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 提高胰头及壶腹部癌手术切除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 总结26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 对26例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根据肿瘤不同分期行不同范围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行改良Child重建术。切除范围注重区域性整块切除,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手术时间4.0-6.5h(平均4.6h),术中平均失血5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8/26)、46.2%(12/26)、23.1%(6/26)。结论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由专业组人员完成。不同范围的清扫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操作不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胰头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Mu DQ  Peng SY  Wang GF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3):173-176
目的 探讨扩大根治术对胰头癌的治疗意义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5~1998年期间我科收治的5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接受扩大根治术,同期35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利用1,2,3年累积生存率和死亡率评估两种术式的疗效。借助于CT回顾性评估临床分期以探讨扩大根治术的适应证。结果 扩大根治术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8%、62.8%和39.9%;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8%、47.8%和17.2%,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3年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1.4%和42.90A,,差异有显著性,局部复发累积死亡率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4%下降到扩大根治术的23.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只有临床1期才能生存3年以上,而扩大根治术组临床1,2期和部分3期患者可存活3年以上。结论扩大根治术能够通过降低局部复发率而提高胰头癌患者的生存率,扩大根治术的适应证是临床1,2期和部分无严重胰外侵犯的3期患者,而不适于严重胰外侵犯的4期患者。  相似文献   

3.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进一步研究和寻求更好的吻合方式,我们在本院历年来开展的各式胰一肠吻合比较的基础上,分别对胰头癌和胰头类癌2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将残胰直接套人空肠(非灭活空肠黏膜)的胰一肠吻合方法.手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肠吻合、灌注化疗配合放疗治疗胰头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6月共收治不能切除的胰头癌64例。放射治疗21例,胆肠吻合术治疗23例,胆肠吻合、灌注化疗配合放射治疗20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0%、0%和40%。以胆肠吻合、灌注化疗配合放疗疗效最好。方法为:胆肠吻合术后经化疗泵每周灌注阿霉素10mg和5-Fu1000mg,配合 ̄(60)Co照射,胰腺照射剂量60Gy。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组 ) 1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 8例 ,腹腔内肿物活检术 3例。PD组的一、三年生存率为 6 3.6 %和 36 .4 % ,而SG组为 17.2 %和 3.4 % ,PD组的生存率要比SG组明显提高 (P<0 .0 1)。结论 :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患者进行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合理和安全的 ,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术中术后放化疗在中晚期胰头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W  Lou JC  Xue HZ 《癌症》2003,22(5):520-522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胰头癌手术切除率低,综合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术中术后放化疗对中晚期胰头癌的治疗作用,以提高中晚期胰头癌的姑息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中晚期胰头癌患者外科施行胆肠吻合术,手术中在放疗科行直线加速器肿瘤区直接照射,同时手术中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置入埋入式化疗泵,手术后行肿瘤区灌注化疗。随访3—29个月,用直接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全疗程结束后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直径由术前的平均4.8cm缩小至2.7cm。疼痛缓解率为100%。仍生存者22例,死亡5例,6个月生存率为100%,12个月生存率93.7%,24个月生存率20%,死亡的5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7.9个月。结论:内引流加术中放疗和灌注化疗是对中晚期胰头癌患者治疗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胰头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扩大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常规淋巴结清扫,扩大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扩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扩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常规组(P﹤0.05).扩大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高于常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多于常规组,原位癌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33个月,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可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降低原位癌复发率,但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影响,同时加重了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及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不建议常规对患者采用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年老及身体状况较差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住院的134例接受根治性切除(RO)手术的胰头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头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4例胰头癌患者中,47例(35.1%)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43.3%)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9例(21.6%)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109例(81.3%)患者在观察期内出现复发,其中72例为腹膜后合并远处转移.134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24.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38.5%和17.6%.单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CA19-9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血管受侵状况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是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因素.结论 胰头癌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有关,这对胰腺癌手术预后判定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住院的134例接受根治性切除(RO)手术的胰头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头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4例胰头癌患者中,47例(35.1%)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43.3%)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9例(21.6%)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109例(81.3%)患者在观察期内出现复发,其中72例为腹膜后合并远处转移.134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24.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38.5%和17.6%.单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CA19-9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血管受侵状况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是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因素.结论 胰头癌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有关,这对胰腺癌手术预后判定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住院的134例接受根治性切除(RO)手术的胰头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头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34例胰头癌患者中,47例(35.1%)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43.3%)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9例(21.6%)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109例(81.3%)患者在观察期内出现复发,其中72例为腹膜后合并远处转移.134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24.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38.5%和17.6%.单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CA19-9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血管受侵状况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是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因素.结论 胰头癌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腰背部疼痛、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受侵及血管受侵有关,这对胰腺癌手术预后判定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切缘情况分为阴性切缘与阳性切缘,比较二者局部复发率、区域性转移率;根据切缘范围分为≤3mm、4~5 mm、≥5 mm,比较三者局部复发情况;根据有无局部复发比较3年、5年生存率.结果 140例喉癌患者中28例患者的切缘为阳性,112例切缘阴性.阳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6例(57.14%),阴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9例(1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为57.14% (8/14),手术切缘4~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21.87% (7/32),手术切缘≥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l0.64%(10/94),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切缘4~5 mm与≥≥5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6.61%,显著高于局部复发患者的17.86%、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缘与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3年、5年生存率较低.术中可将切缘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实施手术,以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复发,提高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2.
Recent advances in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have been remarkable. Pancreatoduodenectomy is a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cancer of the pancreatic head, and is now indicated even for elderly patients over 80 years of age. Pancreatoduodenectomy with combined resection of the peripancreatic vessels has improved survival, but extended resection including lymph nodes is considered to have no extra survival benefit. Furthermore, laparoscopic resection procedures includ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distal pancreatectomy, enucleation and central pancreatectomy can now be performed safely. Neoadjuvant or adjuvant chemotherapy using gemcitabine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surgical outcom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ncological aspects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chemotherapy may further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outcome of surgery for pancre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13.
Vater壶腹癌116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ater壶腹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手术治疗的Vater壶腹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状况。结果:局部切除3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13.16%),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2%,66.34%和51.36%。胰十二指肠切除62例,手术死亡1例(1.61%),术后并发症14例(22.58%),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2%、60.12%和43.38%。其中早期Vater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术后并发症4例(18.18%),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3%、64.56%和53.27%,行其他姑息手术16例,1年生存率11.12%,无3、5年生存。结论:手术切除是Vater壶腹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子线IORT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4年本院行电子线IORT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共167例患者的OS期、LR率、不良反应。IORT剂量10~20 Gy。术后12例体外照射、56例同步CRT、17例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OS期10.3个月,2年OS率为22.0%。中位PFS 6.3个月,2年PFS率为9.9%。CSS期11.2个月,2年CSS率为23.6%。仅行IORT时,<15 Gy、15 Gy和>15 Gy的中位OS及1年OS率分别为6.2个月和10.0%、9.1个月和39.6%、22.2个月和74.4%(P=0.000)。术后辅助治疗模式中IORT+CRT的中位OS期11.6个月,生存最佳(P=0.033)。单因素分析显示IORT剂量、肿瘤大小和限光筒直径为影响预后因素(P=0.000、0.006、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IORT联合术后放疗、IORT剂量为影响预后因素(P=0.006、0.000)。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电子线IORT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避开胃肠组织前提下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术后CRT可更好延长生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确诊并且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南阳地区妇女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者共63例为三阴组,ER、PR、Her-2有一项或多项阳性者共155例为非三阴组,分析2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三阴组患者平均年龄、未绝经患者、病理分级Ⅲ级、TNM分期T3、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5 cm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组(P<0.05).三阴组患者5年复发率41.27%、转移率34.92%,非三阴组5年复发率22.58%、转移率20.00%;三阴组淋巴结转移率、内脏转移率、骨转移率、脑转移率分别为12.70%、28.57%、15.87%、22.22%,非三阴组为6.45%、14.19%、12.26%、11.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为42.86%、23.81%,总生存率为85.71%、66.67%;非三阴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为63.23%、43.87%,总生存率为94.19%、81.94%.3年、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三阴组均低于非三阴组(P<0.05).结论 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具有发病早、组织学分级高、浸润性强的特点,术后更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The Pancreatic Cancer Registry of the Japan Pancreas Society registered 11,317 patients of pancreatic cancer during these ten years. Among these patients, resectional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on only 3,743 cases (33.1%). The actual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was 16.6%. As for small cancer which was less than 2cm,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41.0%. In pancreatic cancer local recurrence was more frequent than other cancers of pancreatic head lesions. Extended operation which means lymphangiectomy more than R2 has not improved survival rate generally But som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ended operation have survived long period.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has been tried.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确诊时,多数为晚期,常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即属手术禁忌症。本研究旨在探讨累及门静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切除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及生存率。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5年6月5例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其中胰头癌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3例,十二指肠癌合并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2例。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人工血管感染、阻塞并发症。随访10个月死亡1例,24个月死亡1例,术后存活超过3年2例,超过4年1例。结论:对累及门静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血管重建手术是安全的,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结合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mdiation therapy,3DCRT)结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4例胰腺癌患者中31例单独采用3DCRT,33例3DCRT前后各使用健择加顺铂方案化疗2个疗程,观察肿瘤局部缓解率及总的1、2年生存率,并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3个月、12个月肿瘤局部缓解率分别为64.1%、39.1%.总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0.2%、6.7%,中位生存期11个月.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6.4%和27.4%、0(P=0.0 001),单独3DCRT组1、2年生存率为28.2%、4.0%,3DCRT结合化疗组为51.5%、9.1%(P=0.0 4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DCRT结合化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结合化疗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奈达铂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各33例.奈达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奈达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顺铂组采用紫杉醇35 mg/m2+顺铂20 mg/m2同步放疗治疗.结果 奈达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0%,顺铂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患者贫血以Ⅰ级为主,顺铂组患者贫血以Ⅰ~Ⅱ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75.7%和57.6%,顺铂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3.6%和54.5%,其中奈达铂组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结论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龚巍巍  罗胜兰  费方荣 《中国肿瘤》2017,26(10):758-761
[目的]对浙江省2005~201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为人群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存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测区104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和相对生存率(RS).[结果]5种主要头颈部恶性肿瘤分别为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和口腔癌,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84.35%,5年OS分别为91.40%、50.44%、42.38%、72.22%和46.33%,5年RS分别为94.90%、54.30%、58.41%、90.72%和53.68%.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口腔癌5年RS在男性分别为92.44%、54.71%、48.70%、91.52%和52.14%,女性分别为95.55%、53.39%、42.80%、89.60%和56.49%;城市分别为95.82%、59.57%、63.85%、94.68%和61.24%,农村分别为93.98%、51.44%、54.76%、88.79%和48.99%,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预后最好,喉咽癌预后最差.城市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