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动静脉内瘘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安全、有效及简便的一种透析通路,90%的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其通路功能是影响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而临床上多种因素可导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影响通路功能。除去手术因素对并发症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成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热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透析时间1~4年,每周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50 ml,归类总结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临床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对比统计得出,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主要为:出血、血流量不足、假性动脉瘤、感染、血栓、瘘管疼痛及非受用部位内瘘狭窄,其中出血及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早发现、早预防、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点式对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情况及术后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评分中,两组患者透析症状管理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透析并发症预防管理各项评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栓、血肿、感染等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心理、社会、身体、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病人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无闭塞。结论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我院51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对尺侧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术后、透析期间及非透析期间的应用和护理体会做出阐述。结果 12例前臂远端尺侧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均成熟,成熟时间4~6周;内瘘成熟后初始透析血流量和1年、2年透析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2例出现血栓导致内瘘失功,其它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尺侧动静脉内瘘顺利实施手术后只要护理得当,血流量足够,可以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对延长尺侧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堆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心理、社会、身体、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病人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瘿无闭塞。结论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贫血、社会家庭支持等综合性护理措施,120例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了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做好尿毒症患者透析中各种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永卫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708-1709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心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护理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状况,探讨实施规范的动静脉内瘘维护与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1年8月1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状况与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维护及规范化管理,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维护与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内瘘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瘘维护与管理可预防和减少动静脉内瘘血管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春珍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19-219
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68例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刘学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89-369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教育指导、动静脉内瘘护理、服药教育、运动指导。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91.25%)对动静脉内瘘护理、体重血压监测、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自护行为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规律血液透析78例(97.50%),血液透析并发症7例(8.75%),护理满意79例(98.7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医嘱,提高血液透析依从性,达到充分透析,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激发护士继续教育再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13.
单慧斌 《吉林医学》2014,(3):617-617
目的:总结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及穿刺后护理。方法:观察动静脉内瘘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36例。结果:动静脉内瘘穿刺透析患者36例,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85%,透析血流量为180~250 ml/min,达到血流量要求,血透效果好。结论:穿刺技术的正确性和动静脉内瘘护理的系统性是延长患者透析的关键,也是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期的优质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人内瘘使用失败;30人内瘘使用良好,能维持正常血液透析.结论 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是血液透析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优质的内瘘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加强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5.
经莉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354-355
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其护理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各50例,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管路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依从率、管路通畅率观察组更高,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维持管路通畅,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内瘘(AVF)是慢性肾衰患者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重要"生命线",透析质量的好坏与动、静脉内瘘通畅,使用情况息息相关。为此,总结我院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的1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60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均获成功,透析效果满意,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结论 重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延长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但尚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寻找影响内瘘使用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高超滤率是影响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超滤量,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护理预防经验.方法 对32例经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加强预防护理,规范内瘘穿刺技术,设置合适脱水量,透析后正确回血和止血,观察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并进行早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内瘘日常维护.结果 观察期间4例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经内瘘修补术后应用良好;其余28例患者内瘘功能正常,透析效果较满意.结论 护理预防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发生概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