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的木浆和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楠  刘秉钺  韩颖 《中国造纸》2012,31(4):67-72
简述了我国制浆黑液碱回收的现状,全面分析了我国木浆与麦草浆碱回收的不同.以我国木袋、麦草浆黑液典型碱回收为实例,对蒸发、燃烧、苛化系统的能耗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碱回收产生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我国木浆黑液碱回收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麦草浆黑液的碱回收具有中国特色,在回收热能治理污染方面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先进的木浆黑液碱回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1 制浆黑液治理的现状 1.1国内外的碱回收治理 碱回收技术起源于木浆黑液处理。由于草类原料比木材具有纤维细小,木素含量低、灰分(硅元素)含量高、半纤维素含量多等特点,因此,草浆黑液碱回收也就和木浆黑液的碱回收不同。我国的麦草浆碱回收起源于上世纪的60年代芦苇浆,而后是小规模麦草浆碱回收(喷射炉和回转炉),虽搞了多年,几经周折,成效不大,原因是麦草浆碱回收的难度大。我国木浆碱回收比较完全,回收碱量大约在80%以上,分析草、木浆黑液碱回收差别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轻工总会对木浆黑液碱回收提出要求──潘蓓蕾副会长在木浆碱回收技术研讨会暨废水处理经验交流会上的书面讲话摘要木浆碱回收在国际、国内都是很成熟的,它是制浆废液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既能回收碱工厂自给自用,又能回收热能,同时是消除造纸厂污染的最有...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实际全国年回收碱量33.74万t,比1997年(回收碱量38.41万t)下降12.2%,其中1998年麦草浆实际碱回收量为4.89万t,比1997年(回收碱量2.19万t)增长123.3%,继续大幅度增长。总碱回收量继续下降的原因,仍然与几个大型木浆厂纸浆减产,影响到碱回收量有关。麦草浆碱回收量继续稳定增长,这说明一年来麦草浆碱回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稳定生产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4.89万t只占总回收碱量33.74万t的14.49%,而碱法麦草浆生产量占碱法浆…  相似文献   

5.
4麦草浆碱回收的主要措施在论述麦草浆碱回收的难点时,分析了难点产生的原因,原则提出了解除难点的方向。现归纳为发展麦草浆碱回收的主要措施,分述如下:4.1发展麦草浆碱回收,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解除疑难情绪,充分认识放弃碱回收发展麦草制浆造纸是没有...  相似文献   

6.
碱法制浆废液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仍是燃烧法碱回收,该法可提供蒸煮用碱、生产用汽及减轻水污染。国际上碱回收技术几乎与碱法制浆同步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木浆碱回收始于50年代,草浆碱回收始于60年代,均有几十年生产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表1列举  相似文献   

7.
据初步统计,截止1996年底,中国拥有碱回收装备的造纸企业已有89家,年回收碱能力65.5万吨,实际年回收碱量约42万吨。其中,以木浆为主的碱回收厂家40家,回收碱能力约50万吨,1996年回收碱量33万吨;以麦草浆为主的碱回收厂家约20家(制浆能力25万吨),回收碱能力约6万吨,1996年回收碱8000吨,比1995年的5700吨增长40% 众所周知,木浆碱回收在国际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传统的制浆黑液碱回收工艺,采用黑液蒸发、燃烧、苛化、过滤、白泥回收途径,工艺流程长,热能消耗大,白泥回收消耗的能源远比以石灰石生产石灰时要大。如不回收白泥,其数量很大,又难以处理。国内有的碱法麦草浆黑  相似文献   

9.
从安丘万吨制浆规模全麦草浆黑液回收工程顺利投产,谈谈安丘纸厂碱回收设计时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我国森林资源缺乏,草类原料制浆在造纸工业中占的比重较大。草类浆厂,尤其碱法麦草浆厂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广、污染严重,随着环保的要求,在目前搞不搞碱回收,成为这些厂是否能生存的关键。但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生产实践证明,黑液其独特性能与木浆完全不一样,黑液硅含量高,粘度大,固形物发热值低,给蒸发、燃烧带来极大困难。致使全国不少碱回收厂  相似文献   

10.
朱瑞根 《西南造纸》2001,30(1):15-17
针对占我国制浆比重最大的麦草浆黑液的污染状况及其根本治理方法-碱回收,综合介绍了有关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麦草浆碱回收(包括各工序)的工程设计方面,阐述了如何搞好麦草浆黑液碱回收。指出要在总结麦草浆碱回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的特点,不断采用先进、完善、成熟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使麦草浆碱回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蒸发燃烧一体化草浆黑液碱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性仁 《中华纸业》2008,29(2):61-66
以草浆黑液浓度特征为依据,开发了蒸发燃烧一体化碱回收工艺。热风炉作为草浆造纸碱回收蒸发燃烧一体化的创新设备,用于向碱炉炉膛灌输热量、维持了蒸发燃烧的热平衡;旋风喷淋蒸发器是该系统用于余热回收和碱灰回收的设备。同时对黑液提取工艺和绿液苛化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开发出了一种低投入.效益尚好、少排放的草浆造纸碱回收系统。其中的设备有多台获得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2.
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杰  汪萍 《中国造纸》1997,16(3):51-55
在总结已有麦草浆碱回收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提取、硅干扰、蒸发、燃烧、苛化等各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对麦草浆碱回收工程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李尚武 《上海造纸》2007,38(2):3-7,15
印度多年来致力于发展草浆造纸。印度思来亚集团(Shreyans Group,India)是印度大企业集团,是印度第一家将流化床技术用于碱回收的公司。此文是一份对印度麦草制浆碱回收的湿法备料和连续蒸煮系统;蒸发技术和蒸发皿;低温焚烧炉的技术及设备考察报告,对我国中小造纸企业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立包括蒸煮车间、蒸发站、碱回收炉、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UASB)和苛化车间的制浆厂废水零排放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模拟运算,得到以下结论:(1)蒸煮能耗、木片固形物含量、纸浆固形物含量对排水量的影响较大,当浆蒸煮能耗小于或者等于4100MJ,木片固形物含量大于或者等于61.8%,纸浆固形物含量小于或者等于56.8%时,系统排水量小于或者等于0;(2)蒸煮能耗、纸浆得率、洗涤水量是影响系统热能剩余的主要因素,在蒸煮能耗1900~4400MJ,纸浆得率45%~60%,洗涤水量4000~9000kg范围内,系统热能剩余。  相似文献   

15.
裴保全 《中华纸业》2005,26(5):26-28
介绍了在全麦草浆碱回收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为全麦草浆碱回收提高碱回收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稀碱蒸煮对麦草进行预提取,对提取液进行纯化、酶解,并外对预提取后的固体物料进行烧碱法蒸煮.分析了提取液、低聚木糖溶液的成分和预提取后固体物料及所制得纸浆的组分含量,考察了纸浆的特性及黑液物化性能,探讨了预提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预提取最佳用碱量为4%~6%,低聚木糖得率可达7.22%,聚合度为2.32;后续低碱蒸煮获得纸浆的卡伯值、黏度均与对照纸浆相近,白度、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折度等均高于对照浆;黑液黏度低于对照黑液,高位发热量高于对照黑液,可达到15MJ/kg 以上.  相似文献   

17.
麦草原料矿质元素在碱法制浆过程中的转移(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SEM-EDAX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探索了麦草原料矿质元素在碱法制浆及碱回收过程中的转移规律.结果表明,麦草原料的灰分含量高,经过碱法制浆及洗浆,原料中大量的矿质元素不同程度地转移到黑液中去;麦秆皮层及皮层的矿质元素较易溶解除去,但麦草浆Si的转移率仅为60%~70%.转移到黑液中的大量矿质元素将协同干扰碱回收过程及效果,是造成苛化工段白液澄清困难,白泥残碱量高、杂质含量高、无法进行白泥回收的根本原因.另外,黑液中的其他矿质元素还会造成设备腐蚀及操作障碍.  相似文献   

18.
对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碱法化学机械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木聚糖酶预处理可以降低磨浆能耗,提高麦草碱法化机浆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加纸浆的白度。  相似文献   

19.
对5种不同种类的酶液(包括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酶液分别来自于Aspergillus niger An-76、Bacillus pumilus A-30、Pencillium decumbens A-10、Aspergillus L22和Bacillus sp.Y106等5种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结果一明,与常规烧碱法制浆相比,在蒸煮前用适宜的酶液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善麦草的化学制浆性能,获得具有较低卡伯值和较低筛渣率的纸浆。但粗酶液的性质对制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比值的酶液预处理的效果较佳(如An76酶液),它可在保持纸浆得率的基础上降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20.43%)和筛渣率(从1.39%降低到0.53%)。同时降低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因而可在获得相同纸浆硬度的前提下降低蒸煮用碱量。而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粗酶液预处理,在改善麦草制浆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纸浆得率的降低和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