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破坏规律。以徐州市贾汪区的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对沉陷地的图斑形状和规模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标准田块相比,沉陷地的斑块指标平均值接近优质农田,但变化幅度较大。图斑面积变化较大,面积小于500亩的图斑较多,占总地块数的65%,占总面积的27%。并以贾汪区商湖复垦项目为对象,分析了复垦前后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复垦工程实施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煤矿区破坏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坏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是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的必要前提。系统归纳了矿区土地复垦对象 (即破坏土地资源 )的调查内容 ,提出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应该包括可垦性、土地利用适宜性及区位性三方面 ,并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在对某煤矿矿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确定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3个复垦方向,建立了不同方向的评价指标及对应指标的权重大小,上述3个方向的评价结果依次为7757、6711、6204分,复垦方向确定为农业用地。详细介绍了矿区在土地复垦工程层面和生物化学层面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要对土地的理化性质进行优化,选用适宜的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工程实践表明,此次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开采所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沉陷,已经严重影响了矿区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采区地表沉陷的防治工作,认为在做好开采沉陷控制的同时应加强对采空区地表沉陷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修护,从而在保证煤矿正常生产的同时,维持矿区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合理确定不同矿区及同一矿区不同区域的土地损害程度与复垦成本,根据特定区域的地质条件、采矿条件及自然环境的不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评价结构和指标量化方法,并基于GIS软件构建了土地损害程度及复垦成本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根据矿山开发情况,确定不同时间不同尺度任意范围的土地损害程度与复垦成本,为土地复垦保证金征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能非常有效地推动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井工开采煤矿沉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开采沉陷学、生态工程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为一体,从矿区景观生态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煤炭井工开采引起景观演变的特征,提出采煤沉陷区景观生态再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途径;为沉陷区建立景观生态园林工程、农业和养殖景观生态工程、采煤沉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周宁  王卫卫  付佳 《煤炭工程》2012,(Z2):140-143
以内蒙古东部敏东一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从植被类型、破坏程度、有效土层厚度、排水条件、土壤质地等方面确定了54个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该研究对草原区井工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矿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春花  杜培军  谭琨 《煤炭学报》2012,37(6):1026-1033
以徐州市西矿区2000,2005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遥感影像进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土地覆盖变化分析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探讨了煤炭开采对矿区土地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近10 a来耕地始终占据矿区土地覆盖的主导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因此两者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的转化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部分。未利用土地的土地覆盖变化幅度和年变化率最大,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水体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体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导致积水的形成,林地面积前期变化极小,后期增加。2000-2010年间,矿区景观类型中的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经历了一个由大破碎度到小破碎度、再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的过程,矿区内各景观的聚集度在2005年达到最高,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矿区生态系统正朝着多样性、均匀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兖州矿区复垦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磊  付梅臣 《煤炭学报》2004,29(3):303-307
通过对兖州矿区农田在采矿前后、复垦前后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煤矿开采沉陷与农田景观过程的关系以及规划设计、施工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复垦农田景观演变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复垦农田景观重建方法与重建标准.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农田景观格局与其适应,演变是农田持续发展的需要;采矿条件是影响矿区农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积水、坡地、裂缝是开采后农田景观主要格局;生产力保持稳定和提高、景观格局与环境保持协调、降低农田基质恢复期等是复垦农田景观重建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卞丽丽  韩琪  张爱华 《煤炭学报》2013,38(Z2):549-556
生态效率评价的难点是如何对每类环境和资源代价所包括的子指标进行统一单位的定量化换算,能值研究方法以太阳能为共同的基础参照标准,突破不同质量的能量之间统一评价的难题,解决了生态效率评价中定量化换算问题。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基于能值的矿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EEEIS),并对2000-2009年徐州矿区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了能值评估和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徐州矿区2000-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快于生态消耗的速度,从资源依赖性经济走向资源效率型经济,生态效率稳步提升,水资源、煤炭资源利用集约化发展;矿区经济增长健康程度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采煤塌陷地的特点和目前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不足,在初次划分的采煤塌陷区基本评价因素同质评价单元的基础上,叠置采煤引起的各种因素得到采煤塌陷地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单元之间带权重的欧氏距离,依次将面积较小而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同质单元合并到相邻的最相似单元中,并以单元的面积为权重计算合并后的单元的因素评分值,得到适合于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单元.  相似文献   

14.
淮南矿区现代采矿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亮 《煤炭学报》2007,32(1):8-12
为实现高瓦斯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根据淮南矿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高瓦斯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及通风方式、开采程序技术原则、安全高效采煤技术,探索实践了瓦斯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矿井降温技术等绿色开采技术.确定了关键技术参数,全面考察了现场应用效果.根据研究结果,确立了现代采矿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关注。矿区作为资源开发与原材料生产的主要场所,尤其应该更加重视。本文以研究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系统动力学为手段,把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分成固体废物、水和大气三部分,建立了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以某煤炭矿区为例,进行了历史检验和动态仿真与预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和可信的,能够充分代表现实的煤炭矿区环境系统。该模型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五凤井田含煤地层特性,系统分析了井田内6中,26,33号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指出上述三层煤的主要用途及煤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环境友好矿区的概念,构建了“驱动力-行为-绩效”三个环节43个指标的环境友好矿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出驱动力、行为、绩效的权重分别为0.4443、0.2872、0.2685。以兖州矿区某矿的2009~2012年数据为例,进行环境友好矿区评价,结果显示该矿在环境友好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完善,煤炭贮装运系统有待进一步改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保德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属于河东煤田,为晋北大型煤炭基地。为了揭示保德矿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环境,利用煤岩煤质等技术参数,分析了煤层镜/惰比、灰分、煤灰组分、硫分等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地层沉积相特征,探讨了保德矿区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内主采煤层物理性质相似,以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为主,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镜质组反射率相近,煤化程度整体较低。各主采煤层水分含量较低,差别较小;灰分以中~低灰为主,煤灰组分以SiO2、Al2O3为主;挥发分含量较高,以中高~高挥发分为主;硫分含量差别较大,8#煤为低硫煤,10#煤和11#煤属于低中硫煤,13#煤为中高硫煤。保德矿区太原期至山西期成煤环境整体为半咸水海陆过度环境,氧化性逐渐增强,盐度减少,受海水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太原期至山西期主要成煤期经历了一次周期性海侵海退大旋回,侧面揭示了保德矿区海侵成煤(10#煤和11#煤)和海退成煤(8#煤和13#煤)两种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9.
常江  郭凌蔚 《中国矿业》2020,29(8):55-59+68
煤炭型独立工矿区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发展面临经济衰退、矿地矛盾尖锐、生态破坏等诸多挑战,矿区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明晰煤炭型独立工矿区概念,追溯煤炭型独立工矿区发展历程及特征,总结其政策、经济、城市发展及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煤炭型独立工矿区的转型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矿-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今后研究重点应在矿区概念界定的进一步明确、不同生命期的矿区转型路径探讨、矿区土地综合利用的推进、综合的空间协调规划体系构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