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生物载体--鱼鳔膜及竹腔膜上制成固定化酶.利用酶反应中氧对[Ru(dpp)3][(4-Clph)4B]2荧光猝灭制成荧光葡萄糖传感器.该文研究了这两种传感器的最佳测定条件、线性范围、重现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两种生物支持体固定的葡萄糖酶传感器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前言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生物工程重大研究领域之一,酶电极的研制则是生物传感器研究中最广泛,应用也最多的项目,它涉及到医学,食品加工工业,发酵工艺过程控制,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从目前国内外发展看,某些类型生物传感器已实用化,可用作定量测定的一种手段,本文对于利用生物传感器测定发酵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定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从生物传感器的酶膜入手,通过改变酶膜中各种成分的配比,提高了酶膜的稳定性由单纯使用一种葡萄糖氧化酶改进成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共固定化所制成的双  相似文献   

3.
王钟  于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3,22(2):58-60,64
建立了一个双酶葡萄糖传感器微透析系统,并且在体外实验中考察了影响系统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即固定化酶膜技术和微透析系统的灌注速率。优化的系统采用夹心法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于金叉指电极,并采用20μl/min的灌注速率。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式葡萄糖传感器阳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石墨粉含量高的混合物导电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导电性能及水中贮存稳定性,并将其作为电化学式葡萄糖传感器的阳极,以此电极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为20 ~30 s、灵敏度为60 nA/(mmol·L-1) 、线性响应范围为0 .02 ~7 .0 m mol/L,在水溶液中储存20 天,传感器的响应值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酶生物传感器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具有生物亲合性的蛋壳膜作载体,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的交联法对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固定化,与用蛋壳膜作支撑体的溶胶-凝胶法固定化酶作比较.利用基于氧电极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模型,着重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活性,发现蛋壳膜法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较高,证明了蛋壳膜是一种很好的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多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稳定性、水溶性、成膜性及制备酶电极的电流响应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表明使用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一次性葡萄糖传感器的包酶载体,固定化酶膜效果好,制得的葡萄糖传感器电流响应呈线性,灵敏度为111 nA/(mmol/L).  相似文献   

7.
将葡萄糖氧化酶和高氯酸二茂铁同时固定在微盘铂电极表面上的含Nafion的聚电解 质内,成功地研制出微型化的葡萄糖传感器,获得了各种优化的实验条件:如稀释Nafion的水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的相对浓度、高氯酸二茂铁的2以及氧气等对葡萄糖测定的影响。高氯酸二茂铁对地人有电催化氧化作用,酶基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能够在是极表面上用这培法检测。另外,在无氧条件下,高氯酸二茂铁本身也可单独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子媒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具有生物稳定性的氟碳化合物封端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分别研究了聚碳酸酯聚氨酯的浓度,葡萄糖氧化酶的用量、戊二醛的用量、电极的浸渍时间以及牛血清蛋白的加入等方面对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由具有生物稳定性的氟碳化合物封端的聚碳酸酯聚氨醣材料制成的葡萄糖传感器可显著提高灵敏度,其响应电流达到了数万纳安,可与加入纳米粒子的纳米增强型葡萄糖传感器相媲美,这为制作信噪比高、灵敏度好的传感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新的用生物传感器测定D-葡萄糖互变系数的方法,该生物传感器由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酶膜和流动注入分析式氧电极所组成,传感器测得的互变系数与旋光法测定的和文献上所给出的数值基本上符合,并验证磷酸根对D-葡萄糖互变反应有催化作用,其互变系数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制以纳米金颗粒与聚乙烯缩丁醛(PVB)及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制成复合固酶膜基质,制成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使用硫堇(Thi.)作为电子媒介体对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电子媒介体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响应的灵敏度,为制备有实用价值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工学部小山升助教授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有机膜叠层式电流式酶传感器。 这种全固态式葡萄糖传感器是通过涂覆电解聚合树脂(卟啉钴)薄膜/葡萄糖氧化酶(GOD)膜的双重膜,或者涂覆卟啉钴和葡萄糖氧化酶的混合膜构成的。测量和考察此传感器的特性,结果发现,它在2秒内就可以检测出葡萄糖的浊度。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是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主要碳源。为了稳定产物产量与质量,必须控制葡萄糖在发酵液中的浓度。为了解决现有"固定化酶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难以用于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酶液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制了适用于发酵过程的、在线使用的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00mg/dL,且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0,传感器灵敏度为2.59nA/(mg/dL),传感器检测限为0.07mg/dL;传感器重复性较好,对50mg/dL葡萄糖浓度,变异系数(CV)为2.02%。所研制传感器基本满足了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酶固定化是构建高性能酶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步骤之一。基于硼酸基功能化单体与糖蛋白中1,2-/1,3-邻二醇结构的相互作用.该文发展了一种固定糖蛋白酶的高效新方法。首先,在镀金金电极上,先后滴涂葡萄糖氧化酶-氨基苯硼酸混合物和氯金酸钠。  相似文献   

14.
明胶作载体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将葡萄糖氧化酶和明胶载体在少量甘油存在下,用戊二醛共聚合在聚丙烯透气膜上制作葡萄糖氧化酶膜.用此酶膜与pO_2传感器组装的酶电极本身含有足够量的氧,能使样品中氧含量对电极响应的依赖关系减小到最小.对该酶电极的最佳测试条件与分析特性作了测定,结果证明该电极可用于葡萄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交替电极二茂铁导电介质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苄基二茂铁的氧化电位为140mV(vsSCE),并把它用于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和电极间传递电子得到了无试剂氧化还原酶传感器,交替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并且加屏蔽电极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二茂铁离子从电极上的流失,此电极可以工作在较低的电压并在较宽的范围内测定葡萄糖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管型固定化酶液流G.P.T,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和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可分密接型和分离型,前者是将固定化酶(或微生物)膜紧贴在基础电极的敏感面上,当酶膜中发生酶反应时产生电活性物质,再由基础电极产生相应响应。目前多研制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分离型的结构即将固定化酶(或微生物)充填在一定规格的细管中,也可称它为反应柱,构成有反应柱的液流系统,可以用相应的基础电极或用光学检测器检测。我们在对密接型氧基—酶电极研制的基础上,对 G.P.T.传感器的研制在构型上进行试验,比较,发现用固定化酶管法制备的这种分离型的 G.P.T.传感器供酶催化有更大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的载体,将GOD附在铂丝电极上制得葡萄糖酶电极.文中讨论了溶解性媒介体萘酚绿B的浓度、溶液的pH值和温度对该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这一介体型葡萄糖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葡萄糖表现出良好的响应特性,如响应快、重现性和稳定性好.传感器线性范围为8.0×10-4mol/L~3.6×10-2mol/L,相关系数为0.9933,检测限为5.0×10-4mol/L.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空壳钯纳米粒子,通过TEM对其空壳结构进行了表征。将空壳钯纳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在玻碳电极(GC)表面,构建了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空壳钯纳米粒子对过氧化氢(H202)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作用,通过检测酶反应产生的H202可检测葡萄糖的浓度。在-0.3V工作电位下,在2.5×10^-5mol/L到2.7...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氧化钛溶胶凝胶制备生物传感器.该方法制备的溶胶克服了通常氧化钛溶胶体系在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缺点,可以通过调节pH值达到保持酶活性的目的.以葡萄糖氧化酶为例,用上述氧化钛溶胶凝胶将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纳米生物复合薄膜.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稳定性.同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氧化钛溶胶凝胶合成以及生物传感器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脲酶,葡萄糖氧化酶和α-淀粉酶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尼龙网和软聚氨酯泡沫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成功地研制了固定化酶柱,建立了简便,有效检测其溶解酶以及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电导法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固定化酶的性能及动力学参数,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磁场对溶解酶以及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