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淮钢70t电炉随着生产率的大幅提高,除尘系统能力不足,大量高温烟气余热浪费等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来,为此,结合设备、工艺特点,采用先进技术,对电炉除尘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治理了烟尘同时又回收了高温烟气余热,实现了电炉的负能除尘。  相似文献   

2.
针对康斯迪电炉炼钢烟气除尘系统烟气流量和温度有较大的波动性,且含尘量大、烟尘具有粘结性等特点,对原有风冷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开发使用了组合式余热锅炉来回收烟气余热,并采用蓄热器技术稳定系统压力所产生的过热蒸汽用于炼钢工艺生产。同时除尘系统混风量减小、烟气阻力的降低使除尘风机负荷大大降低,增加高压变频器根据电炉冶炼过程烟气温度的变化,对两台主电机进行变频调速,使电炉除尘系统更高效、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炉烟气冷却中存在的部分余热没有回收、除尘负荷大、蒸汽压力低、利用困难等问题,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电炉烟气全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能够回收电炉烟气约2 100~250℃全部余热,且具有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沉降效率高、蒸汽压力高、锅炉寿命长等优势。该装置在110 t电炉上进行了工程示范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显示列管余热锅炉出口烟温低于250℃,沉降室沉降效率大于94%,达到了预期指标。  相似文献   

4.
莱钢50t电炉第4孔高温烟气原来直接排入环境除尘系统,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电弧炉第4孔移动烟道的改造,实现与新建燃烧沉降室和热管式余热锅炉的对接,将余热管锅炉收集高温烟气热量所产生的蒸汽储存在2台150m3蓄热器中,以满足VD真空精炼炉生产需求。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提供压力1.6MPa饱和蒸汽15t/h,每年节约燃油消耗费用2256万元。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炉高温烟气余热含尘、波动特点,提出辐射水冷沉降除尘与对流换热相结合的余热锅炉技术方案,同时采用蓄热技术有效减缓电炉烟气波动对余热蒸汽回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电炉余热回收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炉高温烟气余热含尘、波动特点,提出辐射水冷沉降除尘与对流换热相结合的余热锅炉技术方案,同时采用蓄热技术有效减缓电炉烟气波动对余热蒸汽回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电炉余热回收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电炉炼钢所产生的高温含尘气体,通常采用先降温后除尘的方法,不但未回收烟气余热,却消耗了大量用于烟气冷却所需的水电等资源。电炉负能耗除尘技术,指电炉一次烟气采用高温除尘的同时回收蒸汽,回收的能源远远多于整个电炉除尘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付出的电能耗。该技术还可应用于AOD等其他炉窑的高温负能耗除尘,既可用于新建项目,也非常适合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8.
除尘系统以余热锅炉为核心,通过50t电炉第4孔将高温烟气从烟道吸出,经烟道进入燃烧沉降室,CO等可燃物燃烧、大颗粒沉降后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烟气温度降到150℃,之后进入除尘器净化,由风机排入大气。使用过程中解决了热管在线清灰、蓄热器能量平衡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问题,特别是冲击波吹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热管在线清灰,保证热管清洁。实现了除尘及除尘烟气热量的循环再利用和清洁生产,系统产蒸汽20t/h,年效益2000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石钢公司60 t电炉除尘系统不能满足冶炼强度及产量增加的问题,详细分析了传统电炉除尘与余热回收负能除尘技术两种改造方案的主要工艺参数、经济性、除尘效果。认为该技术能够高效处理电炉高温烟气,同时具有处理风量小、余热回收效益可观的特点,是处理电炉高温烟气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宝钢铁有限公司电炉炼钢工艺发生变化,原有的除尘能力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通过电炉除尘系统的改造和增设余热锅炉系统回收烟气余热产生蒸汽,不仅使得电炉除尘系统更高效、经济、环保,也提高了电炉炼钢能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珠江钢厂150t电炉烟气除尘及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铁工业是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大户,烟气除尘、余热回收利用是钢铁工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对策之一.本文对珠江钢厂150t电炉烟气废钢预热及除尘系统组成、设备选择及功能说明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转炉二次除尘新技术的研发背景,结合宝钢二炼钢转炉除尘系统改造项目介绍了转炉二次除尘新技术在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从除尘风量的确定、集尘罩的形式、管路系统的布置以及转炉三次除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比传统转炉二次除尘系统的不足,提出了转炉二次除尘新技术的优势,为大中型转炉二次除尘系统在线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high amount of latent and sensible enthalpy discharged from the melting process in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through the off-gas offers high potential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s (ECSs) installed at dedusting systems of some EAFs are utilising this waste heat for steam generation and subsequent usage of steam for further applications. Within the following paper, further optimisation approaches of this waste heat recovery are examined comparatively by means of exergetic analysis. Thereby, the focus is on the excessive intake of false air into the dedusting system to ensure a complete CO post-combustion. While a sheer energetic examination of the enthalpy hardly shows any differences, the exergetic calculation confirms the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unt of generated steam with controlled false air ingress. For the calculated optimal reference case with stoichiometric post-combustion, between 50 and 70% more steam could be produced. Even though a stoichiometric post-combustion cannot be realised for safety reasons, the calculation shows the potential of controlled false air intake for CO post-combustion.  相似文献   

14.
针对硫磺制酸余热锅炉存在蒸发量过大、出口烟温过低达不到制酸系统转化器内SO2转化为SO3所需温度等问题,采取增设锅炉旁路管及封堵部分烟管的方案,减少了烟气在锅炉中的热交换,有效提高了锅炉的出口烟温,保证了制酸系统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设计采用铸铁翼片管散热器,合理确定烟气流速,成功解决了炉窑类含尘浓度高温度相对较低烟气的余热回收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转炉烟气净化工艺和除尘污水处理工艺,并依据炼钢工艺和烟气净化工艺的设计参数,介绍了一个物料平衡的具体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韶冶二系统硫酸在夏季高温期间"只能生产93%酸,不能产出98%酸"的问题,通过对二系统硫酸净化工序热工诊断,明确了进入干燥塔烟气温度越高,能够生产的硫酸浓度越低。在韶关冶炼厂夏季高温期间,必须降低烟气温度才能产出98%酸。韶冶利用现场的余热资源制冷产生的冷冻水给烟气降温的办法,将烟气温度从40℃降到33℃,顺利解决上述问题,既保证了主体工序的正常安全生产,又利用了低温余热资源。  相似文献   

18.
韶关冶炼厂热风炉烟气的余热尚未回收利用。经测定其余热资源总量为1 878 kW,温度平均280℃,为二类余热资源。通过应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可利用热风炉烟气余热资源制取冷冻水,用于工艺冷却,如鼓风炉空气脱湿。经测算仅降低焦比和增加喷煤量两方面,韶关冶炼厂鼓风炉空气脱湿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就可达1 5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某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废物资源化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建立了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煅烧炉废烟气、电厂锅炉烟气、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氨水、硫酸钠废水、焦油废渣、碳酸钙废渣及焦油蒸馏各高温馏分的余热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了园区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