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镁离子荧光探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灯青 《化学进展》2009,21(4):715-723
镁离子(Mg2+)在许多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镁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镁离子荧光探针的最新研究进展。镁离子荧光探针体系主要分为:喹啉类、β-二酮类、冠醚/多醚类、羧酸类、荧光素/罗丹明类、配合物类、聚合物类和纳米材料类等。本文列举了每类探针分子代表性的化合物并总结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镁离子荧光探针体系。  相似文献   

2.
用新合成的有机试剂7-(8-羟基喳啉-5-磺基-7-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QSAHQS)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镁的反应条件。Mg(Ⅱ)与试剂在pH9.9的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形成1:1型红色络合物并呈现荧光,其λ_(cx)/λ_(cm)=546/581,线性范围为0~12μg/25ml,检测限为4.9ng/g。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并直接应用于自来水和矿样中镁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顺序注射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痕量西维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药西维因与β-环糊精在pH 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反应生成主客体包合络合物,导致西维因本身的特征荧光增强的现象,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方式提出了顺序注射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西维因的方法。试验得出仪器的主要工作条件:①进样方式:两区带;②环糊精的浓度:3.5mmol·L-1;③试样体积:240μL;④缓冲溶液体积:100μL;⑤测定流量:5.0mL·min-1;⑥扫描速率:12 000nm·min-1;⑦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334nm。在设定条件下,西维因的质量浓度在0.90~210μg·L-1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3μg·L-1。用此方法测定了河水、湖水和自来水样品中西维因含量,并在此3种样品的基体中加入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1.8%~109%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荧光熄灭定量的测定铜(II)的新方法。从新鲜菠菜中提取叶绿素-a,用高氯酸溶液处理,制得脱镁叶绿素-a。测量脱镁叶绿素-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观测到505和535nm处有特征吸收峰。在60 ℃水浴中,脱镁叶绿素-a的丙酮溶液与铜(II)离子水溶液混合,5分钟后发现混合液颜色变绿,505和535 nm处吸收峰消失。铜(II)离子水溶液与脱镁叶绿素-a的丙酮溶液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类似浓度的其它生理离子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对脱镁叶绿素-a的荧光猝灭现象不明显。 研究了铜(II)离子与脱镁叶绿素-a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荧光强度衰减的影响。并通过阿累尼乌斯经验关系估算铜(II)离子与脱镁叶绿素-a反应的活化能约为10 ±1kJ·mol-1。研究了铜(II)离子的浓度对脱镁叶绿素-a的丙酮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在8.0×10-5 ~8.0×10-7 mol·dm-3范围内,铜(II)离子的浓度与混合液的荧光强度成线性衰减关系,检测限可达8.0×10-7 mol·dm-3。利用脱镁叶绿素-a的丙酮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测量,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检测铜(II)离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线浓缩与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联用对水中痕量锌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 9.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在吐温-80存在的条件下,锌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在水相中能形成络合物。将浓缩技术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联用,建立了在线自动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锌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360μg/L,检出限为0.42μg/L;对质量浓度为5.0、50μg/L的锌离子进行8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55%和2.14%。将该方法应用于水体中痕量锌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李文  牛彪  洪陵成 《分析试验室》2011,30(12):70-73
采用定量的顺序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经过优化实验条件,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 ~1 mg/L,检出限为0.002 mg/L.方法适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98.3% ~101.2%之间.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苯酚基镁盐,以四氢呋喃(THF)与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PP14TFSI)离子液体混合物代替四氢呋喃作为该电解质的溶剂. 当THF与PP14TFSI体积配比为1:1时,该苯酚基镁盐电解液镁可逆溶出性能最佳,电化学窗口宽(2.7 V vs. Mg),离子电导率高(7.77 mS·cm-1). 此外,热重测试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大大降低了THF溶剂的挥发性,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能. 四氢呋喃 + 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混合溶剂有望作为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首选溶剂.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溶剂,可替代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用于液/液萃取。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Mo(Ⅵ)与9-(2-羟基-5-偶氮对甲苯)苯基荧光酮(MBASF)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2 nm。在显色后的体系中加入离子液体-1-丁基-3-三甲基硅咪唑六氟磷酸盐([C4tmsim][PF6]),Mo-MBASF络合物被高效萃取进入离子液体相。由于离子液体在萃取前后均为透明液体,可直接用于光度法测定钼。在1000 mL水样中,0~4μg Mo(Ⅵ)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107L.mol-1.cm-1。绝大多数离子可大量存在,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已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超痕量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高能量密度、大容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二次电池是未来储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高比能的镁离子电池(MIBs)是以镁或镁合金为负极的二次电池,是一种重要的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绿色储能电池。镁离子电池发展缓慢的主要问题是镁离子在正极材料中扩散速度慢。因此,本文综述了五类晶体结构的镁-过渡金属复合物类型(包括一维隧道结构、二维层状结构、三维尖晶石结构、三维NASICON结构、三维橄榄石结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等,还阐述了镁离子在固体中扩散行为及提高扩散速度的措施,最后展望了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镁-过渡金属复合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寻找高电压(大于3 V)、高比能量、高可逆性的正极材料和与其匹配的电解液是实现镁离子电池第三次突破的关键。我们希望本文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促进镁离子电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荧光光谱法间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中的镁可被氢离子置换而形成去镁叶绿素。本文首次提出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叶绿素中的镁而间接测定叶绿素的方法。在氨性溶液中,以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铁试剂)作荧光试剂,省去了叶绿素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