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对比资料,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参考性资料。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医院进行Ⅰ类手术的13 99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品种、用药时机、用药时长、联合用药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13 997例患者中有13 865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6%,甲级愈合率为99.90%,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0.15%;给药时机及联合用药等指标远高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用药指标。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督促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卫生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通过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品种购用、落实培训制度、自动分级管理、加强耐药性监测、严控手术预防用药、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专项处方点评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综合管理,净化了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环境,引导了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2011年11月与2010年同期比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比例由31%下降到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4%下降到56%、病原学送检率由28%上升到4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86%下降到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每百人76个DDD值下降到47个DDD值,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列举了医院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并分析了不会理使用的原因.为了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管理考核质控组织机构,制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进行督导和监控,监控的核心是规避“三超”(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围手术期用药监控五个方面(预防用药指征、选药、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合理用药,开发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软件,对医嘱进行计算机自动核查、预警,对特殊用药采用审批制度,实现对抗菌药物的重点监控,为各层次领导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并实施有效的督查.方法 在目前的医院管理软件基础上,利用对象语言POWERBUILDER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研究开发出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结果 该系统实现了对所有在院病人的实时监控和重点警示,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准确、全面的监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论 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作为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达到高效、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综合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建立抗菌药物专项质控管理评价体系,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及细化控制目标;通过开发及应用"阳光监测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及"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系统"等多套软件管理系统,实行多途径的信息化质控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病历检查及典型病历讨论会等,从而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全程监控。结果通过多元化的质量控制手段,已经收到良好的工作成效:整治工作前后对比,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9.0%降至8.9%;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1.6%降至38.9%;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由84.2%降至30.2%;介入治疗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由82.1%降至10.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5.4DDD降至37.7DDD,整治前后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多元化质量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与关键绩效指标法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运用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以2010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作为基数,建立2011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考核指标,以此类推,分别以各科室上年度抗菌药物使用作为抗菌药物改进的依据和目标,比较2010-2013年抗菌药物综合考核指标的改善,同时对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人均DDD数和费用等进行控制。结果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及清洁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2010年的30.64%、75.63%、79.31%及98.65%下降至2013年的15.77%、43.76%、54.85%及33.66%,清洁手术用药时机、使用疗程、用药选择合理率分别从2010年的69.85%、11.15%、25.59%上升至2013年的99.81%、65.16%、9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人均DDD值和费用较难控制,甚至出现增长,可能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结论使用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能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邓彩菊 《现代保健》2009,(22):171-172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9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7%;治疗用药细菌送检率为45.3%;抗菌药物使用共9类22种。结论抗菌药物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应在全面监控抗菌素药物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加强抗菌药物合理运用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信息的反馈和引导,达到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抗菌药物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控制因抗菌药物滥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研究有效措施,加强对医院临床科室感染病原菌的监控,预防发生医源性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纵向分析方法,对2000年7-12月与2002年7-12月医院信息报表及住院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前瞻性针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于两年后同期监测相关控制指标。结果通过定期监控及纵向同期分析比较,医院感染发生在采取控制措施前后,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呈现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医院对抗菌药物的控制管理应强化监控措施,强化的重点应从抗菌药物的采购、临床应用指征、监测及信息反馈等环节,从而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找出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加以改进,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保障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合理、有效。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利用医院HIS系统软件抽取的2017年11月922张使用了抗菌药物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所查922张处方中,合格处方700张,不合格处方222张,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为75.92%;其中急诊内科、皮肤性病科、疼痛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较低。结论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明显不合理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雪峰 《药物与人》2014,(6):279-279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情况,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病例中每月抽取30份.共36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问题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调查的360例病例中,54.3%的Ⅰ类切口患者、100%的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患者使用抗苗药物。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为64.7%,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征过宽、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盲目联合用药等。结论:普外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强化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