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血源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的认知及自我防护状况,为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血源性职业危害的认知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护生间无差别。对血源性职业危害的防护认知水平一般,中专护生低于大专和本科护生;自我防护行为较差。98.2%的护生认为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很有必要。[结论]医学院校应在护生实习前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并制订相关的考核制度;医院应给护生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以减少护生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血源性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状况。方法采用自我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45名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调查。血源性知识危害满分为4分,防护知识掌握满分为9分。结果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血源性职业危害的认知水平较低,为(2.0±0.75)分,自我防护行为较差,为(6.0±O.75)分。92.3%的学生认为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教育非常必要。结论医学院校应在实习前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减少学生在实习期间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学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833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7.0%的实习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教育,>50.0%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锐器伤发生率为57.9%;对其专业、是否了解职业暴露、是否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学校是否开展了职业防护课程、实习岗前培训时是否接受了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为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43.6%的实习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95.7%的实习生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结论 实习生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系统化教育和定期培训,完善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现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269名临床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2.8%的临床实习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一半以上临床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为52.4%,32.0%的临床实习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结论 临床实习生对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进行职业防护系统化教育和定期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实习医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 日实习医学生上报登记的35名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 1438名实习医学生中共收到35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暴露率为2.43%;护理专业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7名占77.14%,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他专业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为导致暴露的主要形式,32名占91.43%,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77.14%;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22名,占62.86%.结论 实习医学生面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医院应加强实习医学生职业防护的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实习医学生也应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避免和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实习生职业损伤现状与干预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实习生职业损伤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对策与防护措施.方法 对122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职业损伤现状、职业接触感染和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 临床医学实习生中有31.15%接受过职业损伤知识和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有94.26%的临床医学实习生非常希望接受有关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临床医学实习生预防职业损伤和有关职业防护知识明显不足.结论 实习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7.
谭雪雁  赵云  汤敏  孙俊波 《职业与健康》2014,(4):488-490,493
目的了解湖北省十堰市医护人员和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防护意识,为今后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3所医疗机构中的178名医护人员和138名实习医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问卷结果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担忧程度明显高于实习生(P〈0.05)。医护人员认为最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是心理因素危害(89.33%)、X线辐射(87.64%)和生理因素危害(76.97%);50%的实习生担忧x线辐射对自己产生伤害,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和对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的处理方法两项护士的认知情况优于医生(P〈0.05),其他核心内容认知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知晓针刺伤可能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一项医护人员与实习生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内容医护人员认知情况均明显优于实习生(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度高,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大危害,应对其加强心理疏导与教育;实习生对职业防护认知度差,对职业危害相关防护知识认识不足,应加强对实习生的职业防护健康教育,这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更好地自我保护与工作学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张桂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84-1585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和防护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40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66.0%的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约半数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锐器伤发生率为66.7%,实习医院、是否了解职业暴露、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为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37.0%的实习护生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结论 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认知不足,发生职业暴露比例较高,需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降低供应室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风险、提高她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健全实习护生安全防护教学管理体系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新课题.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09年7月-2010年4月对84名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的认知、需求调查,年龄20~23岁.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职业暴露防护难点及防护教育需求问卷调查表.分别对不同时间段进入供应室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1)性别、年龄、学校、学制、已实习科室和时间.(2)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置、评估上报情况.(3)职业防护教育需求状况,调查问卷采用统一解释语,当场发给实习护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好收回,发放问卷84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为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防护措施,降低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2008-2009年医院手术室38名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测评。结果 38名护士中接触血性传播性疾病达68.42%;受伤率78.9%,缝合针居首位;护龄<5年的低年资护士锐器伤占76.67%;大多数损伤发生在整理或清洗器械占36.67%;职业危害相关知识测评中,主要问题是对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不清,不了解、不遵从标准的行为仍普遍存在。结论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源性病原体概率高,锐器损伤概率大,血源性疾病传播危害性大,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迫在眉睫,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意识及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2015届临床实习结束返校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间共发生职业暴露385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2.31%(385/910),职业暴露者以护理学专业人员为主(190名)。358名(39.34%)医学实习生能够认知自身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自身保护性抗体认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222名(57.66%)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次数>1次,暴露环节以诊疗操作为主(45.45%),暴露场所以病房为主(32.21%)。职业暴露后,46.75%的医学实习生第一反应表现为紧张,35.06%表现为担心,18.18%出现严重心理反应,仅14.03%医学实习生寻求他人支持帮助。结论医学实习生对职业防护意识认知不足,应加强其职业防护教育,增加职业防护意识,关注职业暴露后的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某院连续三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分布,为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某院登记上报的70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数据采用Excel 2007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在上报的70名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82.86%)和医师(8.57%)排名前两位;乙型肝炎病毒为主要暴露源,占52.86%;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为外科病房、内科病房、门急诊和手术室,分别占34.29%、22.86%、18.57%和11.43%;根据职称不同,职业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实习人员(10.05%)、初级职称(2.52%)、保洁物业(1.69%)、高级职称(1.42%)、中级职称(1.39%).发生较多的操作环节为输液完毕拔针、拔针回套和医疗废物处理,分别占38.57%、18.57%及17.14%.结论 调查结果能为该院血源性暴露防控提供依据,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报告监测系统,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并督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细节管理对防止职业危害的作用。方法分析各个岗位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按细节管理要求进行针对性完善,强调执行的落实。结果无一人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了解宜昌地区麻醉医师职业危害的暴露现状及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状况,为制定麻醉医师职业的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同一时间截点(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宜昌市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等1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麻醉科医师(121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职业危害暴露现状及认知状况调查。结果麻醉医师职业危害行为总体发生率为67.80%,锐器刺伤行为的发生率最高(26.3%),其次为血液、体液、唾液污染眼睛或口腔(19.5%)。防护用具配备率最高的是防护服(98.3%),其次为口罩(92.4%);使用率最高防护用具是口罩,使用率也仅为51.1%;其他防护用具使用率均在30%以下。影响临床实验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得分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医院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医院级别和麻醉医师的文化程度。结论麻醉医师的职业安全防护应得到医院的重视,应从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提高麻醉医师的安全防护意识,提示防护用具的使用率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015—2018年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构建安全防控体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5—2018年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构建安全防控体系。结果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248人次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8.71%;护士血源性暴露发生率10.22%高于医生6.47%,女性9.56%高于男性6.28%,工作年限越长发生率越低,外科为高发科室,2015—2018年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时间段为8:00~12:00(39.11%),其次为13:00~17:00(29.03%),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伤(65.32%),主要发生于注射结束拔针或采血环节(25.40%),手指为主要暴露部位(79.03%),多数未戴手套或眼罩(52.42%);锐器管理不规范为主要暴露原因(52.02%);其次为操作意外(31.45%)。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28.63%),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25.00%)。结论2015—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为护士、女性、工作年限短、外科人员;主要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强化培训在医学生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5年武汉7所大中专院校的医学生,分为对照组(2011—2013年的675名医学生,上岗前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综合培训,即一次性大培训)和干预组(2014—2015年的682名医学生,实施院-科-带教导师三步式实习生强化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暴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各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防护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1.70%(148名),低于对照组的65.33%(441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91,P<0.01);干预组主动进行血清病毒检测和强化接种乙肝病毒疫苗的医学生所占比率分别为14.66%(100名)、11.73%(80名),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6%(20名)、2.67%(18名)]。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操作环节均为配药,干预组职业暴露报告率为72.97%(108/148),高于对照组的50.11%(22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78,P<0.01)。结论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强化培训,能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