1次,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予以对照。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SDS、SAS标准分均值分别为58.85±11.42及64.36±12.31,干预后患者的SDS、SAS分别为43.12±10.76、42.89±10.2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患者大部分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脱瘾治疗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干预,能积极、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SAS等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在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联合护理对优化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好转出院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家庭联合护理。2组病人接受干预5个月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病人的疾病状况进行评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的病人抑郁、焦虑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总体健康评价、活力、情感原因引起的角色受限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机体疼痛和社会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稳定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联合护理虽然不能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绞痛再发风险,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缓解病人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抑郁状态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予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及HAMD评分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HAMD及SDS评分,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改善作用。 方法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对54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选取此前1年在围手术期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前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对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护理前SDS、SAS、PSQI、BI评分和SQLS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DS、SAS和PSQI分别为(31.2±9.5)分、(33.5±10.8)分和(37.9±6.2)分,对照组为(47.9±11.6)分、(53.1±5.8)分和(48.3±9.4)分,干预组SDS、SAS和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BI评分和SQL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对于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精神状况及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