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对1995年6月--1998年8月将92例NSCLC随机分成超分割放疗(HF)组和常规分割放疗(CF)组。结果:HF组完全缓解率(CR)和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23.9%和89.1%,显著高于CF组的15.2%和60.9%(P<0.05)。两组1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F组2、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2.2%、28.3%和47.8%、37.0%,也显著高于CF组的23.9%、13.0%和26.1%、8.7%(P<0.05)。HF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为高(P<0.05),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需特殊处理。结论:超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治疗NCSLC明显优于CF方案,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均可耐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降低复发率,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 5例患者均采用低分割治疗 ,处方剂量为 4~ 5Gy,隔日 1次 ,总量 4 8~ 5 5Gy。结果 CR 2 3例 ( 5 1.1% ) ,PR 15例( 33.3% ) ,NC 5例 ( 11.1% ) ,PD 2例 ( 4 .4 % ) ,RR 38例 ( 84 .4 %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7%、4 8.9%、39.1%。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反应较小 ,痛苦较轻 ,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不能手术的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DT38—40GY,1.8~2GY/次,5次/周。采用上海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DVHs评价和优化适形治疗计划。缩野病灶部位适形加量DT21~27GY,3~4GY/次,病灶累积量达DT61~67GY。按RTOG和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CR30.5%(8/32),PR52%(15/32),NC21%(7/32),PD7.0%(3/32),总有效率71%(23/32)。毒副作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9%(9/32),急性放射性肺炎21%(6/32),骨髓抑制16%(5/32),心脏损伤12%(4/32),但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局控率,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8.
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寻找NSCLC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对1993年1月~199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NSCLC患随机分组研究。常规组35例:用^60Co或8Mv-x,5次/W,2Gy/次,总剂量70Gy/35次/7~8W。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5例:放疗前程为常规分割,2Gy/次,40Gy/20次/4W后改野,5天/W,2次/天,1.8Gy/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约占肺癌总数的 3/ 4[1 ] ,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应用常规分割放疗 5 a生存率为 5 %左右 ,失败原因是局部未控和远处转移。随着放射生物学的发展 ,加速超分割 (HART)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Herskovic报道在其所治疗的肺癌中即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 ] 。我们采用随机分组对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6年 9月— 1998年2月 ,对 5 4例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NSCL C患者配对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放疗组 (HART)和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探讨影响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1990年1月~1996年12月间根治性放射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Ⅰ~Ⅲb期NSCLC患者256例,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以多因素分析时各因素的变异系数乘以分组值计算预后指数。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1%和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早;在较短的总疗程时间内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病理类型为鳞癌和放射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较好的患者预后较好。综合以上4种因素的预后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的预后亚组。结论临床分期、放射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和放射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是放射治疗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够比TNM分期等单个因素更好地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1.
以替尼泊甙为主的化疗方案相伴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替尼泊甙(VM-26)为主的化疗方案相伴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小细胞肺癌中,48例选用VM-26+顺铂(DDP)方案,VM-26每天60mg/m2,DDP每天25mg/m2,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另5例用卡铂取代DDP,500mg静脉滴注,1天完成。除第1个与第2个疗程化疗间隔40天左右外,以后每4周重复1个疗程,共5个疗程。在第1个疗程化疗后1~4天内开始放射治疗。对局限期和广泛期患者分别照射不同的剂量和部位。结果局限期患者近期疗效为97.8%[完全缓解(CR)为53.3%,部分缓解(PR)为44.8%],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7.1%(27/35)和44%(11/25),中位生存期大于18个月。广泛期患者近期疗效为75%(CR25%),一年生存率为37.5%(3/8),中位生存期大于11个月。结论以VM-26为主的化疗方案相伴放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5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51例小细胞肺癌潜在可切除的病例经作术前放疗 ,中位 35 Gy,32天后手术 ,手术切除率为76 .5 % ,显示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9.8% ,与单纯手术组 (5 .0 % )无显著差异 (P>0 .0 5 )。术前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疗效基本一致 ,其 1,3和 5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后者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术前放疗组的 5年生存率为 37.0 %。单因素分析和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范围以及肿瘤手术切除与否是影响术前放疗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非小细胞肺癌 6 5 0例 ,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手术、单纯化疗、单纯中药及放疗与化疗、手术与化疗和手术与放疗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以包括手术治疗的 3组病人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 ,单纯化疗和单纯中药组。本组病人的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与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5.
根治性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LC)与远处转移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192例完成了根治性放疗的NSCLC进入本研究,远处转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差异性检验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模型。结果全组远处转移率,1年为20%,2年为38%。各分组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是:治疗前Karnofsky评分>70为22%,≤70为50%(P=0.002);临床分期I+Ⅱ为23%,Ⅲa为34%,Ⅲb为52%(P=0.024);鳞癌为26%,非鳞癌为62%9(P<0.001);完全缓解为28%,部分缓解为39%,无变化+病变进展为49%(P=0.023)。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Karnofsky评分>70、临床分期早、鳞癌、即期疗效好者远处转移率明显减少(P均<0.05)。依据远处转移率的高低给以上4项临床指标不同的组分别评分,4项指标总分≤7分者2年远处转移率为24%,而>7分者为67%(P<0.001)。结论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即期疗效等4项总分>7分者为NSCLC远处转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17.
18.
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分割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超分割组:12Gy/次,每日2次,间隔至少6h,Dr72Gy/6w。常规组:2Gy/次,每天1次,Dr64Gy/64w共32次。两组均5d/w。结果超分割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0%(18/28)和571%(16/28),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超分割组和常规组的一年、二年和三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9%、321%、214%和643%、429%、286%;464%、179%、107%和429%、250%、17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6%、71%和321%、17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并有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改善长期生存率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9.
b-catenin is a 92kDa soluble protein and arecognized component of a cell-cell adhesion regulator when coupled with cadherin[1] and is also consider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ember in the Wingless/Wn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2]. Combined type b-catenin combines with plasma zone of E-cad and mediatehomotypic cell-cell adhesion; free cytoplasmic typeb-catenin, Wnt protein, GSK-3b, APC and Axin etc.form Wn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Cytoplasmic type b-catenin forms multiprotei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